2023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试卷练习题
<p>这篇2023年高二地理暑假作业试卷练习题是优学地理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p><p>1.第20届世界杯足球赛,即2023年巴西世界杯于2023年6月13日4:00(北京时间)开幕。开幕时,全球新、旧日期的范围比为</p><p>A.1:3 B.17:24 C.2:3 D.1:2</p><p>2.图1中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p><p>正确的是</p><p>A.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p><p>B.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p><p>C.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p><p>D.乙处比例尺最小</p><p>3.兰州(104°E,36°N)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2),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9月23日,</p><p>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应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p><p>与地面的夹角为</p><p>A.23°26′ B.36° C.66°34′ D.54°</p><p>4.a、b两地距c地分别为300km、200km。当c地地下</p><p>15km处发生地震时,不可能存在的现象有</p><p>A.a、b两地烈度不同 B.a、b两地震级不同</p><p>C.c地居民会感觉先上下颠簸 D.b地灾情比a地严重</p><p>5.生物出现以后,对大气圈的改造作用包括</p><p>A.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p><p>B.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使大气中氮气的比例减少</p><p>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增加</p><p>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使大气中氧气的比例增加</p><p>6.符合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的有</p><p>A.气温、降水和植被 B.矿产资源 C.交通 D.城市</p><p>7.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另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p><p>线表示</p><p>A.南半球7月等温线 B.南半球1月等温线</p><p>C.北半球7月等温线 D.北半球1月等温线</p><p>读“北半球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图4)(单位:米),完成8~9题。</p><p>8.图中河流的流向为</p><p>A.先向南,再向西南</p><p>B.向北</p><p>C.先向北,再向东北</p><p>D.向南</p><p>9.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p><p>地点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图5中数码①②是两个城市的代码。读图完成10~11题。</p><p>10.①②两城市都地处中纬度</p><p>沿海地区,但气候类型不同,</p><p>其主要原因是</p><p>A.太阳辐射差异</p><p>B.大气环流不同</p><p>C.地面状况不同.</p><p>D.沿岸洋流不同</p><p>11.①城市与②城市气候相比</p><p>A.高温同期,多雨也同期</p><p>B.高温同期,多雨不同期</p><p>C.高温不同期,多雨同期</p><p>D.高温不同期,多雨也不同期</p><p>读图6,回答12~13题。</p><p>12.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p><p>A.2023、2023.5 B.2023.5、2023</p><p>C.2023.5、2023 D.2023、2023.5</p><p>13.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p><p>A.南风 B.偏西风</p><p>C.西南风 D.东北风</p><p>读“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图7),回答14~15题。</p><p>14.下列关于该图所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p><p>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甲盛行下沉气流,干燥</p><p>B.乙盛行东北风,干燥</p><p>C.丙盛行东南风,干燥</p><p>D.丁盛行上升气流,湿润</p><p>15.图8中能正确表示丁所在等压面和等温面关系的是</p><p>A B C D</p><p>“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 “某河段示意图”(图9)和所学知识,回答第16~17题。</p><p>16.若该河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甲岸泥沙淤积严重</p><p>B. “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p><p>C.河流两岸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三熟</p><p>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p><p>17.若该图为黄河下游某一河段,下列表述正确的是</p><p>A.河流水始终补给地下水</p><p>B.地下水始终补给河流水</p><p>C.每年仅7—8月份河流水补给地下水</p><p>D.每年仅1—2月份地下水补给河流水</p><p>18.图10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p>PQ为锋面。关于PQ半球位置及其锋</p><p>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北半球暖锋</p><p>B.北半球冷锋</p><p>C.南半球暖锋</p><p>D.南半球冷锋</p><p>19.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下表为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p><p>水量盈余率 1.3 1.2 1 0.9 0.7 0.6 0.8 0.9 1 1.2 1.3 1.4</p><p>A.12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大 B.3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p><p>C.6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 D.9月份水库的储水量最小</p><p>图11为“某大洋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p><p>20.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p><p>①北半球中高纬环流 ②北半球低纬环流</p><p>③南半球中低纬环流 ④北印度洋夏季环流</p><p>A.①② B.①③</p><p>C.②③ D.②④</p><p>21.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p><p>①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③热带沙漠气候 ④温带季风气候</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图12是“岩石风化与气候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2~23题。</p><p>22.岩石风化最强烈的地区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23.岩石风化程度与气温、降水量的关系是</p><p>A.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B.岩石风化程度与年均温呈负相关</p><p>C.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D.岩石风化程度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p><p>24.有关图13中山地的叙述,正确的是</p><p>A.该山可能位于北半球</p><p>B.该山出现永久积雪的最低海拔约为2023米</p><p>C.该山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位于1月、7月气温最低的地方</p><p>D.A坡是迎风坡的可能性大于B坡</p><p>图14中甲图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图是EF河段河床剖面示意图,丙图是河流上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25~27题。</p><p>25.甲图中AB段河流</p><p>A.由西北流向东南 B.由东南流向西北</p><p>C.A处水流较B处平稳 D.不能确定</p><p>26.造成该河最高水位出现的原因是</p><p>A.气旋活动 B.“梅雨”连绵 C.冰雪融化 D.春雨霏霏</p><p>27.关于乙图EF河段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p><p>①E岸河床较缓,F岸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岸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p><p>转使河水发生偏转,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蚀力大</p><p>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p><p>“血迹石”是约三亿多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28~29题。</p><p>28.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p><p>A.花岗石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p><p>C.石灰岩和玄武岩 D.砂岩和片麻岩</p><p>29.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p><p>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p><p>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p><p>C.“千人石”中一定会有化石</p><p>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p><p>30.图15中四幅山地垂直带谱中,位于北半球暖温带的山地是</p><p>第Ⅱ卷(非选择题)</p><p>二、综合题(共50分,请直接在试卷上作答。)</p><p>31. 读“南极为中心的投影图”(图16),下图中最外圈为赤道,虚线表示回归线与极圈,ABC代表晨昏线,黑粗线为日期分界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p><p>(1)在图外围正确画出地球自转的方向。</p><p>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p><p>,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p><p>变化规律是</p><p>。(3分)</p><p>(2)如果有一架飞机沿着晨昏线从A飞到C,</p><p>其飞行方向是 。(2分)</p><p>(3)此时A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度,</p><p>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 。(2分)</p><p>(4)此日,北京天安门广场旗杆在日出、正午、</p><p>日落时的日影朝向依次是( )(2分)</p><p>A.西南.正南.东南 B.正西.正北.正东</p><p>C.西北.正北.东北 D.西北.正北.东南</p><p>(5)此日过后,北京的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 )(2分)</p><p>A.昼长夜短,且昼渐长夜渐短 B.昼长夜短,但昼渐短夜渐长</p><p>C.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 D.昼短夜长,但昼渐长夜渐短</p><p>32.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有非地带性。阅读图17,回答问题。(9分)</p><p>(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的相互联系,说明乙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4分)</p><p>(2)甲、乙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降水季节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2分)</p><p>(3)丙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甲、乙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3分)</p><p>33.读图18,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图中Ⅰ大洲东岸的洋流性</p><p>质为 ,西岸的洋流</p><p>流向为</p><p>。(2 分)</p><p>(2) 图中A、B、C、D四点处,</p><p>海水水温最低的是 ,</p><p>若③地所在海区水温异常</p><p>升高,则澳大利亚东部易发</p><p>(旱、涝)灾。</p><p>(2分)</p><p>(3)图中①、②、③三支洋流,</p><p>洋流沿岸有荒漠</p><p>景观, 洋流附近</p><p>有大渔场。(2分)</p><p>(4)试述Ⅳ河的水文特征。(4分)</p><p>34.读“我国沿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图19),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图中盛行风的风向为 。(1分)</p><p>(2)简要说明该区域形成图示地形特征的成因。(2分)</p><p>(3)图示区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简要分析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丰富的自然原因。(2分)</p><p>(4)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山脉西侧山麓地区。请对此作出解释。(2分)</p><p>(5)图示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目前正兴起水电开发热潮,但不少人对此持反对意见。你持何种意见?请简述理由。(3分)</p><p>35.我国泥石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1)图中A地区是我国泥石流多发地区,分析该地区泥石流多发的自然原因。(6分)</p><p>(2)图中B地区泥石流较A地区少,试分析其原因。(2分)</p><p>(3)减轻A地区泥石流危害的措施有哪些?(2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