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格式:2.2 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p>为了方便老师的教学,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格式,希望能给老师一个参考。</p><p>■教学目标</p><p>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山地、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名称,并能够说出其分布特点;通过各种途径感知我国的地形特征,积累丰富的地形表象;能够结合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并适当地运用数据,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p><p>2.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3.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p><p>■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概括我国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教学难点】学会“分析我国地形和地势特点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学习方法。</p><p>■教学策略</p><p>“地形和地势”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依据课标要求和学生已有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基础,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地图册上的景观图片、卫星图片和其他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学生从视觉、听觉的感知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通过创设情境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并运用地形图等各类地图的技能以及评价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以讲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式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p><p>■教学准备</p><p>【教师准备】视频《美丽的科尔沁草原》(摘自《走马大西北》(北京青少年音像出版社))、自制多媒体课件</p><p>【学生准备】地理教材、地图册、其他学习用具</p><p>■教学过程</p><p>导入新课</p><p>教师:播放视频,带学生游览“故乡呼伦贝尔草原南部的科尔沁草原”。</p><p>学生:观看视频,感受:草原上蓝天碧草,晴空万里,牧民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放牧着成群的牛羊;野雁、湖鸥自由自在地栖息,牧民和这些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在水草肥美、景色宜人的绿野之中……</p><p>教师:请同学们打开教材后附的“中国地形图”,在图上找到老师的故乡──科尔沁草原(科尔沁沙地的北侧),它位于哪一个地形区?</p><p>学生读图回答预设:内蒙古高原</p><p>教师:内蒙古高原横亘在中国的北部,我们在语文课文中学到的《敕勒歌》,其中经典的语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就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内蒙古高原北齐时代草原兴旺发达的景象。在高原的西南部、南部、东部还有三列山脉,请同学们快速在图中找出来。</p><p>学生回答预设:西南部为祁连山脉,南部为阴山山脉,东部为大兴安岭</p><p>教师:山脉和高原只是我国多样地形中的一部分,内蒙古高原被三列山脉包围,在中国类似这样的地形分布还有哪些呢?我国还有哪些地形类型呢?它们是怎样分布的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同走进“中国的地形和地势”的学习。</p><p>设计意图:以视觉的享受激情导趣,引发学生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p><p>讲授新课</p><p>板书:中国的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备注:括号内文字小结时板书)</p><p>教师:请同学们在中国地形图上用彩色笔将祁连山脉、阴山山脉、大兴安岭沿着排列顺序把山脉名称连接起来,你发现山脉名称排列有什么特点?</p><p>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用彩色笔分别勾勒出三列山脉名称的大致延伸方向。</p><p>设计意图:了解山脉走向的概念。</p><p>活动一:认识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三步)</p><p>步骤1──认识山脉走向和我国主要山脉</p><p>教师布置任务</p><p>(1)提供“知识链接”:山脉走向是指山脉在地表总体或大致的延伸方向。我国的山脉主要有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p><p>(2)给出四种山脉的走向示意图,要求学生仿照教材P25“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下方方法指导进行判读。</p><p>① 走向 ② 走向 ③ 走向 ④ 走向</p><p>(3)打开教材P25,阅读“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在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弧形山脉等。</p><p>(4)提供“拓展知识”</p><p>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阅读教材后附“中国地形图”,找一找: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p><p>喜马拉雅山脉位于我国西南(中印、中尼边境),它是由几列平行排列的巨大山脉组成的山系。世界上海拔超过8 000米的山峰大多集中于此,其中珠穆朗玛峰海拔8 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p><p>学生完成下列任务。</p><p>(1)明确山脉走向的概念。</p><p>(2)仿照教材P25“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下方方法指导,学会判断山脉的走向:①东北─西南走向、②东西走向、③南北走向、④西北─东南走向。</p><p>(3)在教材P25“图2.6 中国陆上主要的山脉分布”上分走向找出我国主要山脉。</p><p>东西走向:天山山脉─阴山山脉,昆仑山脉─秦岭,南部的南岭</p><p>东北─西南走向:台湾山脉,长白山脉─武夷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p><p>南北走向:贺兰山脉、横断山脉</p><p>西北─东南走向:小兴安岭、阿尔泰山脉、祁连山脉</p><p>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p><p>(4)了解山脉的作用和珠峰知识,拓宽视野。</p><p>设计意图:规范认识山脉走向概念,简笔画判读有助于学生理解走向概念,熟悉我国不同走向山脉名称、分布,为进一步学习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奠定基础。</p><p>步骤2──认识我国镶嵌在山脉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和平原</p><p>教师布置任务</p><p>(1)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在“图2.6 中国地形分布”上分别将近似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的山脉连接起来。观察:连接以后形成的图形特点。</p><p>(2)观察(1)任务的图形,对照“图2.2 中国地形分布”,按照图下方的提示,在图中分别找出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将找到的地形区填写在表2.1中。</p><p>(3)在教材后附“中国地形图”上找到我国的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东南丘陵=江南丘陵+两广丘陵+浙闽丘陵)。</p><p>(4)PPT展示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景观图片,对照教材P22的“图2.1 中国的地形类型”和中图版《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12-13地形景观图片、卫星图片,进一步认识高原、盆地、平原和丘陵的地形特征,感受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地形景观千姿百态的特点。</p><p>天山山脉──海拔高,顶部高耸,雪峰连绵。</p><p>东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梯田景观。</p><p>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牧羊成群。</p><p>东北平原──地面广阔平坦,田野庄稼茂盛生长。</p><p>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起伏和缓的丘陵。</p><p>学生完成下列任务</p><p>(1)学生先连接天山山脉─阴山山脉─燕山山脉成一线,连接昆仑山脉─秦岭─大别山成一线,连接喜马拉雅山脉─南岭成一线,再将长白山脉─武夷山脉连接起来,将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连接成一线,将贺兰山脉─横断山脉连接起来,观察图形发现:山脉将中国的陆地分割成很多网格,而网格中镶嵌着高原、盆地和平原。</p><p>(2)在图中找到我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完成表格。</p><p>山脉名称</p><p>两侧的地形区</p><p>西侧</p><p>东侧</p><p>横断山脉</p><p>青藏高原</p><p>四川盆地</p><p>巫山</p><p>四川盆地</p><p>长江中下游平原</p><p>太行山脉</p><p>黄土高原</p><p>华北平原</p><p>大兴安岭</p><p>内蒙古高原</p><p>东北平原</p><p>山脉名称</p><p>两侧的地形区</p><p>北侧</p><p>南侧</p><p>天山山脉</p><p>准噶尔盆地</p><p>塔里木盆地</p><p>昆仑山脉</p><p>塔里木盆地</p><p>青藏高原</p><p>上文提供的初一上学期地理教学计划格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参考内容请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