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4:48

中图版高二地理下册《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同步练习

<p>要对知识真正的精通就必须对知识进行活学活用,下面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带来的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同步练习,希望大家通过这个能真正的对知识灵活运用。</p><p>1该国( )</p><p>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 B.城市化速度快</p><p>C.属发达国家 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p><p>2→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是( )</p><p>A.劳动密集型产业 B.资源密集型产业</p><p>C.能源密集型产业 D.现代服务业</p><p>解析:由图可知,该国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化比工业化进程快,水平高,应为发达国家。2023~2023年间,工业化水平有所下降。→⑤阶段,工业化水平变化不明显,城市化水平大幅提高,说明第三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p><p>答案:1.C 2.D</p><p>读2023~2023年江苏人口变化情况表,完成第3~4题。</p><p>年份 总人口</p><p>(万) 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家庭户</p><p>规模(人) 2023 2023.29 4.49 14.78 4.19 2023 2023.21 3.71 14.83 4.09 2023 2023.11 5.55 15.82 3.91 2023 2023.68 6.79 21.24 3.66 2023 2023.07 8.76 41.29 3.23</p><p>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p><p>A.后十年江苏人口的增幅达历史最大值</p><p>B.后十年江苏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p><p>C.江苏距离老龄化社会尚有较大距离</p><p>D.后十年江苏的家庭户数呈现减少势头</p><p>4对上题得出的结论,你认为产生的原因是( )</p><p>A.江苏经济发展较快,可供人口增长需要的消费资料增多</p><p>B.江苏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p><p>C.江苏的医疗卫生事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p><p>D.家庭观念发生变化,离婚率呈现上升趋势</p><p>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可知,前期江苏人口增长明显,后期减慢;后十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每百万人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较高,老龄化趋势明显;后十年家庭户规模明显减小,总人口增加,说明家庭户数增加。第4题,最近十年城市化进程速度明显加快,是因为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人均GDP增长较快,乡镇企业比较发达,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p><p>答案:3.B 4.B</p><p>读图,完成第5~6题。</p><p>南京市产业结构演变示意图</p><p>5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是 ( )</p><p>A.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显著</p><p>B.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先降后升</p><p>C.第一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二产业比重先降后升,第三产业比重先升后降</p><p>D.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p><p>6目前,南京市属于( )</p><p>A.轻、重工业都发达的城市</p><p>B.工业和服务业并重的重工业城市</p><p>C.第三产业为主的中心城市</p><p>D.农工贸并重的中心城市</p><p>解析:第5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例,观察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第6题,依据2023年的产业结构情况分析可知:目前,南京市重工业比轻工业发达;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农业比重较低。</p><p>答案:5.B 6.B</p><p>7江苏省工业污染治理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 )</p><p>A.以重工业为主,废水排放多</p><p>B.工业集中,废水排放集中</p><p>C.有色金属冶炼发达,排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p><p>D.乡镇企业发展迅猛,污染点多,面积大</p><p>解析:江苏省乡镇企业发展迅猛,使污染点增多,面积扩大,使工业污染治理难度加大。</p><p>答案:D</p><p>8为了推进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对行政区划进行调整是加快城市化最有力度的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p><p>A.根据合理、分散、有效的原则</p><p>B.调整后乡镇的数目有所减少,所以乡镇人口也会减少</p><p>C.区划调整的目的是加大城市的竞争力和辐射力</p><p>D.一些县纳入市区,扩大了市区范围,使建设特大城市成为可能</p><p>解析:对行政区划的调整坚持合理、集中、有效的原则。调整后乡镇数目有所减少,但乡镇平均人口增加。区划调整的目的是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p><p>答案:D</p><p>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走廊。完成第9~10题。</p><p>9与、走廊相比,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p><p>A.当地市场广阔</p><p>B.水运便利</p><p>C.科技实力强</p><p>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p><p>10促进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p><p>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p><p>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p><p>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p><p>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p><p>解析:第9题,从走廊的位置可看出,其有别于、走廊的有利条件是临长江,故水运便利。第10题,功能相同的城市群,不能有效地合作互补,易发生不良竞争,单一的重化工业,耗能多、污染严重,也不符合可持续发展,可排除A、B两项。苏州当地缺乏矿产资源,不适合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D项不正确。加强原有重化工业和港口工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p><p>答案:9.B 10.C</p><p>城市群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群内城市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下图示意城市群内部城市间的产业链分工体系。完成第11~12题。</p><p>11城市群中,中心城市的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的位置是 ( )</p><p>A. B.②④ C.③④ D.①③</p><p>12产业分工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其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 )</p><p>A.产品需求量大</p><p>B.交通便利</p><p>C.劳动力充足</p><p>D.土地租金低</p><p>解析:第11题,在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市场广,技术力量强,其优势产业处于产业链中价值量高的两端。第12题,处于产业链上位置的城市一般级别较低,从事的产业价值量低,其竞争优势主要是土地租金低,劳动力廉价。</p><p>答案:11.A 12.D</p><p>下表是2023~2023年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比较表,阅读表中数据完成第13~14题。</p><p>比较项目 长江三角洲数据(以珠江三角洲为100) 2023年 2023年 人均GDP 73.9 73.6 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p><p>人员比例 128.2 157.3 出口依存度 24.8 35.5 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 51.7 48.7</p><p>13从表中可以看出2023~2023年期间( )</p><p>A.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超过了珠江三角洲</p><p>B.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增速低于珠江三角洲</p><p>C.长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总额比珠江三角洲少</p><p>D.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p><p>14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出口依存度”低于珠江三角洲,可能的原因有( )</p><p>受地形影响,珠江三角洲的国内市场比长江三角洲狭小 长江三角洲地区科技实力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基础比珠江三角洲地区薄弱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存在差异</p><p>A. B.①③</p><p>C.①④ D.②④</p><p>解析:第13题,由表中数据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GDP增速略低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虽小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但总额并不一定少;出口依存度提高,说明外向型经济增速快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科学家与工程师占从业人员比例高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说明科技力量比珠江三角洲地区雄厚。第14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国内市场狭小,且以外向型经济为主,故出口依存度较高。</p><p>答案:13.D 14.C</p><p>“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但近年来太湖多次出现严重的蓝藻暴发污染事件。研究表明太湖蓝藻暴发污染事件既是“天灾”也是“人祸”。结合下图完成第15~16题。</p><p>15导致太湖蓝藻暴发的原因主要是( )</p><p>初夏气温升高,降水较少,蓝藻生长快 周围地区污染治理滞后于工业化和城市化 夏季降水多,污染范围扩大 水草和漂浮物打捞速度过于缓慢</p><p>A. B.③④</p><p>C.②③ D.①④</p><p>16控制太湖蓝藻暴发的有效措施是( )</p><p>加大科技投入,推行清洁生产,严控入湖废水 实行人工增雨,加快湖水更新,降低氮、磷浓度 严禁人工养殖,减少氮、磷来源,降低污染物浓度 引江济太,稀释污染物浓度,提高自净能力</p><p>A. B.③④</p><p>C.②③ D.①④</p><p>解析:第15题,蓝藻出现的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比较合适,二是水中的氮、磷浓度较高,三是太湖水域水流缓慢,这些都是蓝藻大面积繁殖的必要条件。气温转暖、降水减少是蓝藻出现的自然原因,人为的水污染导致氮、磷浓度较高。第16题,太湖水污染的实质是水污染问题,因此要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引江济太,能加快水流速度,稀释污染物浓度,加快水体的自净能力。</p><p>答案:15.A 16.D</p><p>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一: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镇化质量,江苏将城镇空间结构调整为“一带两轴,三圈一极”(沿江城市带、沿海城镇轴和沿东陇海城镇轴,南京都市圈、徐州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淮安增长极),以强化城镇空间集聚效应。</p><p>材料二:图1是2023年江苏城镇化水平分布和空间结构规划示意图,图2是江苏不同地区城镇化水平变化图。</p><p>图1</p><p>图2</p><p>(1)江苏省城镇化水平空间分布的差异是 ,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p><p>(2)与苏中、苏北地区相比,苏南地区城镇化进程特点主要有 。</p><p>(3)在沿江城市带,苏锡常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相比,最主要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p><p>在苏北地区,规划淮安增长极的作用是 。</p><p>(4)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江苏城镇化今后应从强调数量和速度转变为强调 ,主要体现在 。</p><p>(5)江苏实施差别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请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策略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p><p>苏南地区 苏中地区 苏北地区</p><p>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以大城市带动区域发展</p><p>以人口就地转移为主,建成城乡一体化城市带</p><p>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融入长三角核心地区的能力</p><p>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南高北低,而城镇化水平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第(2)题,由图可知,苏南地区城镇化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第(3)题,由图可知,苏锡常都市圈距离上海近;淮安位于江苏省城市化水平较低的苏北地区,可以带动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第(4)题,目前江苏省城镇化水平已比较高,速度比较快,但地区差异比较大,所以今后应重视质量,协调发展。第(5)题,苏南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应加强人口就地转移,促进城乡一体化;苏中地区靠近长三角核心地区,应引导人口本地城镇化,提升能力;苏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应依托大城市的带动作用,强化人口向城镇轴和都市圈集聚。</p><p>答案:(1)由南向北逐步降低(南高北低)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p><p>(2)起点高(起步早);速度快;水平高</p><p>(3)受上海辐射作用大(距离上海近) 引领苏北腹地的发展(带动苏北地区发展)</p><p>(4)质量(内涵发展) 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强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保障设施;提升宜居水平)</p><p>(5)</p><p>18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千米。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p><p>长江三角洲地区轮廓图</p><p>(1)很多外商选择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投资建厂,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因素有哪些?</p><p>(2)随着经济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保持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p><p>(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p><p>(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重要意义。</p><p>解析:本题结合热点考查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结合江苏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关知识联系长江三角洲实际即可回答。</p><p>答案:(1)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p><p>(2)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减少耗能多的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p><p>(3)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调整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提高铁路、水运、管道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力导向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合理即可)</p><p>(4)长江三角洲可带动沿江经济发展、辐射南北;获取资源优先配置权;区域联动发展,长江三角洲将迎来产业整体升级。</p><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的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同步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同步练习,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图版高二地理下册《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同步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