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4:31

2023年初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测试题(附答案)

<p>不断努力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知识,下文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带来的初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测试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p><p>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40分)</p><p>1.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p><p>A.亚洲             B.欧洲         C.南极洲            D.北美洲</p><p>2.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是(       )</p><p>A.巴西高原      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       D.内蒙古高原</p><p>3. “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下列关于亚洲突出地理特征,你认为正确的是(       )</p><p>A、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大洲</p><p>B、是世界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p><p>C、河流呈放射状流入海洋,澜沧江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p><p>D、是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大洲</p><p>4.东半球的经度范围是(       )</p><p>A.0°和180°之间         B.20°W以西到160°E</p><p>C.20°E和160°W之间       D.20°W以东到160°E</p><p>5.在比例尺为1:2023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       )</p><p>A.4千米       B.40千米   C.400千米   D.40米</p><p>6.下列四个图例中,错误的是(       )</p><p>7.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          B.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地区</p><p>C.我国最北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D.我国是海陆兼备的国家,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p><p>8.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p><p>A大散居,小聚居   B.均匀分布C. 大聚居,小杂居   D.汉族相对集中在北方</p><p>9. 成语“得陇望蜀”“秦晋之好”所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是(       )</p><p>A 安徽、贵州、河南、河北   B 陕西、四川、甘肃、山西</p><p>C 甘肃、四川、陕西、山西   D 陕西、四川、山东、山西</p><p>10. 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是( )</p><p>A.四合院B.竹楼    C.蒙古包D.窑洞</p><p>11下列不是江津的特产的是(       )</p><p>A.柑橘             B.白糖          C.白酒      D.花椒</p><p>12.我国最大的沙漠是(       )</p><p>A.撒哈拉沙漠B.古尔班通古特沙漠C.塔克拉玛干沙漠D.腾格里沙漠</p><p>13.在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是(       )</p><p>A.法语   B.汉语    C.英语       D.德语</p><p>14. 香港和澳门分别位于哪条河流河口的东侧和西侧      (    )</p><p>A.长江B.珠江C.海河D.闽江</p><p>15. 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位于我国甘肃省境内,下列图中,属于甘肃省轮廓图的是(       )</p><p>A            B                  C                D</p><p>1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p><p>A.舟山群岛      B.海南岛       C.崇明岛         D.台湾岛</p><p>17.目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政策是(       )</p><p>A.保持人口数量稳定B.合理人口分布C.减少人口数量D.实行计划生育</p><p>18.我国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p><p>A.壮族   B.回族      C.汉族      D.蒙古族</p><p>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图乙(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据此,回答19—20题。</p><p>19.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p><p>A.西北、青藏地区   B.西南、云贵地区</p><p>C.东北、华北地区   D.东南、江南地区</p><p>20.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是(       )</p><p>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p><p>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p><p>二、连线和判断(共10分)</p><p>1、在下列地区与其对应的美称之间连上直线。(共5分)</p><p>A. 藏族                            a. 丰收节</p><p>B. 回族                            b. 雪顿节</p><p>C. 傣族                            c. 开斋节</p><p>D   高山族                        d.泼水节</p><p>E   汉族                            e.元宵节</p><p>2.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错的打×。(共5分)</p><p>(1)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    )</p><p>(2)我国的红土地分布在西北地区。(    )</p><p>(3)蒙古族有那达慕大会,其中有三项重要的活动是摔跤,射箭,赛马()</p><p>(4)台湾大多数人口的祖籍来自于福建省,少数民族是高山族,通用语言是普通话和闽南语。(   )</p><p>(5)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向东流入渤海。(    )</p><p>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p><p>1.江津的四大工业园区是白沙、 德感、       、       。</p><p>2.我国有四个直辖市是重庆、上海、      、      。.</p><p>3.香港由香港岛、          、新界组成,澳门由澳门半岛、      、路环岛组成。</p><p>4.我国气候特征是气候          ,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气候显著。</p><p>5.从时间分布来看,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解决时间分布不均匀的有效措施是                。</p><p>6. 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          市、         省南部和</p><p>省北部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               ”。</p><p>是长江上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p><p>四、综合题(共35分)1. 读“中国及周边地区略图”,分析回答问题。(共11分)</p><p>(1)图中,字母A是________(国家),B是________(国家),C是________(国家)。</p><p>(2)图中,数字①是________(省),    ②是________(海洋)。</p><p>(3)图中,甲是________(山脉), 乙是________(山脉)。</p><p>(4)长江、黄河的发源地所在的省区③是________,其行政中心是________。</p><p>(5)图中,北回归线共穿过了________个省区,其中位置最东的是________。</p><p>2. 图15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3分)</p><p>(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      (山脉)—      (河流)。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          ,北方地区耕地类型是         。南方地区的植被叫                   ,北方地区的植被叫                        。</p><p>(2)甲界限大致与1月0℃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确定甲界限的主导因素是    (填字母)。</p><p>A.气候         B.河流            C.地形            D.土壤</p><p>(3)填表比较我国南方村落与北方村落的人文差异。(选择合适内容的序号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每个空格只能填一个序号,每个序号只能填一次。)</p><p>①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②一年二熟至三熟   ③陆路运输为主</p><p>④水运   ⑤屋顶坡度大,墙体高   ⑥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p><p>南方村落 北方村落</p><p>耕作制度</p><p>传统运输方式</p><p>传统民居特点</p><p>3.图13为“长江、黄河干流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p><p>(1)长江、黄河,都发源于</p><p>高原,上游    (水或水能)</p><p>资源丰富,下游流经</p><p>(平原或山地)地区,最后注入    洋。</p><p>(2)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大量泥沙汇入。进入下游地区,河</p><p>水流速减慢,泥沙沉积,河床逐渐抬高,形成“    (地上或地下)河”。治理黄河的关键是治沙,中游地区宜大力    (植树种草或开垦耕地),减少水土流失。最终注入    海。</p><p>(3)长江干流横贯我国    (南北或东西),终年不冻,       (宜宾或南通)以下四季通航,长江素有“   水道”的美誉。</p><p>初二地理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每小题2分,共4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C C B D B C D A C D B C C B C D D C A B</p><p>二、连线和判断(共10分)</p><p>1、在下列地区与其对应的美称之间连上直线。(共5分)</p><p>A. 藏族                            a. 丰收节</p><p>B. 回族                            b. 雪顿节</p><p>C. 傣族                            c. 开斋节</p><p>D   高山族                        d.泼水节</p><p>E   汉族                            e.元宵节</p><p>2.下列说法正确的打 ,错的打×。(共5分)</p><p>(1)(×   )(2)(× )(3)(      )(4)(   )(5)(×)</p><p>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p><p>1、双福珞璜 2、北京天津 3、九龙   氹仔岛 4、复杂多样季风</p><p>5、夏秋多,冬春少兴修水库 6、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鱼米之乡上海</p><p>四、综合题(共35分)</p><p>1、(1)朝鲜、俄罗斯、印度(2)福建、南海 (3)大兴安岭、天山</p><p>(4)青海省西宁(5)4个台湾</p><p>2、(1)秦岭淮河   水田旱地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p><p>(2) A (3)</p><p>南方村落 北方村落</p><p>耕作制度 ② ①</p><p>传统运输方式 ④ ③</p><p>传统民居特点 ⑤ ⑥</p><p>3、(1)青藏 水能 平原 太平</p><p>(2)黄土地上植树种草 渤 (3)东西宜宾黄金</p><p>希望上文提供的初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测试题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请及时关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初二下学期地理期末考试测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