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说课稿:《日本》说课稿
<p>一、教学设计说明:</p><p>本课内容选自湘教版七年级第三章第一节《日本》第一课时:“日本的自然地理”部分教学内容。</p><p>二、授课类型:新授课</p><p>三、教材分析:</p><p>1、编者思路:</p><p>(1)教材前后联系:</p><p>湘教版教材编写由“大洲-地区-国家”组成,层层递进。“日本”这节内容,是初中世界地理部分中第一次单独讲授一个国家的教材。因此,这一节教材具有国家地理起始课的功能,应起到说明国家地理学习目的和方法的作用。日本是东亚乃至世界的一个经济大国,与我国经济贸易联系密切。由于种种关系,学生对于日本较为熟悉也兴趣较大,对日本有很强的认识愿望。学习这一节在当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日本”一节自然地理部分,包括东亚岛国、多山的地形、温湿的气候等内容。这部分知识,可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及问题,能较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可为进一步学习日本的经济打下基础。</p><p>(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p><p>本节是学生在认识大洲,了解地区之后走进的第一个国家。因此,本课从内容上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与应用,学好它又为今后学习其它国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p><p>2、教学目标:</p><p>(1)知识与技能:</p><p>A、能说出日本的位置与领土组成。</p><p>B、了解日本的地形特征及其多火山、地震的原因。</p><p>C、理解日本的海洋性季风气候特征。</p><p>(2)过程与方法:</p><p>A、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自然地理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p><p>B、运用板快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p><p>C、通过对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的学习,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p><p>(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使学生树立“事物是联系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p><p>3、教学重点、难点:</p><p>(1)教学重点:</p><p>A、日本位置、领土组成。</p><p>B、地形特征。</p><p>C、气候特征。</p><p>(2)教学难点:</p><p>A、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p><p>B、理解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p><p>C、学会学习国家的一般方法 .</p><p>四、说教法:</p><p>针对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本节课教材特点,根据教学基本原则和规律,为实现上述目标,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进行教学:</p><p>A、在教学形式上力求突破“为了学地理而学习地理”的思想瓶颈,关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话题或生活常见现象,设置问题情境,创设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p><p>B、利用学生对日本的熟悉,引导其自主探究,关键问题“引而不发”,不用成熟的结论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问题解决得完美与否并不重要,只要能促使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就是有意义的。</p><p>C、比较分析法,通过对照得出区域地理特征。</p><p>五、说学法:</p><p>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获得必需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本节课将对学生进行如下学法指导:</p><p>(1)探究能力指导:</p><p>学生对日本较为熟悉,因此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重在参与积极思考的这一过程,以培养自我的学习探究能力。</p><p>(2)利用生活中的地理:</p><p>利用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衍生性,引导学生发现、分析周围的地理事物,从生活中学习地理,也把地理理论知识用到生活中去,两者要相结合,相促进。</p><p>(3)重视地图的作用:</p><p>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应该引导学生注重地图在地理学习中的作用,养成从图中提取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p><p>六、说教学程序:</p><p>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p><p>[课前准备] 教学前要求学生先去搜集有关日本的资料,事先对日本有一定的印象。</p><p>[日本映象]</p><p>教师通过一系列学生所熟悉的日本的景观,创设一个生动、诱人情境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的学习当中。 课前搜集资料</p><p>倾听、感受、思想</p><p>培养学生独立积极搜集资料,探究学习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p><p>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及思维,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p><p>[过渡讲述]</p><p>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日本”了解一下这个国家自然环境。出示日本自然地理结构图。</p><p>[讲述]</p><p>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洲、地区两种范围大小不同的区域地理,如何利用地图判读一个区域的位置、范围呢?今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了解一下日本的位置、领土组成。</p><p>[情境创设]</p><p>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设问:某国试飞导弹出现故障,一下子坠落在30N-45N、140E-145E的海域,哪个国家会提出抗议?</p><p>利用日本地形图找出的海陆位置及领土组成</p><p>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领土由______岛、_____岛、__ ___岛、___ _ __岛等四大岛屿以及附近的小岛组成,东临 洋,西临 海。</p><p>日本的纬度位置是</p><p>你会自己分析英国的地理位置吗?</p><p>[组织学生交流]</p><p>以“牛刀小试”的形式让学生动手计算日本人口密度,并与中国进行比较,通过设问:“结合日本国土形状,你能从上面的表格用简短语言概括日本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得出日本地狭人稠的特点。</p><p>强调日本是一个面积狭小的岛国,人口密度大。</p><p>[过渡]日本这个国家经常听说地震、火山现象,们来看一下。提供日本的地震、火山视频及资料</p><p>设问:“有人认为:火山、地震是上天对日本人发动二战的报应,对吗?”</p><p>演示日本由于处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因而多地震、火山。</p><p>出示地形示意图让学生有个形象的了解,然后让学生读图,完成相应的练习</p><p>设问:“日本的河流短小湍急,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p><p>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利用日本的两个象征之一“樱花”引入气候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视频,利用其直观的视觉效果及丰富的内容让学生对气候有心理感受。</p><p>[设情境,学生讨论]</p><p>在冬季,北京的什刹海的湖面到处是欢快的溜冰的人群,而在日本东京的公园却有人在划船,这是为什么?</p><p>出示日本气候类型图</p><p>为了体现日本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把其气温、降水以柱状图形式体现与北京进行对比,得出“与亚洲同纬度相比,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水量较多”的特征</p><p>学生比较 “大陆性特征和海洋性特征的含义?”</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