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4:17

2023学年初二下学年期末备考复习资料

<p>不定期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优学地理网给大家编辑了初二下学年期末备考复习资料,供大家参考复习。</p><p>南方地区:</p><p>一、位置范围</p><p>以东 东海,以南 南海,以西 青藏高原,以北 秦岭、淮河:范围 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面积 25%;人口 55%,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有30多个,人数2023多万,主要分布在广西、云、贵、川、渝、湘、琼等省区。人数较多的有: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东南沿海受夏季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大-水田;四川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成都平原-天府之国;南方地区-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网密布,土壤肥沃,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单季水稻、油菜、冬小麦的主要产区);河湖:长江、京杭运河、华南大动脉-珠江水系、沿海港口。</p><p>二、气候</p><p>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判别:最高气温28℃~30℃,最低0℃以上;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p><p>三、农业发展及问题</p><p>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经济作物:棉花;</p><p>植被和果树:亚热带、热带经济作物和林果(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植桑养蚕-蚕丝的主要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是天然橡胶的生产基地);</p><p>主要水果:两广、闽、台胜产甘蔗;南部沿海地区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柑橘、桂圆等水果;海南岛出产椰子;矿产资源:有色金属;主要能源:核能和水能丰富;</p><p>四、工业发展及问题</p><p>长江中下游工业带(上海、南京、杭州-综合工业区;武汉-钢铁、轻纺;湘、赣地区-有色金属);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有南通、上海、宁波、温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主要工业部门有家用电器、、服装、食品、玩具制造等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西南地区[宜昌、重庆-电力、钢铁;攀枝花、六盘水-钢铁、煤炭;西昌-火箭发射基地。</p><p>经济林木有:茶、油茶、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发展了制茶、丝绸、食品、建筑材料等工业</p><p>五、风俗习惯</p><p>人民主食:大米</p><p>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通风散热,以南北朝向为主,瓦房屋面较陡</p><p>交通工具:传统:船舶;现代:船舶</p><p>运动项目:游泳、龙舟竟赛</p><p>六、生态环境及治理</p><p>长江中下游、淮河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地区。98年大洪水使湖北、湖南、江西的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损失百亿元:加固堤坝;疏浚水道;重点限期治理污染源。</p><p>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发育而成的,含铁、成风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粘重,是我国南方的低产土壤之一,需要改良:增施有机肥料、补充熟石灰等以改变土壤的酸性,种植茶树、油树、杉树、马尾松等耐酸性经济林木以抑制土壤的粘性。</p><p>七、主要城市</p><p>上海</p><p>第二节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p><p>西北地区: P12活动1、2</p><p>位置范围</p><p>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内蒙古自治区,新疆,宁夏,甘肃北部(面积30%,人口4%,人口密度小,人口比较稀疏,以汉族为主,大致占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等,他们分别聚居在内蒙古,宁夏,新疆)。</p><p>一、 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p><p>⒈形成原因:深居内陆</p><p>2.地表景观</p><p>⑴高原,盆地为主,风蚀作用显著,多沙漠,戈壁;</p><p>⑵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p><p>二、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p><p>内蒙古,新疆,宁夏,甘肃的广大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本区出产的肉,奶,皮,毛及其制造品不仅供给当地人民生活和生产的需要,还大量输送到其他省市,并出口到国外,成为本区重要的经济支柱。</p><p>三、 灌溉农业</p><p>⒈灌溉农业的特点</p><p>本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少,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当地农业水源的依赖性很大。一般在有地水,高山融雪及地下水灌溉的平原地区,农业比较发达,称之为“灌溉农业”。</p><p>⒉主要分布地区</p><p>① 内蒙古河套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p><p>② 宁夏平原:引黄河水自流灌溉;自由被如为‘’塞外江南,小麦水稻棉花瓜果甜菜都生长良好;</p><p>③ 河西走廊:依靠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p><p>④ 新疆绿洲:依靠天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进行灌溉,是西北的粮棉瓜果之乡,吐—葡、哈,新—长绒棉。</p><p>五、地下宝藏</p><p>丰富的矿产资源:煤,石油,稀土的储量大。</p><p>六、 基础设施建设:交通通讯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西气东送(将新疆塔北油气田天然气通过管道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意义:稳定东部经济发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西电东送(将蒙中西、宁夏水电站的电能送到华北和东北地区);</p><p>七、 生态环境建设</p><p>沙尘暴的形成:西北地区由于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经营管理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沙化面积逐年扩大是造成北方沙尘暴的主要原因。</p><p>目前,西北地区的人民正在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建设生态林,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推广栏养和封地育草等措施和技术重建西部的生态环境。</p><p>八、 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p><p>1. 食:牛羊肉和乳制品。</p><p>2. 住:用羊毛毡搭成的易于拆卸的毡房</p><p>3. 行:马、骆驼、小毛驴。</p><p>4. 体育项目:舞蹈、摔跤、马术。</p><p>青藏地区:</p><p>一、 位置范围 P14活动1、2</p><p>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以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西部(面积25%,人口不足1%藏族的主要居住区,青海省东部汉族人数较多。</p><p>主要河湖有:长江、黄河、支流湟水、雅鲁藏布江、青海湖(多咸水湖,干旱,蒸发量大,冰雪补给,含盐,冰川纵横,犹如固体水库)</p><p>二、 世界屋脊与高寒环境</p><p>1. 平均海拔2023米以上,许多山峰高达2023米,是世界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p><p>2. 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青藏高原阻挡了北上的暖湿气流,大部分降水稀少(4—9月为雨季,10—3月为干季)。形成独特的高寒气候,地广人稀。</p><p>3. 日较差大,高原缺氧(藏族服装、舞蹈的动作幅度小。)人口、城镇都分布在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如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黄河支流湟水谷地)。</p><p>三、 高原农牧业</p><p>1. 发展种植业的有利条件:日照强,温差大,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但大洁净,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p><p>不利条件:降水少,气温低。</p><p>有了优学地理网给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学年期末备考复习资料,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相信大家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学年初二下学年期末备考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