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主要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及其特征
<p>1.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储量相对集中</p><p>从全球范围来看,国外有色金属矿产不但有富有与贫乏之分,而且有集中与分散之别。按储量位于前列的各国合计超过世界总储量3/4的国家数量来统计,除铝仅3个国家储量合计就占3/4以上外,铜、铅锌均需要包括7~11个国家的储量才能超过3/4。然而,从下列一些主要集中区来看,这些地区矿产储量及开采量的合计均大大超过世界或国外其相应矿产总量的一半以上(表1)。</p><p>世界铝土矿资源总量约为202300亿吨,探明储量约为268亿吨,主要分布在42个国家和地区。世界陆地铜矿储量20230万吨,其它资源202300万吨,资源量202300万吨,另有海洋铜矿资源20230万吨。储量比较多的国家有智利、美国、原苏联、加拿大、赞比亚等。据美国矿业局《矿产实况与问题》(2023版)统计,世界铅锌资源总量为20238万吨,探明储量20233万吨,其它资源量20235万吨。储量位于前列的国家依次是美国,澳大利亚、原苏联、加拿大和中国等。</p><p>世界铝、铜、铅锌资源产量同各国储量位次相类似,即上述具有矿产储量的国家大体亦是矿产开采国。据2023年英国《世界金属统计年鉴》资料,国外铝土矿总产量2023.95万吨,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几内亚、原苏联、牙买加、巴西等。铜矿总产量842.54万吨,主要集中于智利、美国、原苏联、加拿大、赞比亚和扎伊尔等国家。铅锌矿总产量2023.41万吨,主要生产国是加拿大、原苏联、美国、澳大利亚等。</p><p>2.矿产储量增长幅度较大,但品位有所下降</p><p>由于世界各国都加强了有色金属的勘查工作,找到一批大型矿床,如斑岩型铜矿、风化红土型铝土矿和层状铅锌矿等,所探获的储量不但弥补了开采所消失的储量,而且随着规模的扩大,其保有储量也有较大的同步增长。</p><p>原苏联EHKOH等(2023)及对20232023年市场经济国家的铝、铜、铅锌矿产储量变化作了统计,铝土矿、铅锌储量增长最快,铜矿储量也有明显地增长。另据英国《矿产手册》(20232023)统计,50年代到70年代世界四种有色金属矿产储量的年均增长率为:铝土矿9.75%,铜7.5%,铅5~5.75%、锌4.75~5.25%。</p><p>由此可见,上述四种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形势是好的,其矿产储量均有显著的增长。这种成就的取得在于加强地质勘查工作,提高了研究工作程度,发现了一批隐伏矿床和规模巨大的新类型矿床。同时也由于技术的提高,使低品位矿石的开采有利可图,从而扩大了储量。</p><p>众所周知,铝、铜、铅锌矿产的矿石平均品位总的变化趋势是逐年下降的。以铜为例,2023年到2023年的100年间,开采铜矿石的平均含量变化如表2(据BИ.斯来尔诺夫,2023):</p><p>据有关人士预测,到本世纪末铜的最低容许含量每年将下降约0.010.02%。</p><p>表2 20232023开采铜矿石平均含量变化(%)</p><p align="center"></p><p></p><p>另据部分国家20232023年有色金属矿石平均品位统计,铜由2.22%下降到1.46%,铅由5.42%下降到4.39%,锌由8.84%下降到2.75%。</p><p>3.向纵深找矿仍有良好远景</p><p>从全球范围远景来看,到2023年及以后若干年的时间里,铝、铜、铅锌矿产分布的总体格局可能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但不排除在新的地区发现新类型、大型矿床的可能性。未来矿产资源将向深部地带、边远地区、陆架、陆坡发展;采矿深度加大;矿产品位将要继续下降;矿产开、采和加工过程的损失不断减少,矿产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矿产开发投资将会继续扩大。</p><p>铝土矿有发展远景的矿床类型是风化红土型,远景地区为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主要是非洲的几内亚及其邻国、美洲的巴西及加勒比海沿岸各国、大洋洲、东南亚及印度等地。这类矿床的矿石品位将仍保持在AL2O3为40~50%左右。铜的潜在资源巨大,估计陆地资源量可达16亿吨,这主要在于巨型斑岩铜矿床,和中、新生代岩浆活动的太平洋沿岸及中亚地区,尤其是南北美洲的科迪勒拉成矿带,是铜资源雄厚的地区。斑岩铜矿的含铜品位预计将由目前的0.7%1.3%下降到0.40.8%。含铜砂岩品位也将由2.5~4.0%下降到1.53.0%。此外,海底结核中估计尚有7亿吨的铜资源。铅锌远景较大的矿床类型将是层控型矿床。矿石的铅锌品位将保持在目前Pb5.07.5%、Zn5.46.2%的水平。</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