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4:14

我国四种荒漠化防治模式

<p>1.赤峰模式</p><p>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历史上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荒漠化土地达7万平方千米,占总土地面积的77%,251万公顷草场退化,全市70%的人口、12个旗(县)的148个乡镇受沙漠化危害。后采用固沙造林育草技术、沙地衬膜水稻栽培技术和小生物经济圈整治技术进行治理,全市森林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不足5%,提高到21.2%,区域性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赤峰模式适合在半湿润区荒漠地区推广。</p><p>2.榆林模式</p><p>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沙化面积达2.44万平方千米,有6座县城陷于重重沙漠之中,412个村庄受风沙的侵袭压埋;100年间,已吞没农田、牧场14万公顷。人们针对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建立了以带、片、网相结合的防风沙体系,使年沙尘日由20世纪50年代的70多天减少到现在的20多天,呈现出人进沙退、林茂粮丰的塞上江南景象。榆林模式适合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p><p>3.临泽模式</p><p>临泽县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两岸,由于过度樵采、放牧,植被破坏,沙化严重,原来的绿洲向南退缩了近500米。后来,采用以绿洲为中心、自边缘到外围的阻、固、封相结合的防护体系,使流沙面积从54.6%减少到9.4%。临泽模式适合在干旱地区沙质荒漠化危害的绿洲地区推广。</p><p>4.和田模式</p><p>和田位于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以绿洲为中心建立防护体系,兴修水利,节水灌溉,并采取固定流动沙丘的办法,治沙效果明显。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和田模式适合极端干旱区地区的荒漠化防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国四种荒漠化防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