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寒假地理作业练习题
<p>为了帮大家提高学习成绩,优学地理网在这里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年级寒假地理作业练习题,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去学习。</p><p>(十六)</p><p>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1~3题。</p><p>1.与乙地相比,甲地年降水量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p><p>A.距海距离 B.地形条件 C.局地水域 D.植被分布</p><p>2.乙地所在地形区春季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突出自然灾害是 ( )</p><p>A.虫害 B.冻害 C.滑坡 D.洪水</p><p>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p><p>A.含沙量高 B.流程较短 C.春、夏汛明显 D.冰川补给为主</p><p>下图为某城市主要道路分布图,标注数字表示道路长度。读图,回答4~5题。</p><p>4.同学们从学校乘车到科技馆参观,到路口A时为保证到科技馆的距离最短,汽车应选择的行驶方向为 ( )</p><p>A.东 B.南 C.西 D.北</p><p>5.老师要利用学校那面的GIS了解全班同学居住点的空间分布状况,主要用到的GIS功能是 ( )</p><p>A.输入 B.管理 C.分析 D.输出</p><p>下图是某时刻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6~8题。</p><p>6. 此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 )</p><p>A.0˚,115˚E B. 0˚,115˚W C. 23˚26́N,115˚E C. 23˚26́S,115˚W</p><p>7.此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B.正午太阳高度由乙地向两侧递减</p><p>C.丙地较乙地白昼时间长 D.丁地日出时,甲地日落</p><p>8.此日后的两个月内 ( )</p><p>A.甲地气温越来越低 B.乙地人们迎接雨季的到来</p><p>C.丙地盛行西南风 D.丁地河流水量增</p><p>2023年11月18日,我国一名帆船运动爱好者驾驶“青岛号”从青岛出发,于2023年4月5日成功返回,创造了新的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世界纪录。</p><p>9.11月底“青岛号”在北太平洋行驶途中,遇到热带风暴。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 ( )</p><p>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p><p>10.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 ( )</p><p>A.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B. 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p><p>C.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D. 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p><p>11.阅读甲、乙两座山脉的自然带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p><p>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生物等地理要素,随着地理位置和地势的变化呈现出规律性的演变,从而形成纷繁复杂而又有规律的自然景观。</p><p>(1)比较甲图和乙图山脉自然带带谱的主要差异,并判断哪幅图的山脉所处纬度位置较低。</p><p>(2)概述甲图中各自然带在山脉南、北坡出现的高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p><p>(3)乙图中,山脉在海拔2023以上的南、北坡,坡度基本相同,气温大致相当,但南坡的雪线却低于北坡,说明其原因。</p><p>12.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会影响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读图回答问题。</p><p>N市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演变示意图</p><p>(注:同心圆代表距市中心的距离)</p><p>2023年N市三类制造业企业数量空间分布对比</p><p>(1)据图,概述N市2023~2023年制造业空间变化的特点。</p><p>(2)据图,读出16~48km范围内三类企业数量的分布比例完成下表,并根据表中两个范围的数据归纳N市三类企业数量的空间分布特点。</p><p>技术密集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 资源密集型企业(%)</p><p>0~16km 70 50 38</p><p>16~48km</p><p>(3)分析2023年0~16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格局的主导因素。</p><p>(4)运用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格局变化的合理性。</p><p>(十六)</p><p>BBCCC ADBDA</p><p>11.</p><p>(1)差异:(1)乙图山脉自然带谱更加丰富;(2)乙图山脉基带为热带雨林带,而甲图山脉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3)相同类型的自然带,甲图山脉出现的高度比乙图山脉低。(任答两点即可)</p><p>乙图山脉</p><p>(2)差异:同一自然带出现的高度南坡高于北坡</p><p>原因: 该山脉位于北半球,南坡是阳坡,由于阳坡热量较高,因此南坡自然带的海拔高度相对于北坡较高。</p><p>(3)该山脉位于南半球,南坡受东南信风带的影响,为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较低。</p><p>12.</p><p>(1)制造业集聚中心逐步从城市中心区向郊区扩散;在城区周边形成多个集聚区;集聚中心呈现出沿高速公路向外扩展的趋势;制造业重心有向南迁移的趋势。(任答两点即可)</p><p>(2)</p><p>技术密集型企业(%) 资本密集型企业(%) 资源密集型企业(%)</p><p>0-16km</p><p>16-48km 26 40 50</p><p>可见,在0-1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明显较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相对较少;在16-48km范围内,技术密集型企业分布较少,资本密集型企业较技术密集型企业更多,资源密集型企业占主导地位。</p><p>(3)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科学技术和交通,0-16km范围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比较密集,且交通便捷,信息、通讯等条件较好,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多。资源密集型企业的主导因素为地价和环境,该类企业一般占地面积较大,对环境污染较大,0-16范围地价相对较高,人口比较密集,因此这类企业分布相对较少。</p><p>(4)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原理;合理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该是从城市中心向外围依次出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p><p>合理性评价: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使中心城区制造业就业密度较低,改变了原来中心城区制造业的土地利用结构更趋合理,这有利于因地制宜利用不同区域的空间位置、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条件,因此N市制造业空间变化是合理的。</p><p>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年级寒假地理作业练习题相关内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希望同学们收获一个快乐健康而又充实的寒假!</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