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4:05

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

<p>对于高中同学,每天学习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知识就需要不断地归纳总结,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总结了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一定要仔细阅读哦!</p><p>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p><p>一、 人口的迁移</p><p>1、 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p><p>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p><p>2、 不同时期的国际人口迁移</p><p>时期 特点 迁出地区 迁入地区 原因 意义</p><p>19世纪以前 以集团型、大批量移民为主 旧大陆(亚非欧) 美洲、大洋洲等新大陆 欧洲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发 在客观上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文明,也改变了人种的空间分布</p><p>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迁入地区经济发展快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p><p>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迁移和人口数量增减。</p><p>4、 不同时期的国内人口迁移</p><p>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p><p>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p><p>古代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脆弱;战争频繁;自然灾害;政府组织“屯垦戍边” 大批迁入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p><p>当代 性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受国家政治政策影响大</p><p>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有组织 东部——西北和东北</p><p>沿海——内陆</p><p>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p><p>经济因素起主导作用 (改革开放政策) 迁移流量大,流向改变 西部——东部沿海城市和工矿区</p><p>农村——城市</p><p>5、 我国人口迁移的意义: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短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异。</p><p>6、 人口迁移效应</p><p>对迁入地区 积极 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p><p>消极 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矛盾</p><p>对迁出地区 积极 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p><p>消极 人才外流</p><p>其它效应 改变人口分布,人口结构;促进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人口群体基因交流和融合</p><p>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p><p>1、主要因素:一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p><p>——经济因素、生态环境、政治因素、社会变革、宗教、个人动机和需求</p><p>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p><p>2、美国</p><p>1)促使美国成为移民国家的因素:</p><p>①新大陆为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p><p>②15—16世纪,欧洲圈地运动,失业工人和破产农民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待遇迁往美洲</p><p>③新航线开辟,为人们顺利迁移扫清障碍</p><p>④殖民扩张,掠夺美洲资源财富</p><p>2)美国国内人口迁移</p><p>时期 迁移的原因 迁移流量</p><p>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政治 人口大规模西移</p><p>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经济 由乡村流入城市</p><p>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经济、生态环境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p><p>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兴工业的阳光地带——经济、生态环境、个人动机需求 由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p><p>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重建(经济、生态环境) 人口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p><p>第三节 人口的合理容量</p><p>一、 环境承载力</p><p>1、 环境承载力,只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p><p>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p><p>2、 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报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p><p>3、 环境人口容量的各因素之间的关系</p><p>科技发展水平——————决定开发数量</p><p>资源————环境人口容量</p><p>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决定消耗数量 最主要因素</p><p>在各因素中,科技发展水平与华努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关系,资源与环境人口容量成正相关关系。</p><p>4、 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稳定性。</p><p>二、人口合理容量</p><p>1、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p><p>2、意义: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又总要意义,进而影响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p><p>3、对整个世界来说</p><p>(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p><p>(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p><p>(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p><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品味了么,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到大家。</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