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编辑了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和小编一起加油努力吧。</p><p>第I卷(选择题共50分)</p><p>本卷共25小题,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p><p>1.2023年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p><p>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x藏、x疆</p><p>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x藏、x疆</p><p>2.下列地区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区的重要农业区是( )</p><p>A.x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B.x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p><p>C.青海省西部的柴达木盆地 D. 四川省东部的四川盆地</p><p>3.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描述,正确的是( )</p><p>A.睛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气温高</p><p>B.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p><p>C.海拔高,气压高,空气洁净</p><p>D.高原东部边缘,山高谷深,河水湍急</p><p>4.北方和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的年等降水量大致是( )</p><p>A.200毫米B.400毫米 C.2023毫米 D.800毫米</p><p>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据此回答5~7题。</p><p>5.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p><p>A.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B.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p><p>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出现 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p><p>6.甲、乙两盆地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p><p>A.水运便利 B.油气资源丰富 C.劳动力充足 D.气候适宜</p><p>7.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p><p>A.地形平坦 B.水源充足</p><p>C.土壤肥沃 D.昼夜温差大, 光照足</p><p>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 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p><p>8.如副高控制区域位于图中位置,则雨带处于 ( )</p><p>A.南部沿海一带 B.长江中下游地区</p><p>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p><p>9.当北方冷空气势力最强盛时 ( )</p><p>A.我国受副高控制最明显 B.我国锋面雨带控制华北地区</p><p>C.台风已蓄势待发 D.锋面雨带已撤离我国大陆</p><p>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非常明显,下图为我国某种主要农作物不同省份的农时图,其中时间为该农作物最迟的播种和收获时间,读图完成10-11题。</p><p>10.该农作物最有可能的是( )</p><p>A.早稻 B.晚稻 C.冬小麦 D.春小麦</p><p>11.据图分析,与相近纬度比较,M 省该农作物生长时间长短及影响因素正确的是( )</p><p>A.短、热量 B.长、热量 C.长、光照 D.短、光照</p><p>每年6月上旬左右我国华北地区开始进入紧张的粮食作 物收获季节,“龙口夺粮”反映了其忙碌的景象,此后还要抓紧时间再种玉米。据此回答12~13题。</p><p>12.“龙口夺食”的原因是( )</p><p>A.在锋面雨带来临之前抢收粮食 B.避免黄河水暴涨淹没农田</p><p>C.避 免台风造成损失 D.以防龙卷风灾害</p><p>1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华北地区的夏收粮食作物及其熟制分别是( )</p><p>A.春小麦、一年两熟B.冬小麦、一年三熟</p><p>C.棉花、一年两熟D.冬小麦、一年两熟</p><p>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誉。读下图,回答14~15题。</p><p>xkb1</p><p>14.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有( )</p><p>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源 ④土壤</p><p>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p><p>15.关于五常市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地势东北高、西南低 B.河流有夏、秋两个汛期</p><p>C.河流冰期长,含沙量小 D.地貌以山地、丘陵 为主</p><p>2023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p><p>16.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是 ( )</p><p>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p><p>C.工业用水增加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p><p>17.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B.施工活动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p><p>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p><p>读某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18-21题。</p><p>18.据此图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p><p>C.北方水土资源搭配更佳 D.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比北方少很多</p><p>19.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两地( )</p><p>A.河流湖泊数量差异大 B.年降水总量差异大</p><p>C.植被覆盖率差异大 D.年蒸发总量差异大</p><p>20.人口数量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区域是( )</p><p>A.北方区 B.南方区 C.西南区 D.西北区</p><p>21.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好的区域是( )</p><p>A.北方区和南方区 C.西北区和西南区</p><p>B.北方区和西南区 D.西北区和南方区</p><p>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 22~23 题。</p><p>2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 )</p><p>A.a B.b C.c D.d</p><p>23.有关四大区域 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a——洪涝灾害 B.b——生长积温</p><p>C.c——土壤肥力 D.d——灌溉水源</p><p>下图为东北某地区水系图。读图回答24~25题。</p><p>24.图中①河水文特征可能包括( )</p><p>A.流量大 B.含沙量大 C.有结冰期 D.无凌汛现象</p><p>25.①、②两条河流的分水岭为我国的一条重要山脉,下列地理界线可能与图中分水岭接近的是( )</p><p>A.地势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B.800mm年等降水量线</p><p>C.温带草原和温带荒漠分界线 D.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分界线</p><p>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p><p>26.分析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回答下列各题。(14分)</p><p>产业部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p><p>占岛内生产总值(%) 1.8 30.4 67.8</p><p>(1)简述台湾岛的地理位置特征。(4分)</p><p>(2) 分别写出台湾岛I、II的气候类型,图中两种气候类型的界线(虚线)向南弯曲,请分析原因。(5分)</p><p>(3)热带水果种植业在农产品出口中占重要地位,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南部,从自然的角度分析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2分)</p><p>(4)据表1说明台湾岛的产业结构特点。(3分)</p><p>27.读我国东北地区地形剖面图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8分)</p><p>(1)甲乙两城市气候特征相比,甲城市的大陆性更强,请写出判断理由。(4分)</p><p>(2)相关资料表明,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以下选项中关于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 )(2分)</p><p>①、夏季甲城市比乙城市日照时间长 ②、甲城市纬度低</p><p>③、甲城市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 ④、乙城市的气温比甲城市高</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p><p>(3)结合图1中的积温、降水及地形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其中A地适宜发展______ 业。(林业、畜牧业、种植业)(2分)</p><p>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p><p>(1)写出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3分)</p><p>(2)该区域环境承载力总体偏低,请解释原因。(2分)</p><p>(3)图中绿洲沿河流和山麓地带分布,解释其原因。(2分)</p><p>(4)简述油气资源的开发对该区域积极的影响。(6分)</p><p>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p><p>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钨、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很发达。</p><p>材料二:图为“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p><p>(1)描述湖南省的地形特征。(3分)</p><p>(2)湖南省水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分析其原因。(2分)</p><p>(3)湖南省有着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有色冶金工业,分析其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6分)</p><p>(4)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形成酸雨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酸雨对湖南省的环境带来广泛的危害,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请提出防治措施。(4分)</p><p>第二学期八县(市)一中期末联考</p><p>高中 二 年地理科答案</p><p>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p><p>答案 A A D D B BD B D C</p><p>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p><p>答案 B A D A C B C D B B</p><p>题号 21 22 23 24 25</p><p>答案 D D A C D</p><p>二、综合题(共4大题,50分)</p><p>26、(14分)(1)台湾岛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相望,大部分位于亚热带,南部位于热带。(4分)</p><p>(2)I为亚热带季风气候,II为热带季风气候。(2分)中部为山地地形,海拔高,气温比同纬度的两侧平原低,因此气候类型界线向南弯曲(3分)</p><p>(3)南部纬度低,热量高,适合热带水果种植。(2分)</p><p>(4)第三产业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一产业的比重最小(3分)</p><p>27、(8分)(1)甲城市比乙城市气温年较差大;甲城市比乙城市年降水量少(4分)</p><p>(2)(D)(2分)(3)畜牧业(2分)</p><p>28、(13分)(1)冰川、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3分)</p><p>(2)水资源短缺(2分)</p><p>(3)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水源充足。(2分)</p><p>(4)积极影响:有利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 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可减少对植被的樵采,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任答3点得6分)</p><p>29、(15分)(1)南部、西部以山地地形为主,(1分)东、北部以平原地形为主(1分),地势西、南高,东、北低(1分)</p><p>(2)西部和南部是山地地形,落差大(2分)</p><p>(3)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较高;交通便利,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任答三点得6分)</p><p>(4)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能耗;达标排放;开展综合利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任答两点得4分)</p><p>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么,最后祝大家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