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高一地理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归纳
<p>知识积累的越多,掌握的就会越熟练,优学地理网为大家编辑了精选高一地理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帮助。</p><p>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p><p>4.1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p><p>一、 经济效益</p><p>从经济利益看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区位优势的地方,以花费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p><p>类型名称 典型工业部门 优势发展地区</p><p>原料指向型工业 制糖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加工业 所需工业原料丰富的地区</p><p>市场指向型工业 瓶装饮料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 接近产品消费市场的地区</p><p>动力指向型工业 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化学工业 能源供应充足的地区</p><p>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工业 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p><p>技术指向型工业 集成电路、航天、航空、精密仪表 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p><p>二、社会效益</p><p>国家政策变化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沿海地区工业的大发展,到21世纪初我国对西部地区的大开发。</p><p>国防的需要:20世纪50—70年代,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主要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p><p>个人偏好的影响:大批华侨和海外华人在家乡投资办厂。</p><p>工业惯性的影响:可能由于工厂搬迁的费用太高,政府的影响,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常常可以看到,某个工厂的区位不合理,但仍然留在那里,这称为工业惯性</p><p>三.环境效益</p><p>读课本P61《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选择图》,分析污染严重的工业的区位应如何选择?</p><p>分析过程:某工厂——污染类型——如何治理</p><p>四.一个工厂的区位选择整体分析思路:</p><p>经济效益</p><p>社会效益</p><p>环境效益</p><p>4.2工业地域的形成</p><p>一、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p><p>1.工业联系</p><p>(1)投入——产出的联系</p><p>第一种是甲企业的产出是乙企业的投入。如纺纱——织布——印染——服装制造。同一工厂中不同工序之间的联系也属于这种联系方式,如生产流水线。</p><p>(2)非生产上的空间联系</p><p>有些工厂相互之间并没有生产工序上的联系,却在地理空间上联系在一起,工厂之间这种空间联系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基础设施,有的为了共同利用廉价劳动力等,如某些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的不同工业企业</p><p>2、工业集聚</p><p>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工业集聚现象。</p><p>工业的集聚的优点,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最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p><p>3.工业地域</p><p>(1)工业地域的概念</p><p>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我们称之为工业地域。</p><p>(2)工业地域的形成</p><p>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p><p>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p><p>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p><p>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p><p>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p><p>(3)工业地域的性质</p><p>工业地域按照发育程度的不同,分为两类:</p><p>①发育程度较低的工业地域</p><p>(如食品工业),以当地农副产品加工工业为主,工业联系简单、规模小、工厂少。</p><p>②发育程度较高的工业地域</p><p>(如钢铁工业区),工业联系复杂、面积大、协作企业多、生产规模大,往往能够形成专业化很强的工业城市。我国和世界许多著名的“钢城”“石油城”“汽车城”</p><p>二、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p><p>近些年来,一些科技含量高、工序复杂的工业(如飞机、汽车制造工业和电子工业等)开始出现分散的趋势。跨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区位条件,降低成本,以最终获得最大的综合经济效益。</p><p>4.3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p><p>一、传统工业区</p><p>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p><p>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p><p>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p><p>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分布高度集中。</p><p>3、历史:</p><p>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p><p>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p><p>1.发展的区位特点</p><p>(1)丰富的煤炭资源(2)离铁矿较近(3)充沛的水源</p><p>(4)便捷的交通(5)广阔的市场</p><p>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p><p>2. 衰落的主要原因</p><p>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p><p>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p><p>(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3)世界性钢铁过剩</p><p>(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p><p>3.综合整治措施</p><p>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 C、发展第三产业 D、优化环境</p><p>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p><p>1、 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p><p>2、 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p><p>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p><p>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p><p>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p><p>②20世纪70年代 原料 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p><p>③发达的信贷体系</p><p>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p><p>⑤ 政府的大力支持</p><p>2.发展特点</p><p>工业区 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传统工业区</p><p>生产规模 以 中小企业为主 以大型企业为主</p><p>主要工业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p><p>生产过程 分散 集中生产</p><p>资本集中程度 低 高</p><p>工业分布 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 集中布局</p><p>3.独特的发展模式—工业小区</p><p>(1)概念</p><p>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 、比较稳固的 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p><p>(2)作用</p><p>有助于加强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p><p>五、美国“硅谷”(读课本图)</p><p>1.特点</p><p>20世纪中、后期以来,在新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一些科技含量很高的新兴工业迅速发展起来。</p><p>(1)人才:从业人员水平高 (2)产品:研发费用高;</p><p>(3)增长和更新速度快; (4)产品面向国际市场</p><p>2.崛起原因</p><p>(1)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2)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温暖湿润。</p><p>(3)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4)便捷的交通,通达速度快。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p><p>(5)军事订货:特殊的条件!</p><p>欢迎大家阅读由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归纳,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加油吧。</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