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专题23 中国区域地理
一、高考展望<p>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在高考中常作为命题的基础和背景,以中国重点工程和时政热点的区域地图为载体,或以数据、图表为媒介,考查综合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p><p>1.以某区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为背景,分析其成因的分布规律,评价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p><p>2.区域特点和差异的比较。</p><p>3.区域内资源的配置,人类生产和生活与区域环境的协调发展。</p><p>二、考点透析</p><p>1、我国的地形对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p><p>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地势能影响气流的运行、水流的方向及水流的落差,从而影响降水的分布、水能资源的储量。我国地势特征是西高东低,呈级阶梯状分布。由于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之间的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经济联系;另外,许多大河在从高一级阶梯进入低一级阶梯时,产生了巨大的落差,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p><p>地形指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如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等。不同地形有不同的自然条件,利用方式也不同。如湿润的平原适宜发展耕作业;山区适宜发展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干旱和半干旱的平原、高原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和半干旱区只有在有水灌溉的绿洲区才能发展种植业。</p><p>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类地形齐全,为我们发展多种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而平原仅占12%,因而耕地资源不足。但山区的森林、矿产、水力、旅游资源丰富,所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林业,采矿业及旅游业。</p><p>2、我国的资源与工业部门</p><p>为了更好地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工业的发展,应立足当地资源条件,根据各地的资源类型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如东北地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因此主要工业部门为钢铁、机械、化工等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京津唐地区,煤、石油、铁矿、海盐等资源丰富,又临近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因此,既有钢铁、石化、制碱、煤炭工业,又有发达的轻纺工业。南方地区矿产资源的优势是有色金属,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是我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自上游至下游分别有攀枝花、大冶、马鞍山、所以本区钢铁工业占有一定的比例,分别建成攀枝花、重庆、武汉、马鞍山、上海等大型钢铁企业。本区还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在三峡、葛洲坝、隔河岩、二滩等建有大型水电站。</p><p>3、我国农业区的气候资源特点和主要农产品</p><p><table align="left"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地区</td><td>有利条件</td><td>不利条件</td><td>主要农产品</td></tr><tr><td>北方地区</td><td>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集中在7-8月,雨热同期。</td><td>热量有限,全年降水少,且季节变化大,水源有限。</td><td>黄土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冬小麦、棉花、花生、谷子;黑土地(东北平原):春小麦、玉米、大豆、高粱、甜菜;林海(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林业、人参、貂皮、鹿茸;温带果园(辽东半岛、山东半岛):苹果、葡萄、梨。</td></tr><tr><td>南方地区</td><td>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降水丰富且分配较均匀,水源充足;冬季气温在0C以上,作物生长期长。</td><td>夏季降水过多,易导致洪涝,伏旱天气又易造成干旱。</td><td>粮棉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水稻、小麦、油菜、棉花;蚕丝产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四川盆地);甘蔗产区(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天然橡胶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云南南部);热带、亚热带水果(南部沿海地区): 柑橘、香蕉、荔枝、菠萝、椰子。</td></tr></tbody></table></p><p>热带、亚热带经济林木:茶、油茶、 油桐、漆树、毛竹、杉树、樟树。 西北地区 光照充足,太阳辐射强。 降水不足,干旱严重,水源有限。 重要畜牧业基地:肉、奶、毛皮及其制造品;灌溉农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和绿洲农业(河西走廊、高山山麓):小麦、水稻、棉花(长绒棉)、甜菜、瓜果(葡萄、哈密瓜等)。 青藏地区 日照时间长,太阳能丰富。 热量不足。 高寒牧区:牦牛、藏绵羊、藏山羊;河谷农业(雅鲁藏布江谷地、煌水谷地):青棵、小麦、豌豆等。</p><p>三、精典回放</p><p>例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油气资源丰富。回答13</p><p>1.该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p><p>A.地势较高,降水稀少 B.过度樵采、放牧和农垦</p><p>C.环境污染加剧 D.农业集约化经营</p><p>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p><p>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 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p><p>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 D.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p><p>3.西气东输的主要原因是</p><p>A.西部资源开发成本低 B.东部市场需求量大</p><p>C.地势西高东低,便于管道输送 D.东部靠海,便于出口</p><p>【解析】1.我国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主要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而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表现为过度樵采、放牧、农垦等。</p><p>2.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p><p>3.西气东输的主要目的就是一方面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就是满足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需求,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p><p>【答案】1.B 2.D 3.B</p><p>例2.读图1,回答45题。</p><p>4. 合理的棉纺织工业布局应位于图中( )</p><p>A. ① B.② C.③ D.④</p><p>5. 下列几组省区(市)按①-②-③-④排列的是( )</p><p>A. 山东-四川-西藏-江苏</p><p>B. 河北-新疆-青海-广东</p><p>C. 浙江-辽宁-湖北-北京</p><p>D. 安徽-重庆-湖南-河南</p><p>【解析】4.棉纺织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丰富的棉花资源、大量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和消费市场。分析图1可以发现①处的人口密度最大、棉花产量最高。</p><p>5.我国的产棉花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和新疆的南部地区。图中②地区人口密度小,但棉花产量高,最符合新疆棉纺织工业布局的特点。</p><p>【答案】4.A 5.B</p><p>例3.阅读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图2)及相关气候资料,回答问题:</p><p>(1)甲、乙两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哪地更强?请用图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p><p>(2)相关资料表明 ,甲、乙两城市每年接受到的太阳辐射总量基本相同。为什么?</p><p>(3)据图文信息判断出C山脉的名称。</p><p>(4)写出适宜A、B、C三个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部门。</p><p>【解析】(1)利用图表中的数据,分别计算出甲、乙两个城市最高月气温与最低月气温的差值,年较差大就反映气候的大陆性强。</p><p>(2)由图中的东南、西北两个方位可以判断,甲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又位于半干旱地区,晴天多,接受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纬度低的乙城市相当。</p><p>(3)判读年降水量曲线可知,图中山脉年降水量大约在400mm左右,结合海拔高度可以判断图中的山脉为大兴安岭,其东部是东北平原,西部是内蒙古高原。</p><p>(4)东北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大兴安岭适合发展林业,内蒙古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p><p>【答案】(1)甲城市气候的大陆性强。甲城市年较差大,约46.7℃,年降水量少,约320mm,乙城市年较差小,约42.4℃,年降水量大,约490 mm。</p><p>(2)甲城市比乙城市纬度高,但夏季日照时间长,地处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晴天多,接受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与乙城市相当。</p><p>(3)大兴安岭。</p><p>(4)A地畜牧业, B地种植业, C地林业。</p><p>四、能力提升</p><p>某媒体报道:东亚地区沙尘暴的源地主要在中国境内;而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的沙尘暴三分之二源于国外。回答12题。</p><p>1.影响中国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位于下列哪个国家境内 ( )</p><p>A.蒙古 B.阿富汗</p><p>C.吉尔吉斯斯坦 D.俄罗斯</p><p>2.当沙尘暴发生时,我国南方地区常伴有泥雨发生,其主要原因是( )</p><p>A.含沙气流在南方山地迎风坡上升</p><p>B.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气团相遇后被抬升</p><p>C.南方雨水把气流中沙粒冲刷下来</p><p>D.含沙气流与南方暖湿空气混合,暖湿空气沿锋面上升所致</p><p>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1回答35题。</p><p><table align="left"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流域</td><td>流域面积(km2)</td><td>降水量(mm)</td><td>径流量(mm)</td><td>蒸发量(mm)</td><td>径流系数(%)</td><td>蒸发系数(%)</td></tr><tr><td>松花江</td><td>202380</td><td>525</td><td>145</td><td>380</td><td>27.5</td><td>72.4</td></tr><tr><td>黄河</td><td>202343</td><td>492</td><td>76</td><td>416</td><td>15.4</td><td>84.6</td></tr><tr><td>淮河水系</td><td>202304</td><td>929</td><td>191</td><td>738</td><td>20.6</td><td>79.4</td></tr><tr><td>长江</td><td>2023119</td><td>2023</td><td>542</td><td>513</td><td>51.4</td><td>48.6</td></tr><tr><td>珠江</td><td>202316</td><td>2023</td><td>772</td><td>666</td><td>53.7</td><td>46.3</td></tr><tr><td>雅鲁藏布江</td><td>202300</td><td>699</td><td>474</td><td>225</td><td>67.8</td><td>32.3</td></tr></tbody></table></p><p>3.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p><p>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p><p>4.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p><p>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p><p>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p><p>5.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 )</p><p>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p><p>读图3 ,回答68题</p><p>6.图3中年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p><p>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p><p>B.地处山前迎风坡</p><p>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p><p>D.多锋面、气旋活动</p><p>7.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本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和太阳能资源</p><p>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p><p>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p><p>D.图中甲处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因素是地形</p><p>8.图中甲地的农业类型 ( )</p><p>A.绿洲农业 B.灌溉农业 C.河谷农业 D.畜牧业</p><p>读台湾地形图、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图4),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图5)及我国部分区域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6),回答912题。</p><p>9.钓鱼岛位于图4中a、b、c、d的何处( )</p><p>A.a处 B.b处 C.c处 D.d处</p><p>10.图4中台湾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由西南部向东北部递减的原因主要是( )</p><p>A.洋流、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天气状况</p><p>C.地形、信风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的移动、台风</p><p>11.图5沿北回归线某要素变化图中,反映光照情况的曲线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12.图6中台湾海峡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p><p>A.有寒流,不易形成降水 B.为风的通道,风力强,不易形成降水</p><p>C.处在背风地带,雨影区 D.处在信风带,降水较少</p><p>我国某河流源于山麓地带,其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回答2023题</p><p>13.该河径流量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减少的原因可能是( )</p><p>①下渗 ②蒸发 ③降水减少 ④灌溉等引用</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14.该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是( )</p><p>A.雨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p><p>15.该河流可能位于我国( )</p><p>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西南地区</p><p>16.分析我国某省级行政区的资料(表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表2</p><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面积(万平方千米)</td><td colspan="3">118.3</td></tr><tr><td>国境线长</td><td colspan="3">2023多千米</td></tr><tr><td>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td><td colspan="3">19(2023年)</td></tr><tr><td>7月均温(℃)</td><td colspan="3">16~26</td></tr><tr><td>1月均温(℃)</td><td colspan="3">-28~-14</td></tr><tr><td>年降水量(毫米)</td><td colspan="3">50~500</td></tr><tr><td rowspan="2">土地利用情况(平方千米)</td><td>耕地</td><td>林地</td><td>草地</td></tr><tr><td>20230</td><td>20230</td><td>202390</td></tr></tbody></table>(1)说出该省区的简称。</p><p>(2)在该省区的上地利用类型中,草地的面积是最多的,简述该省区草地面积广大的原因,并分析该省区草场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p><p>(3)该省区行政中心所在地区是中国古老灌区之一,也是该省区粮、油、糖的生产基地,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该地区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会带来哪些问题?(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p><p>(4)根据该省区的资源优势,该省区应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有哪些?请说明该工业部门的布局条件,完成表3中的内容</p><p>表3</p><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工业部门</td><td>①</td><td>②</td><td>③</td></tr><tr><td>布局条件</td><td> </td><td> </td><td> </td></tr></tbody></table>17.表4是我国四个地区的气候资源与种植制度的比较,根据表中内容,回答下列问题。</p><p>表4</p><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地区</td><td>无霜期(天)</td><td>积温(℃)</td><td>降水(mm)</td><td>种植制度</td></tr></tbody></table></p><p>隔年</p><p>年内复种 东北平原 140~170 2023~2023 500~800 春麦玉米</p><p>大豆轮作</p><p>一年一熟 西北地区 100~220 2023~2023 250~600 春麦冬麦</p><p>谷轮作</p><p>一年一熟 黄淮海平原 177~220 2023~2023 500~950 麦麦豆种</p><p>一年两熟 长江中下游</p><p>地区 210~280 2023~2023 800~2023 绿肥稻稻</p><p>油菜稻稻</p><p>麦稻稻</p><p>一年三熟</p><p>(1)东北平原与西北地区的纬度相当,但积温和无霜期相差很大,西北地区有些地方,无霜期低于140天的主要原因是 ;有些地方积温大于2023℃的主要原因是 。</p><p>(2)东北平原只能种春麦,而西北地区春麦和冬麦都可种植,其可种植冬麦的主要原因是 。</p><p>(3)黄淮海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降水较 ;积温较 。故黄淮海平原地区的土壤容易产生 。</p><p>(4)长江中下游平原,绿肥一稻一稻种植模式的绿肥可以增加土壤的 。</p><p>(5)现代农业生产中,加大科技投入,成为提高农业产出的重要手段,黄淮海平原地区可采取的措施有 。</p><p>18.北京申办2023年奥运会成功,是每个中国人关心的一件盛事。请回答有关问题:</p><p>(l)试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北京申奥成功的原因。</p><p>(2)除了体育和文化外,环境保护已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内涵,试分析北京在筹办奥运的过程中,有哪些不利的环境因素?</p><p>(3)治理北京的大气污染迫在眉睫,北京大气污染物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p><p>(4)公众参与是实现绿色奥运理念的根本保证。假如你是一个北京市民,通过哪些行为来为绿色奥运做贡献?</p><p>(5)从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北京举办奥运会的好处?</p><p>19.读下面两幅图,并回答有关问题。</p><p>(1)我国西部地区包括10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面积最大省(区)是 ,人口最多的省(区)是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p><p>(2)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p><p>①</p><p>②</p><p>③</p><p>(3)西部大开发的优势是 。</p><p>(4)写出字母所示的矿产地或水电站名称</p><p>C D E F G H</p><p>(5)加快西部开发的重点之一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请在乙图中铁路线上分别用☆和△标出我国能通达大西洋的铁路和最近通车的铁路。</p><p>(6)为加快经济发展,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新疆提出重点发展一白一黑的战略,其中白是 ,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p><p>(7)针对西部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p><p>参考答案</p><p>1、A 2、D 3、B 4、A 5、D 6、A 7、B 8、D 9、C 10、 B 11、A 12、C 13、D 14、B 15、A</p><p>16.(1)内蒙古</p><p>(2)该省区主要位于内蒙古高原上,其海拔一般在2023米左右,地面坦荡);省区境内主要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丰富,特别是东部地区,是我国优质温带草原的分布地区。草场的分布规律为:自东向西由草原过渡到荒漠草原,成因为:自东向西由于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量越来越少。</p><p>(3)有较丰富的灌溉水源或有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土地盐渍化;黄河下游断流;下游河水的污染等(说出两个方面的问题即可)。</p><p>(4)每写出一个工业部门和相应的布局条件即可。</p><p><table align="left"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width="100%"><tbody><tr><td>工业部门</td><td>①森林工业</td><td>②毛纺织工业和乳汁品业</td><td>③钢铁工业</td><td>④制糖工业</td><td>⑤能源工业</td><td>⑥稀土工业</td></tr><tr><td>布局条件</td><td>境内森林资源丰富</td><td>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td><td>境内有丰富铁和煤炭资源</td><td>甜菜是内蒙古的优势农作物</td><td>煤炭资源丰富</td><td>境内稀土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td></tr></tbody></table>17.(1)昼夜温差大 晴天多,太阳辐射强</p><p>(2)西北地区有暖温带(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是暖温带)</p><p>(3)少 低 盐渍化</p><p>(4)有机质(腐殖质)</p><p>(5)培育良种、改进灌溉技术、改革耕作方式等</p><p>18.(1)自然优势: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尤其秋季是举办运动会的黄金季节,气温、湿度十分宜人;经济优势:北京是一座极其发展潜力的城市,近几年来经济始终以较快的速度增长,有一流的通讯、交通、饭店及其他社会服务设施,接待能力较强;文化优势:北京有着2023年的建城史、800年的建都史,拥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政治优势:中国政府全力支持北京申奥,从各个方面为北京申办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北京的安全保障也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能力。</p><p>(2)从自然条件看,每年春季,北京会出现大风、沙暴天气。从人为方面看,在大气环境、水环境、交通绿化等方面都还存在一些问题</p><p>(3)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和汽车的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煤烟、粉尘、硫氧化物、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使城市空气污浊。</p><p>措施:可从分散城市职能进行城市规划、能源利用、减少交通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多方面加以说明。</p><p>(4)倡导居民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并从自我做起,提高环境文明素养,将垃圾分类、废旧物品回收、绿化、节水、节能、节约资源等环保措施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p><p>(5)城市建设:为举办2023年奥运会北京计划将兴建、改造一批符合奥运会标准的大型基础设施,并将考虑对城市长期发展的作用,这会大大促进北京的城市建设,使北京的环境更加美丽。经济发展:奥运建设可以提高就业率,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将给北京带来巨大商机,使城市生活用品和生活服务的需求增加,吸引众多投资者前来寻求合作机会,从而带动对外贸易的扩大</p><p>19.(1)新疆 四川 云南</p><p>(2)①各少数民族集中地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如地形崎岖、海拔高、降雨少、交通不便、耕作方式落后、经济结构单一</p><p>②历史上中西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开发较晚,社会发展程度低,特别是近代以来,这些地区的科技和文化知识不够普及,市场经济发育较迟缓等</p><p>③实行改革开放后,形成了有利于沿海地区发展的国际环境</p><p>(3)劳动力成本低,自然资源丰富,紧临中亚、南亚、东南亚的区位</p><p>(4)白云鄂博 金昌 玉门 塔中 龙羊峡 克拉玛依</p><p>(5)哈密阿拉山口段标☆,库尔勒喀什段标△</p><p>(6)棉花光热条件好,绿洲水源条件好,较适合棉花生长,棉花质量高</p><p>(7)退耕还牧、还林,加快三北防护林建设,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