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58

浅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既是中学地理教学的重点,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历来被称为难啃的硬骨头。有关气候类型的试题频频出现在各类复习资料及高考中,由于分析和判断上的失误,学生往往失分较多。<p>一、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p><p>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气压带风带和气团、洋流、地形五类。</p><p>(1)纬度决定了热量带。</p><p>(2)海陆位置:大陆东西两岸风向和洋流类型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不同──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p><p>(3)气压带、风带和气团:①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的天气;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易成云致雨,多阴雨天气。②风带性质。信风:一般是温暖干燥,但如果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则变性为温暖湿润西风──温凉湿润,带来温差小的阴雨天气;极地东风──寒冷干燥。③气团:海洋气团和大陆气团及具体气团对气候的影响各不相同。</p><p>(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p><p>(5)地形:地形轮廓、山脉走向、地势高低等对气候都有一定的影响。</p><p>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规律(见下表)</p><p><table align="center"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温度带</td><td>名称</td><td>形成原因</td><td>气候特点</td><td>分布规律</td></tr><tr><td rowspan="4">热带</td><td>热带雨林气候</td><td>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td><td>全年高温多雨</td><td>南北纬10之间</td></tr><tr><td>热带草原气候</td><t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td><td>全年高温,分明显的干湿两季</td><td>南北纬10到南北回归线之间</td></tr><tr><td>热带季风气候</td><t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td><td>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td><td>北纬10到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td></tr><tr><td>热带沙漠气候</td><t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td><td>全年高温少雨</td><td>南北回归线-南北纬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td></tr><tr><td rowspan="2">亚热带</td><td>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td><t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td><t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td><td>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td></tr><tr><td>地中海气候</td><t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td><t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td><td>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td></tr><tr><td rowspan="3">温带</td><td>温带海洋性气候</td><td>终年受西风带控制</td><td>终年温和多雨</td><td>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td></tr><tr><td>温带季风气候</td><t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td><t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td><td>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td></tr><tr><td>温带大陆性气候</td><td>深居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影响</td><td>冬季严寒,夏季炎热,全年干旱少雨</td><td>南北纬30-60之间的大陆内部</td></tr></tbody></table></p><p>高考大纲中明确规定要掌握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在做这类题目时,首先应明确世界各地气候的不同是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以及因时间不同而千变万化的结果。因此,分析并判断世界各种气候类型时,必须要抓住气温、降水的变化数值这个主要矛盾来分析。</p><p>三、气候类型的判断</p><p>气候类型的判断一般分二步:</p><p>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p><p>依据七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气温高,则可推断为南半球。</p><p>2.根据气温高低和降水多少来判定其具体的气候类型,可总结为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即依据一月均温(指北半球)判断所属温度带、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p><p>①一月均温>15℃,则可推断为热带气候;</p><p>②一月均温在0℃~15℃之间时,则可推断为亚热带气候或温带海洋性气候;</p><p>③一月均温<0℃,则为温带气候或寒带气候。</p><p>然后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p><p>(1)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因气温均在15℃以上,主要区别于降水。</p><p>1.热带雨林气候:各月降水几乎都在100mm以上,最小月都在50mm以上,年降水量在2023mm以上。</p><p>2.热带沙漠气候:各月降水量都稀少或没有,年降水量(一般)在125mm以下。</p><p>3.热带草原(萨瓦纳)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p><p>这两种气候都是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主要区别于降水的月份分配。</p><p>热带草原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少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750~2023mm之间。</p><p>热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达到或超过200mm的月份数大于3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23mm~2023mm之间。</p><p>(二)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三种,一月均温都在0℃~15℃之间,降水量的主要区别是如下。</p><p>1.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800-2023mm之间。(夏雨型)</p><p>2.地中海气候: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年降水量在300-2023mm之间。(冬雨型)</p><p>3.温带海洋性气候:各月降水较均匀,气温年较差也较小,年降水量在700~2023mm之间。</p><p>(三)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都是夏季多,冬季少。主要区别是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p><p>1.温带大陆性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200mm左右。</p><p>2.温带季风气候:月降水量100mm的月份数2个月,年总降水量在500mm~2023mm左右。</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