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58

海水运动

一、海水运动形式<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波浪</td><td>风浪、海啸</td></tr><tr><td>潮汐</td><td>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td></tr><tr><td>洋流</td><td>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作大规模的流动</td></tr></tbody></table></p><p>二、洋流的成因及分类</p><p>1. 按成因分类</p><p>(1)风海流:受大气运动和近地面风带影响形成。</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colspan="2">盛行风</td><td>风海流名称</td></tr><tr><td rowspan="2">低纬信风</td><td>东北信风(北半球)</td><td>北赤道暖流</td></tr><tr><td>东南信风(南半球)</td><td>南赤道暖流</td></tr><tr><td rowspan="2">中纬西风</td><td>西南风(北半球)</td><td>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td></tr><tr><td>西北风(南半球)</td><td>西风漂流(寒流)</td></tr><tr><td rowspan="2">极地东风</td><td>东北风(北半球)</td><td>千岛寒流、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td></tr><tr><td>东南风(南半球)</td><td>南极环流</td></tr><tr><td colspan="2">季风(北印度洋)</td><td>北印度洋季风环流</td></tr></tbody></table>(2)密度流:各个海域因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导致海水密度分布不均,引起海水的流动。因为较低纬度太阳辐射强,海水受热膨胀,海面稍高,导致海水由较低纬度海区流向较高纬度海区,所以由海水温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主要为暖流,分布在热带、副热带海区的大洋西岸(大陆东岸)。如日本暖流、墨西哥湾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巴西暖流等。由海水盐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多分布在一些海峡附近,如下表所示:</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海峡或运河</td><td>表层海水流向</td><td>底层海水流向</td></tr><tr><td>直布罗陀海峡</td><td>大西洋地中海</td><td>地中海大西洋</td></tr><tr><td>苏伊士运河</td><td>地中海红海</td><td>红海地中海</td></tr><tr><td>曼德海峡</td><td>印度洋红海</td><td>红海印度洋</td></tr><tr><td>霍尔木兹海峡</td><td>印度洋波斯湾</td><td>波斯湾印度洋</td></tr><tr><td>卡拉加特海峡</td><td>波罗的海北海</td><td>北海波罗的海</td></tr><tr><td>黑海海峡</td><td>黑海地中海</td><td>地中海黑海</td></tr></tbody></table>(3)补偿流:由风力和密度差异形成的洋流,使海水流出的海区海水减少,相邻海区的海水便会流来补充形成补偿流。补偿流有水平的,也有垂直的。例如,当海岸上吹的是离岸风,则近岸海区海水离岸而去,附近海区的海水便会在水平方向上给予补充;与此同时,近岸深层海水便会在垂直方向上给予补充,也叫上升流。主要的补偿流见下表:</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海区</td><td>离岸风</td><td>补偿流</td></tr><tr><td>北太平洋东岸</td><td>东北信风</td><td>加利福尼亚寒流</td></tr><tr><td>南太平洋东岸</td><td>东南信风</td><td>秘鲁寒流</td></tr><tr><td>北大西洋东岸</td><td>东北信风</td><td>加那利寒流</td></tr><tr><td>南大西洋东岸</td><td>东南信风</td><td>本格拉寒流</td></tr><tr><td>南印度洋东岸</td><td>东南信风</td><td>西澳大利亚寒流</td></tr><tr><td>赤道附近</td><td colspan="2">赤道逆流</td></tr></tbody></table>2. 按性质分类</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 </td><td>暖流</td><td>寒流</td></tr><tr><td>流向</td><td>通常从低纬流向高纬</td><td>通常从高纬流向低纬</td></tr><tr><td>水温</td><td>比流经海区水温高</td><td>比流经海区水温低</td></tr><tr><td>海水等温线示意图</td><td> </td><td> </td></tr><tr><td>海水等盐度线示意图</td><td> </td><td> </td></tr></tbody></table>(1)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暖高寒低</p><p>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度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度海区。</p><p>(2)洋流与等盐度线的关系暖小寒大</p><p>即暖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p><p>(3)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关系</p><p>①在中低纬度海区,等温线与等盐度线凸出的方向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等温线与等盐度线凸出的方向相同。</p><p>②在中低纬度海区,等温线上的数值变化趋势与等盐度线上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在中高纬度海区,等温线上的数值变化趋势与等盐度线上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p><p>三、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p><p><table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tbody><tr><td>海区</td><td>环流规律</td><td>模式</td><td>大洋西部</td><td>大洋东部</td></tr><tr><td rowspan="2">热带、副热带海区(除北印度洋海区)</td><td>北半球:顺时针</td><td> </td><td rowspan="2">暖流</td><td rowspan="2">寒流</td></tr><tr><td>南半球:逆时针</td><td> </td></tr><tr><td>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td><td>逆时针</td><td> </td><td>寒流</td><td>暖流</td></tr><tr><td rowspan="2">北印度洋海区</td><td>夏季:顺时针</td><td colspan="3"> </td></tr><tr><td>冬季:逆时针</td><td colspan="3"> </td></tr><tr><td>40S~60S附近</td><td>西风漂流</td><td colspan="3"> </td></tr></tbody></table>说明:①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没有构成环流,这是因为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区,三大洋连成一片,被强大的西风带所控制,所以形成西风漂流。</p><p>②冬季,在北印度洋海面盛行东北季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在北印度洋海面盛行西南季风,季风洋流向东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呈顺时针方向流动。</p><p>③除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和南极大陆外围的西风漂流外,全球各海区的洋流分布符合规律。</p><p>④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暖流,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因为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日本暖流和墨西哥湾暖流的延续,分别称为北太平洋暖流和北大西洋暖流。而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横亘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南部,围绕南极大陆自西向东绕一周,且因南极大陆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必然影响周围海域的温度,同时,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形成的海洋冰山融化时吸热降温,因此南半球的西风漂流为寒流。</p><p>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p><p>1. 对气候的影响</p><p>(1)高低纬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分布。</p><p>(2)对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p><p>如西欧为典型的海洋性气候、摩尔曼斯克成为不冻港、巴伦支海成为俄罗斯海军基地与北大西洋暖流密切相关。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墨西哥湾沿岸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暖流影响显著;北非撒哈拉沙漠直逼海岸、北美西南太平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受流经当地的寒流影响显著。</p><p>2.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p><p>(1)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形成著名渔场。</p><p>(2)上升流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p><p>纽芬兰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交汇处;北海道渔场: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舟山渔场:台湾暖流与东海沿岸寒流交汇处;秘鲁渔场:上升流(秘鲁寒流)。</p><p>3. 对海洋污染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p><p>4. 对海洋航行的影响:顺流加速(节约时间,缩短运转周期,节约燃料,减少事故),逆流减速</p><p>明代郑和下西洋出发时选在冬季,返回时选在夏季。原因:冬季借助冬季风和我国南下沿岸流,在北印度洋借助东北季风形成的洋流;夏季借助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洋流,在太平洋借助夏季东南风和台湾暖流。</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水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