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试题:马鞍山市
<p>为了帮助大家在考前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掌握,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p><p>第I卷(选择题,共50分)</p><p>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2023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为期184天的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其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到2023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城市将成为21世纪人类最关注的环境之一。就此完成1~3题。</p><p>1.下列有关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解正确的是</p><p>A.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p><p>B.城市化不会对地理环境造成不利影响</p><p>C.城市化进程越快越好</p><p>D.逆城市化的出现是社会的倒退</p><p>2.2023年,全球总人口有55%居住于城市说明</p><p>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城市化的差异消失</p><p>B.全球中55%居住于城市的人口,主要是指发达国家的人口</p><p>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进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p><p>D.说明世界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p><p>3.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4.有关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当</p><p>B.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目前的人口数</p><p>C.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小</p><p>D.环境承载力中的人口规模较合理人口容量大</p><p>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确定,到2023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2023年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回答5~6题。</p><p>5.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提升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p><p>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p><p>C.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 D.扩大耕地面积</p><p>6.计划生育实现了我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根据《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右图中表示2023年的点可能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7.影响制糖厂、飞机制造厂、制伞厂、面包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p><p>A.市场、动力、劳动力、原料</p><p>B.原料、技术、劳动力、市场</p><p>C.原料、劳动力、市场、动力</p><p>D.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p><p>8.安徽省皖南山区适合种植茶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p><p>A.光照 B.土壤 C.市场 D.政策</p><p>9. 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的区位因素是</p><p>A.气候 B.交通运输 C.政策 D.市场需求量</p><p>10. 关于交通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p><p>A.公路运输的应用最广,对各种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p><p>B.大宗需要长距离运输的货物,应选择铁路或水路运输</p><p>C.水路运输历史悠久,运输量大,且受自然条件的影响最小</p><p>D.目前,交通运输的联系范围越来越广,运输速度越来越快</p><p>下图是产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影响程度大小,回答11—12题:</p><p>11.下列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的产业是</p><p>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p><p>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p><p>12.以下工厂与甲、乙、丙、丁四图的匹配正确的是</p><p>A.甲—水果罐头加工厂 B.乙—印刷厂</p><p>C.丙—精密仪表厂 D.丁—电子装配厂</p><p>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鱼体偏小,请据此完成13~14题。</p><p>13.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p><p>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 B、石油污染的结果</p><p>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 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p><p>14.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p><p>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 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p><p>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 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p><p>读城市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图。回答15—16题。</p><p>15.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危害是</p><p>A、妨碍人们的出行和工作</p><p>B、限制城市规模和阻碍城市发展</p><p>C、导致交通阻塞和能源浪费</p><p>D、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p><p>16.对城市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的意义有</p><p>①改善城市环境②抑制臭氧消耗③节约自然资源④增加耕地面积</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积极推广使用绿色产品,主动进行清洁生产评估,是保护环境、提高环境和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据此完成17-18题。</p><p>17.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p><p>A. 在绿洲地区适度发展灌溉农业 B.排干沼泽、湖泊,发展畜牧业</p><p>C.在干旱荒漠地区大量植树造林 D.在低山缓坡、丘陵地区发展耕作业</p><p>18.进行清洁生产评估应该</p><p>A.从原料开采环节评估 B.从原料开采到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评估</p><p>C.从产品废弃物处理情况评估D.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p><p>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回答19~20题。</p><p>19.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p><p>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p><p>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p><p>20.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p><p>①东北平原 ②华北平原 ③鄱阳湖平原 ④长江三角洲</p><p>A.①④B.①③C.③④D.①②</p><p>下图为某城市一年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及该市工业区划图。据图回答21~22题。</p><p>21.图示地区工业布局合理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22.若图中所示工业均为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则其中受动力区位影响最明显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读图,完成23~24题。</p><p>23.2023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p><p>A.10%B.20%C.30%D.40%</p><p>24.2023~2023年,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p><p>A.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城镇人口缓慢减少</p><p>C.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进入郊区化阶段</p><p>25.下图中①~⑤代表五种运输方式,纵坐标1~5代表各种运输方式(除管道外)四项指标的优劣顺序。在世界经济贸易中,下列物流流向及其所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合理的是</p><p>(1)小麦:从中国到美国选用③</p><p>(2)鲜花:从中国到日本选用①</p><p>(3)石油:从伊朗到日本选用②</p><p>(4)铁矿石:从澳大利亚到上海选用⑤</p><p>A.(1)(2) B.(2)(3) C.(3)(4) D.(2)(4)</p><p>马鞍山市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测试</p><p>地理必修②试题</p><p>题号 一 二 总分</p><p>得分</p><p>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p><p>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p>答案</p><p>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p><p>二、综合题(50分)</p><p>26.读下列柱状图, 回答问题。(8分)</p><p>(1)上海市人口增长幅度超过全国平均增长幅度,从人口增长考虑,其主要原因是 的增加。结合你所了解的生产生活实际,分析其对上海发展的影响。有利的方面:</p><p>。</p><p>不利的方面:</p><p>。</p><p>(2)与全国相比,在人口年龄构成上,上海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的</p><p>更严重。分析该人口问题给上海带来的社会问题有</p><p>。</p><p>27.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p><p>(1)图b与图a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 ,城市人口数量呈 趋势。</p><p>(2)该城市建立了 城和 区,有利于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p><p>(3)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 。</p><p>28.读世界三个工业区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p><p>(1)A地是世界高新技术工业的先驱和典范,以________工业为主导,试结合图中信息分析其区位条件。</p><p>(2)B地是著名的传统工业区________,试分析这里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资源条件。</p><p>(3)C工业区的工业类型主要是________(填“轻”或“重”)工业。其独特的发展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p><p>材料一 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p><p>材料二 2023年5月30日中新网x疆报道:x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23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p><p>(1)试分析x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p><p>(2)近几年x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p><p>30.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p><p>(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 ____和__ _____。</p><p>(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较早,请说明你的理由。</p><p>(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p><p>(4)株洲市是个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 ,其城区主要沿浙赣线、湘黔线和 铁路线分布。武汉市位于 和 的汇合处,城市形态呈沿江分布的特点。</p><p>31.下图为“20世纪世界人口、资源与环境污染的相关示意图”,结合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和自己的知识积累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8分)</p><p>(1)说明到2023年以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三者的关系是</p><p>。</p><p>(2)当前全球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和 。</p><p>(3)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是发展 经济。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该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我国大力推行 ,以实现该经济发展。</p><p>马鞍山市第二学期高一学业水平测试</p><p>地理必修②试题参考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p><p>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p><p>答案 A D C D C C B B D C B A D</p><p>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p><p>答案 A D B A B A C A B B C D</p><p>二、综合题(50分)(简答题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但不可超过原题总分值)</p><p>26、(8分)</p><p>(1)外来流动人口(1分) 增加社会的活力,促进该地经济发展;带来丰富劳动力(2分) 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的经济秩序会造成一些压力;给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管理带来一些新问题等(2分)</p><p>(2)老龄化(1分) 社会负担过重及赡养照顾众多老人等(2分)</p><p>27、(7分)</p><p>(1)扩大(1分) 增多(增长)(1分)</p><p>(2)卫星(1分) 新(1分)</p><p>(3)水源充足,交通便捷,地形平坦等 (每点1分,共3分)</p><p>28、(9分)</p><p>(1)微电子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临近航空港,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临近高等院校;气候宜人;市场稳定;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4分)任答三点即可)</p><p>(2)鲁尔区 煤炭资源丰富;水源充足;(3分)</p><p>(3)轻 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2分)</p><p>29、(9分)</p><p>(1)有利自然条件: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灌溉水源充足。主要的制约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5分,每点1分)</p><p>(2)交通运输条件逐步改善,市场需求量扩大,政府的政策支持,科技进步(品种的改良或灌溉技术的改进等)。(4分,每点1分)</p><p>30、(9分)</p><p>(1)河流 煤铁资源(2分)</p><p>(2)①区域。(1分)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2分)</p><p>(3)交通(铁路的兴建) (1分)</p><p>(4)京广 汉江 长江(3分)</p><p>31、(8分)</p><p>(1)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均占有的资源越来越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3分)</p><p>(2) 环境污染(1分) 生态破坏(1分)</p><p>(3)循环(1分) 清洁生产(1分) 生态农业(1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