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57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p>1.了解水圈的构成和特点.以及陆地水相互补给的关系。</p><p>2 .理解并能绘制水循环示意图,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p><p>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p><p>4.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p><p>教学重点、难点:</p><p>1.重点:①陆地水的相互关系,②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p><p>2.难点:水循环的地理意义。</p><p>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p><p>教学课时:1课时</p><p>教学过程:</p><p>一、导入设计</p><p>水,在我国的文化中具有阴柔之美。古人云:上善若水。从其自然属性而言,又有人说水无常形,形状百变取决于其容器。从它的位置来讲,我们又可以说水是那样的飘忽不定。它也许是太平洋的一滴水,但转眼就在太阳的曝晒下变成了轻盈的水蒸气飘散在空中。而后,它又在天空中变成晶莹剔透的雪花,翩翩落于高山之巅。日光渐强,小精灵化身为滴滴清泉渗出石缝,欢快地跃入小溪,或到胡杨体内周游一遭又升腾上天;抑或奔腾而下通江达海。</p><p>承转:水在四大圈层中循环往复,那么在不同的空间和时间,都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呢?</p><p>二、主要教学过程设计</p><p>(一)相互联系的水体</p><p>1.水体的类型</p><p>活动:①指出图中主要的水体类型。</p><p>②按照水体的存在形态、空间分布对图中的水体进行分类。</p><p>③说明图中所显示的陆地水体的主要类型。</p><p>2.陆地上的水体</p><p>活动:①指出冰川水与河流水之间的关系。</p><p>②水位是指河流、湖泊、海洋及水库等水体水面的海拔。那么,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用图像加以说明(在上图箭头上填注该过程成立的条件,在下图字母处填注该过程成立的条件)。</p><p>承转:河流如同大地的血脉,在陆地环境中不可或缺。在人类社会消耗的水资源中,河水又占很大一部分。那么,滔滔河水来自于何处呢?</p><p>活动:①图中河流的流量变化呈现出什么样的规律?</p><p>②指出该河流域降雨量的时间变化规律。</p><p>③推测河流流量变化和降雨量之间的关系,总结该类河流补给的一般规律。</p><p>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以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相一致。在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这类河流的丰水期多出现在夏季,原因是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是夏季降水比重大。</p><p>引申:那么,有没有不是在夏季流量最大的河流呢?</p><p>教师引导学生从各种气候类型的降水季节分配特点分析,从而找到答案。</p><p>承转:河流水除了直接来自于大气降水,还有哪些主要来源呢?</p><p>活动:①指出该河流量与气温的关系。</p><p>②简述该类补给的一般规律,并说明此类河流在我国的分布特征。</p><p>个别提问或整体讲述均可,之后教师进行小结。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流流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在我国,这类河流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这类河流的丰水期多出现在夏季,原因是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量大。</p><p>引申:据图分析,这类河流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它的流量还有什么时间变化特点呢?</p><p>教师紧扣时间变化四个字,引导学生分析出日变化、年际变化特点。</p><p>承转:以上我们深入地分析河流水的补给类型,有主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和主要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这说明,河水处于不断的更新之中。此过程即是自然界中水循环的一部分。</p><p>(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p><p>1.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p><p>活动:①据图分析,自然界的水循环所经过的圈层,并说出水循环的定义。</p><p>②从空间上看,水循环可分为哪些类型?请同学们在图上用铅笔标示出来,并说明它的主要环节。</p><p>③在图3.2上绘制出水循环的过程。</p><p>教师小结:自然界的水循环运动时刻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发生的领域有:海洋与陆地之间,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即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p><p>承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水循环对自然环境有什么影响呢?</p><p>2.水循环的意义</p><p>如果我们把地球上总的水体储量看成一个定值(为什么能这么认为?),那从空间上看,它等于哪些水体之和?这些水体各自的总量是否恒定?</p><p>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循环维护了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而这个更新过程中水的形态也不固定,存在很大的变化。</p><p>请同学们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分析,这些转化过程中的吸热过程和放热过程各有哪些?这说明水循环还存在什么意义?</p><p>教师小结: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p><p>这个能量的转换,表明了水循环对各地的气候有所影响,也是水循环对大气圈的作用。而水在循环过程中还会通过岩石圈,又对它有什么影响呢?</p><p>从图中可以看出,这条河流向海洋输送了大量的泥沙,从而促进了物质的迁移。请同学们思考,除此之外,水循环还对岩石圈有什么影响?</p><p>教师小结: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并指出,我们还缺少了哪个圈层的分析?</p><p>承转: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水循环对自然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时时刻刻地影响着人类活动──这个生物圈的组成部分。我们常常说,人类不但利用自然还改造自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p><p>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p><p>教师引导学生对教材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课堂时间也可留成课下作业。同时,通过对此活动的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有:蒸发、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p><p>总结本节课所有内容。</p><p>三、板书设计</p><p>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p><p>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p><p>一、相互联系的水体</p><p>(一)水体的类型</p><p>1.根据水体的存在形态划分</p><p>2.根据水体的空间分布划分</p><p>(二)陆地上的水体</p><p>1.主要类型</p><p>2.河流的补给类型</p><p>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p><p>(一)水循环的过程和类型</p><p>(二)水循环的意义</p><p>(三)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