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56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一

学习目标:<p>1.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p><p>2.学会运用示意图理解大气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能运用其原理解释海陆风、城市热岛效应等地理现象。</p><p>教学重点、难点:</p><p>1.大气的受热过程</p><p>2.热力环流中大气的运动过程</p><p>教学方法:讲授法、图表分析法</p><p>教学课时:3课时</p><p>教学过程:</p><p>第一课时</p><p>我们学习了行星地球,知道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天体。为什么说地球是颗特殊的天体?(学生回答:地球是太阳系中惟一有生命物质的天体,也是整个宇宙中惟一确知有生命物质的天体)。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也就没有生物界,没有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大气是自然地理环境中最活跃的组成部分。我们从这节课开始探讨地球上的大气。</p><p>【板书】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p><p>【新课导入】</p><p>播放唐代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动画。</p><p>为什么会出现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种现象呢?</p><p>(学生讨论)山顶上的气温比山麓低。</p><p>山顶上的气温为什么比山麓的气温低些呢?这跟大气的受热有关系。</p><p>【板书】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p><p>一、大气的受热过程</p><p>同学们知道近地面大气的组成成分都有哪些吗?</p><p>是的,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三部分组成的。其中干洁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组成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其次是氩、二氧化碳和臭氧等。</p><p>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这与大气成分、波段、作用特点各不相同有关,具体如下所示:</p><p>【提问】大气是怎样受热的呢?</p><p>【投影展示】大气的受热过程图</p><p>【读图指导】大气中的一切物理过程都伴随着能量的转换,请阅读大气的受热过程图及教材大气的受热过程部分,思考:</p><p>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p><p>2.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什么?</p><p>3.读图理解并说出大气的保温原理?</p><p>【学生回答】略</p><p>【总结讲解】</p><p>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p><p>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太阳辐射能在传播过程中,少量部分被大气吸收或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反射和吸收,使地面增温。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太阳暖地面。</p><p>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地面。</p><p>从大气的受热过程来看,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而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却比较多,地面辐射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能够被大气截留下来,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p><p>所以,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因此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地面暖大气。</p><p>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绝大部分热量通过大气逆辐射还给了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大气还大地。</p><p>【教师总结】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下:</p><p>根据同学们读图学习及老师的总结可知,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的过程可归纳如下表:</p><p>【提问】冬天,晴朗的夜晚为什么比阴天(多云)的夜晚冷?</p><p>【学生回答】因为阴天(多云)的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较温暖。</p><p>【提问】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太阳辐射强,而为什么气温低?</p><p>【学生回答】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p><p>【归纳】 晴天:大气保温作用弱;阴天(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空气越稠密,大气保温作用越强。</p><p>【承转】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况、温度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而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月球表面的温度变化跟地球表面比较,哪个变化要剧烈些呢?</p><p>【投影展示】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p><p>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月球,白天没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高;夜晚没有大气逆辐射对月表的保温作用,月面温度低。地球,白天,大气削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不太高;夜间,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使气温不致过低。月球表面温度变化比地球大。</p><p>【学以致用】</p><p>通过学习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人们可以解释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并将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降低自然条件和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生产产量。</p><p>(1)请同学们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p><p>(2)请你举例说出大气受热过程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p><p>【学生回答】学生思考、讨论</p><p>【教师指导】</p><p>(1)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变暖的影响</p><p>(2)在农业中的应用:</p><p>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p><p>利用烟雾防霜冻;</p><p>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p><p>【承转】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不同性质的地面温度是不同的,这会对大气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这个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设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