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50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

<p>不断努力学习,及时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才能让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下面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p><p>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p><p>一、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p><p>(一) 秦岭—淮河线</p><p>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p><p>(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p><p>(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p><p>(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p><p>(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p><p>(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p><p>(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p><p>(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p><p>(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p><p>(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p><p>(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p><p>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p><p>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p><p>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p><p>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p><p>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p><p>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p><p>二.北方地区</p><p>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p><p>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p><p>3.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p><p>5.重要农业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p><p>6.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p><p>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p><p>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p><p>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p><p>10.主要作物: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p><p>11.耕地类型:旱地。</p><p>12.矿产资源: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p><p>13.主要矿产地:</p><p>黑龙江省—鸡西、鹤岗煤矿,大庆油田。 辽宁省—鞍山、本溪铁矿,辽河油田。 河北省—开滦、峰峰煤矿,迁安、武安铁矿,华北油田。 陕西省—神府煤矿。 山西省—大同、阳泉、西山煤矿。 山东省—兖州煤矿、胜利油田、招远金矿。 河南省—平顶山煤矿。 山东省与河南省交界处的中原油田。 安徽省-淮北煤矿。</p><p>14.工业区:东北重工业区、京津唐工业区和山东半岛工业区。</p><p>15.工业中心: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p><p>16:著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p><p>三.南方地区</p><p>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p><p>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p><p>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p><p>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p><p>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p><p>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p><p>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p><p>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鱼米之乡”。</p><p>9.主要物产:水稻、生猪、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淡水鱼和热带作物</p><p>10.商品粮基地: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p><p>11.热带作物产区: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岛南部、云南省南部。</p><p>12.中国热带作物主要有:橡胶、椰子、咖啡、胡椒、剑麻、油棕</p><p>13.耕地类型:水田</p><p>14.矿产资源:有色金属及煤铁等矿产资源</p><p>15.主要矿产地:江西德兴铜矿和大余钨矿、湖南水口山铅锌矿和锡矿山锑矿、云南个旧锡矿和东川铜矿、贵州铜仁汞矿、广西平果铝土矿安徽淮南煤矿和马鞍山铁矿,武汉大冶铁矿,贵州六盘水煤矿,</p><p>四川攀枝花煤矿和攀枝花铁矿,海南石碌铁矿</p><p>16.主要能源:水能资源丰富</p><p>17.主要水电站:三峡、葛洲坝、二滩、龙滩等</p><p>18.旅游资源:云南西双版纳、长江三峡、桂林山水、杭州西湖、安徽黄山、苏州园林,台湾日月潭等</p><p>四.西北地区</p><p>1.位置:位于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p><p>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p><p>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p><p>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p><p>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p><p>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p><p>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p><p>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p><p>9.河流特点:河流稀少,且大多数内流河。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内流河。</p><p>10.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蒙古草原、河西走廊、天山牧场。</p><p>11.矿产资源: 伊敏河、霍林河煤矿,白云鄂博铁矿、稀土矿,,鄂尔多斯煤矿、 石嘴山煤矿、金昌镍矿 、克拉玛依和南疆石油、鄂尔多斯为新兴的特大型能源生产基地。</p><p>12.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太阳光照强、昼夜温差大。</p><p>13.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水资源短缺。</p><p>14.农业类型: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多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为绿洲农业。 五.青藏地区</p><p>1.位置与范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包括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p><p>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左右。</p><p>3.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p><p>4.自然环境特征:高寒(原因是海拔高)</p><p>5.河流特点:是亚洲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发源地),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都发源于这里。</p><p>6.珍惜动物:藏羚羊、雪豹、野驴。</p><p>7.环境问题: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p><p>8.保护环境的意义:防止生态破坏和草场退化,保护珍稀动物。</p><p>9.自然保护区: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p><p>10.农业类型: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农作物一般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农业为河谷农业(地势较低,气温较高)。</p><p>11.主要农业区: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p><p>12.主要农作物: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p><p>13.主要牲畜:牦牛、藏绵羊、臧三羊。</p><p>14.作物高产的原因: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光合作用;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p><p>15.民族和宗教:藏族的主要聚居区。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p><p>16.宗教建筑: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塔尔寺。</p><p>17.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2023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此后又新建了青藏铁路,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p><p>18.交通的影响: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p><p>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大家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有好的成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