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20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p>[摘要]本文在分析地理网络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确定构建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主导思想,介绍了平台的结构和功能,为实践中学地理教学提供了一个实用的教学环境,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为提高地理教学水平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实现地理教学资源共享创造了条件。</p><p>[关键词] 地理 网络教学 平台</p><p>[正文]</p><p>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知识量、信息量的空前扩容,使地理教学改革向纵向方向发展。加大地理教学的信息流量,提高地理教学效率,让地理教学更贴近生活与生产实际,让学生成为地理教学的主体,有充分时间自主的去探索研究,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已成为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地理网络教学的蓬勃发展为地理教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p><p>2023年8月我们申报的《构建高中地理教学网络互动平台的研究》课题确定为2023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此后课题组成员倾力打造亳州二中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现在把该平台的构建思想、步骤和应注意的问题向大家介绍一下,以期和广大同仁交流共享。</p><p>一、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前提</p><p>目前,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地理教学,很大程度上还局限在地理课件的开发,而已开发的课件在使用时不方便。如果把课件放在一个平台上,教师使用时就去访问,学生也可在课后访问该平台上的课件和其他学习资源的话结果就会大不一样。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正是基于学习资料库建设的基础上,给使用者更大的自由,地理教师进行教学时既可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能力,又能够展示教学的个性和专长。</p><p>建构主义理论和以学习者为核心的理论强调:在学习中无论在内容上、时间上、空间上,还是学习方法上,都应以学生为核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第一任务是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而因人施教;第二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并形成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换言之,即教师不是知识之源,知识的源泉应当是图书和各种信息网络。这意味着教师教学时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以Web页为主呈现教学内容的介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时可以很快的找到知识点,突破重点,解决难点。</p><p>二、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主导思想</p><p>由于因特网上的信息繁杂,学生在网络中容易迷航,因此我们着力打造一个实用干净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进入Web介面后能够一下就清楚自己的位置,在页面跳转时有清楚的导航。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使用该平台我们还编写了详细的使用说明手册。</p><p>网络上的信息资源极大丰富,呈现方式多种多样,获取方式也非常便捷。然而当学习者面对五彩缤纷的画面、扑面而来的信息时有时会茫然失去了最初的目标。我们打造的数字化平台就是要避免过多的信息超载,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迅速找到学习目标。在界面的设计中注意色彩的搭配、交互的运用、文本与图片结构的布局以及声音和视频的运用等,以此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的学习心态,从而真正地融入课程的学习中。</p><p>一直以来,人们一提起网络教学,就想到远距离,学生面对的只是冷冰冰的机器,对网络教育中情感教育的缺失感到担忧。我们打造这个数字化的网络教学互动平台完全可以避免这个问题,因为我们的平台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在使用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随时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这个平台是供师生“教”“学”沟通的工具。</p><p>三、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的步骤</p><p>1、模块设置</p><p>经过认真的讨论,我们为平台设置了11个模块:新闻、地理知识专辑、网络课本、课件、论文、试卷、在线考试、作业、BBS论坛、地理游戏、优秀链接。</p><p>新闻页面主要分为国内、国际、和图片新闻三类。如图1是一条国际新闻页面。</p><p>图1新闻模块下的一条国际新闻</p><p>网络课本部分主要是将教材搬到网上,让学生在网络平台上学习时可以直接观看课本,这样就省去边翻教材边看网站所带来的不便,同时也可以提高同学们对网站的认同感。现在已将高中四册地理教材实现,如下的两幅图分别为目录和内容页面。</p><p>图2 《地理》(必修)上册目录</p><p>图3 《地理》(必修)上册内容</p><p>课件模块主要是提供课件浏览、上传和下载,通过搜集、整理、制作优秀的地理课件放在平台上供教师和学生使用。</p><p>图4 课件分类页面</p><p>图5 课件上传页面</p><p>和课件板块架构相同的还有试卷、论文板块,其在网页实现技术上是相同的,只是一些图片和内容不同。</p><p>BBS论坛部分,主要采用技术上比较成熟的动网论坛,能实现几乎所有的论坛功能。</p><p>图6 地理平台论坛</p><p>2、平台管理和完善</p><p>在后台管理中,这些模块都提供了自动上传页面,只要用用户名和密码进入就可以上传内容,页面如下。</p><p>图7 论文上传页面</p><p>通过平台学生不仅可自主学习,而且还可以参与平台的建设与教师或计算机技术人员一道不断完善网站的教学功能。</p><p>构建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关键就是在整体框架搭建好以后的内容的充实和完善,采集制作是平台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其基本流程为:采集→制作→上传。我们充分调动课题组成员的积极性,采取网上搜索、实地考察、异地邮寄和师生创作等形式不断充实平台建设的内容,目前平台的资源建设,文字达到30多万,图片2023多张,还有近20万字师生原创的材料有待整理上传。在制作过程中,我们要求上交课题组的素材必须既交印刷文本又交电子文档,资源的上传权限相对集中,仅限于课题组的核心成员,这样便于整个课题研究的管理。</p><p>学习平台挂在因特网上具有范围广、影响大的特点,对内容的审核十分重要。我们课题组专门有人对文本、图片及其它素材进行分类审核。这样保证上传的内容科学、规范。</p><p>四、地理网络教学平台构建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1、技术力量</p><p>平台构建是一项规模庞大的工程,它必须要有精通地理学科与地理教学,熟知教育心理学,熟悉电脑操作,具备多媒体CAI应用、评价和课件开发制作技能的地理教师群,又要有计算机,电化教学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完成平台构建的全过程。</p><p>2、平台使用的环境</p><p>平台使用时第一要具备专门的地理网络平台服务器;第二要有平台教学的网络环境即网络教学的计算机教室。目前,我们采用和信息技术课整合的做法,在信息技术课上让学生点击访问平台,由地理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共同指导学生上课,这样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点(比如复制、粘贴、保存等)的同时通过平台学习地理知识点。这主要是因为无法做到学生人手一台计算机。 3、平台的建设与完善</p><p>平台的建设与完善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地理信息的采集、编制、更新、积累是一个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平台建立后必须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平台。</p><p>4、平台使用时应操作方便</p><p>无论是教师使用还是学生使用,平台都应能操作方便、传递信息速度快。</p><p>总之,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应结合地理教学实际、技术力量,并在科学的总体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进行,以发挥网络信息化教学的最佳效益,为地理网络教学提供一个实用的环境。</p><p>参考文献:</p><p>1、张晓林 网络化教学新模式 充分发挥独特功能 《地理教育》2023年第2期</p><p>2、杨小微.刘卫华主编.教育研究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2023</p><p>3、李秉德.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23</p><p>4、严淡如.新型活动课程指导.南京大学出版社.2023</p><p>5、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23</p><p>6、李克东.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23</p><p>7、刘芳总主编.钟启泉主审.新课程师资培训资源包.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p><p>8、郭元祥.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地理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