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3:01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

<p>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p><p>1.年等降水量及干湿状况分界线:(1)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也是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p><p>(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是沿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一线,最后到喜马拉雅山东部,此线也是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此线以东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为半湿润地区,此线以西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下,为半干旱地区。</p><p>(3)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也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p><p>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p><p>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此线以东以南可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即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或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则难于受到夏季风的影响,降水稀少。</p><p>3.地势界线:</p><p>(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p><p>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p><p>(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p><p>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p><p>4.地形区界线:</p><p>大兴安岭: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分界线</p><p>太行山: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p><p>巫山: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平原</p><p>武夷山:江南丘陵与浙闽丘陵</p><p>天山:准噶尔盆地与塔里木盆地</p><p>长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p><p>秦岭:汉江谷地与渭河平原</p><p>大巴山:汉江谷地与四川盆地</p><p>祁连山:青藏高原与河西走廊</p><p>南岭:江南丘陵与两广丘陵</p><p>横断山: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p><p>5.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的分界线:</p><p>大兴安岭西侧——阴山——贺兰山——祁连山东端,南段比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以北地区大部分是内流区(除额尔齐斯河流域),以南以东地区大部分属外流区(除鄂尔多斯高原的无流区和松嫩平原的个别无流区外)</p><p>6.一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p><p>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一月此线以北越向北方气温越低,越向南,气温越高。</p><p>7.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p><p>秦岭——淮河线。</p><p>8.水系分界线</p><p>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秦岭</p><p>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南岭</p><p>淮河水系与海河水系:黄河(黄河下游是地上河)</p><p>9.年太阳辐射量线</p><p>大兴安岭——北京西侧——兰州——昆明,再折向北到西藏南部。这条线以西、以北广大地区太阳辐射十分丰富,特别是青藏地区和新疆南部,太阳辐射尤其丰富。这条线以东、以南地区太阳辐射弱。</p><p>10、我国的人文地理界线</p><p>(1).人口分界线:</p><p>黑龙江的黑河——云南的腾冲。此线以东以南地区,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而此线以西以北地区,面积占全国的绝大部分,但却是地广人稀。</p><p>(2).以水田为主的耕地和与旱地为主的耕地分界线:秦岭——淮河线</p><p>(3).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分界线:</p><p>大兴安岭——阴山——吕梁山——横断山。传统放牧区与传统农耕区在北方的分界线也可以以大兴安岭及长城为界,大兴安岭以东及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耕作业为主,大兴安岭以西及长城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以游牧业为主。</p><p>11、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p><p>①黄土高原的南界;</p><p>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p><p>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p><p>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p><p>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p><p>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p><p>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p><p>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p><p>12、大兴安岭也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的景观也有较大差异:</p><p>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p><p>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p><p>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p><p>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p><p>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p><p>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p><p>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p><p>(思路:地形界线、气候(气温、降水、风)界线、植被界线、农业界线)</p><p>商业贸易与金融小专题</p><p>(1) 商业中心形成的条件:</p><p>①周围有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和销售区;</p><p>②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集散。</p><p>(2) 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p><p>人口密集、交通方便的地区(大城市)-----商业街和商业小区</p><p>人口稀少地区--------货郎担、大篷车等流动形式</p><p>(3) 商业中心的布局原则和区位:市场最优原则-----------城市的几何中心</p><p>交通最优原则-----------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p><p>(4) 上海成为全国最大的商业城市的原因:</p><p>①上海本身拥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商品经济发达的腹地;</p><p>②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p><p>(5) 世界主要金融中心①世界著名国际金融中心:纽约、伦敦、苏黎世</p><p>②世界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巴黎、法兰克福、东京、香港</p><p>能源小专题</p><p>(1)我国能源利用的现状:</p><p>以煤炭为主,利用石油、天然气,积极发展水电,稳妥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发展太阳能、风能、沼气、地热能、海洋能等。</p><p>(2)我国能源消费利用变化特点:</p><p>煤炭比例下降,石油、天然气、水电、核电比例上升。</p><p>(3)我国主要的核电站:</p><p>广东-大亚湾、岭澳;浙江-秦山;江苏-田湾等。</p><p>建设原因:常规能源分布少;人口集中,工农业发达,能源需求大。</p><p>(4)目前能源利用紧张原因:</p><p>①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大;</p><p>②我国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p><p>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p><p>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p><p>⑤国际石油价格上涨;</p><p>⑥我国缺少石油储备体系。</p><p>(5)调整措施:</p><p>①采取多元化战略,进口石油;</p><p>②建立石油储备体系;</p><p>③加大能源勘探、采取,增加能源产量;</p><p>④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建设;</p><p>⑤稳妥发展核电;</p><p>⑥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p><p>⑦加大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p><p>⑧加强宣传,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p><p>⑨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p><p>⑩利用乙醇汽油。</p><p>(6)中哈输油管道的建设是两国双赢的结果原因:</p><p>①哈萨克斯坦可以将石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p><p>②中国可以减少中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增加石油进口的多元化;中国将获得一个长期稳定的陆路石油来源;管道处于亚洲内陆,输油线路安全;就近可以节省运输费用。</p><p>(7) (去年)我国西南部能源输出省却出现能源紧张原因:</p><p>①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变小,水力发电受到限制;</p><p>②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增加。</p><p>(8)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工程对东、西部地区影响:</p><p>①对西部的意义:</p><p>a.改变西部的能源消费结构,促进西部地区生态建设,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p><p>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p><p>c.增加就业机会;</p><p>d.有利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p><p>②对东部地区:</p><p>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p><p>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环境。</p><p>地质地形小专题</p><p>(1) 南极发现有丰富煤炭(北极地区埋藏丰富石油)</p><p>说明:南极(北极)地区曾经位于温暖湿润地区,森林茂密,后经大陆漂移至此,这是板块构造学说的有力佐证.</p><p>(2) 刚果盆地(四川盆地)的形成原因:</p><p>刚果盆地原来是内陆湖,后经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泻而成.</p><p>(3) 死海(贝加尔湖、坦噶尼喀湖、汾河谷地、渭河谷地)成因:</p><p>内力作用----断裂陷落</p><p>(4) 北美五大淡水湖(欧洲峡湾地形、湖泊)成因:</p><p>外力作用----冰川作用</p><p>(5) 庐山(华山、泰山)的形成:断块山地</p><p>⑹七大洲地形特色:</p><p>亚洲:</p><p>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p><p>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p><p>非洲:</p><p>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p><p>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p><p>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p><p>欧洲:</p><p>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p><p>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300m),地势南北高,中部低;</p><p>③冰川地形广布</p><p>北美洲:</p><p>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p><p>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p><p>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p><p>南美洲:</p><p>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p><p>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间排列</p><p>大洋洲:</p><p>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p><p>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p><p>南极洲:</p><p>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023m);</p><p>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23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p><p>(7)开凿隧道问题:</p><p>开凿隧道应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渗漏问题;二是塌方问题。</p><p>因此,开凿隧道要选择在背斜处,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容易发生渗漏问题;并且,背斜为穹形构造,不易塌方。</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