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2:43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模拟综合试题

<p>尽可能多的做练习题可以帮助同学对所学知识点加以巩固,经过试题的练习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到更多,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提供了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模拟综合试题,欢迎大家阅读。</p><p>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涂在答题卡上)</p><p>读下图,回答1—3题</p><p>1.该图表示了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p><p>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2.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p><p>A.人口严重老年化问题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p><p>C.性别比例严重失调问题D.人口增长过快问题</p><p>3.该国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有</p><p>①国家控制人口数量    ②人口预期寿命延长    ③思想观念上的问题④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⑤社会稳定期延长</p><p>A.①②⑤ B.②⑤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p><p>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据此完成4—5题。</p><p>4.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给东北地区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p><p>A.经济发展水平下降B.工矿业发展迅速C.耕地扩大、生态破坏D.畜牧业水平提高</p><p>5.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p><p>阅读下面两幅人口统计图,回答6~7题。</p><p>6.对图甲中A、B、C三国的分析正确的是( )</p><p>A.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30%</p><p>B.B国人口死亡率高于C国主要是因为其医疗水平比C国低</p><p>C.与B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非洲</p><p>D.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23年为5.1‰)相似的是C国</p><p>7.分析图乙中A、B两国人口年龄构成图可以看出 ( )</p><p>A.A国0~14岁的人口数比B国多</p><p>B.B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就业压力大</p><p>C.A国人口增长已完成了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p><p>D.B国15~64岁人口比重大于A国</p><p>下图是我国人口增长走势及预测图,图中三条曲线表示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读图回答8-9题。</p><p>8.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p><p>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p><p>B.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p><p>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p><p>D.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p><p>9.根据图中曲线走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2023年间</p><p>B.b曲线自2023年后逐渐上升主要是环境污染造成的</p><p>C.2023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p><p>D.我国人口数量逐步减少要到2023年以后</p><p>下表为世界、中国、印度、德国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2023年)统计表。据此完成10-11题。</p><p>世界和国家 年龄构成 抚养比(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与15-64岁人口之比)</p><p>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65岁以上人口</p><p>占总人口比重(%)</p><p>① 27.7 64.9 7.4 0.6</p><p>② 20.9 71.3 7.8 0.4</p><p>③ 32.2 63.1 4.7 0.6</p><p>④ 13.9 66.5 19.7 0.5</p><p>10.①代表的是</p><p>A.世界      B.中国   C.印度   D.德国</p><p>11.②国抚养比低的原因是</p><p>A.老年人口比重大         B.青壮年人口比重大</p><p>C.儿童人口比重大             D.社会保障体系完善</p><p>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14题。</p><p>12. 2023年至202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p><p>A. 16. 7%</p><p>B. 14.3%</p><p>C.0.9%</p><p>D.1.2%</p><p>13. 2023年至2023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p><p>A.人口出生率高   B.人口死亡率低   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p><p>14.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p><p>A.人口老龄化突出                  B.城市经济缺乏活力</p><p>C.社会劳动力不足                  D.城市用地压力增大</p><p>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下题。</p><p>15.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p><p>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p><p>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p><p>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p><p>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p><p>下面左图表示“我国某省2023年各类人口数量构成图”,右图表示“该省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读图回答16-18题。</p><p>16.关于该省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劳动力不足                     B.自然出生率过高</p><p>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40%   D.老龄化问题逐渐突出</p><p>17.2023年,该省</p><p>A.第三产业增长速度最快             B.粮食产量大幅度减少</p><p>C.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D.经济快速发展,三大产业同步增长</p><p>18.下列国家与该省人口增长模式相同的是</p><p>A.新加坡            B.利比亚</p><p>C.埃及          D.柬埔寨</p><p>19.读“欧洲西部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地租值为a>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a以内的地区发展工业</p><p>B.p点地租高于b点</p><p>C.甲卫星城镇中发展钢铁工业</p><p>D.乙卫星城镇中发展金融业</p><p>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p><p>20.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p><p>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p><p>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p><p>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p><p>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p><p>2023年7月中旬,北京、西安、上海等城市遭遇暴雨侵袭,给城市交通和公共管理带来一次“突发性考验”。回答21~22题。</p><p>21.暴雨对城市的“突发性考验”,将“城市病”暴露无遗,“城市病”主要表现在()</p><p>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堵塞③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④排水不畅⑤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p><p>A.①②③         B.②③④</p><p>C.①②④         D.②③⑤</p><p>22.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p><p>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                     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p><p>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p><p>2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区是</p><p>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p><p>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p><p>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p><p>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p><p>据某地区发展变化数据表,回答24-25题。</p><p>年份    项目</p><p>2023年 2023年</p><p>甲 城市数目(个) 1 3</p><p>乙 工业总产值(万元) 12 176 500</p><p>丙 城市人口(万人) 12 65</p><p>丁 城市人口比重(%) 2.7 38.6</p><p>24.数据显示的现象中不能反映城市化进程的是( )</p><p>A.甲                  B.乙               C.丙             D.丁</p><p>25.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p><p>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p><p>C.农民工进城务工数量增多          D.城区与郊区交通联系更加便捷</p><p>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26-27题。</p><p>26.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p><p>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p><p>27.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p><p>一个城市制造业就业密度与服务业就业密度的比值,通常用R值表示。下图示意我国某特大城市2023年和2023年R值随距市中心距离的分布曲线,读图完成28-29题。</p><p>28.与R值的最大值出现在近郊区关系最小的因素是</p><p>A.环境          B.地租         C.交通          D.技术</p><p>29.与2023年相比,2023年该特大城市</p><p>A.制造业就业密度降低            B.服务业就业人数减少</p><p>C.制造业比重上升                D.服务业比重上升</p><p>30.下图反映了某市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该市   ( )</p><p>A.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p><p>B.2023年以后地下水位持续下降</p><p>C.地下水位的变化与城市发展关系密切</p><p>D.2023~2023年期间城市发展非常迅速</p><p>31.下图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四个省份的有关人口数据统计分析图”,读图判断①②③④所代表的省份依次是</p><p>A.辽宁、江苏、湖北、贵州   B.贵州、湖北、江苏、辽宁?</p><p>C.江苏、辽宁、贵州、湖北   D.湖北、江苏、辽宁、贵州?</p><p>近几年,不断上涨的房价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读我国某城市住宅小区平均房价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图中数字为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米),完成下题。</p><p>32.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不可能是</p><p>A.邻近风景区,环境优美</p><p>B.附近公路干线交汇,交通便捷</p><p>C.接近高等院校,文化氛围浓郁</p><p>D.地势平坦,工厂林立</p><p>读“澳大利亚简图”,完成33~34题</p><p>33.关于图中混合农业区的正确叙述是( )</p><p>A.小麦种植业和牧牛业混合经营   B.甘蔗、果树种植和养鱼有机结合</p><p>C.主要种植小麦和水稻         D.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p><p>34.该种混合农业的优点不包括( )</p><p>A.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p><p>B.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p><p>C.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p><p>D.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合理</p><p>下图是四地的气温曲线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36题。</p><p>35.图中四地适合种植水稻的是(   )</p><p>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p><p>36.关于四地农业生产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 甲地一定是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的大规模生产基地</p><p>B.乙地降水不足成为农业生产的制约因素</p><p>C.丙地降水变率大使农作物易受水旱灾害的影响</p><p>D.丁地雨热同期不利于农业生产</p><p>37.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符合实际的是()</p><p>A. 河套平原的甜菜—地形               B.珠江三角洲的双季稻—水源</p><p>C.渭河平原的冬小麦—光照            D.上海郊区的乳牛场—市场</p><p>山东原本是我国的粮食、棉花和花生生产大省,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地区逐渐形成了以花卉、蔬菜、水果为主的出口基地,由于加大了科技投入,普遍采用温室大棚和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提高了产量,而且生产了大量的反季节蔬菜。据此完成38~39题。</p><p>38.根据上述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p><p>A.该地区已由种植园农业向商品谷物农业转变</p><p>B.人们可以改造某些自然条件进行农业生产</p><p>C.该地区已成为典型的混合农业区</p><p>D. 农业生产已摆脱了地域的限制</p><p>39.我国蔬菜等农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的原因是      ( )</p><p>A.劳动力资源丰富                        B.我国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好</p><p>C.我国蔬菜的质量好                        D.我国蔬菜生产的科技水平高</p><p>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下图。当地1月平均气温3℃。完成第40题。</p><p>40.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p><p>A.珠江三角洲      B.松嫩平原       C.华北平原      D.太湖平原</p><p>高一阶段性模块检测</p><p>第Ⅱ卷</p><p>41.以下是某城市略图(该城市有四个工业区,分别是钢铁、机械、轻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及该市2023年各地区人口变动(人口迁移差额率指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之差)、2023~2023年三大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根据图上信息推断图示河流流向                           。</p><p>(2)如果该城市工业布局比较合理,B、C、D、E四处中,      可能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请解释你判断的理由。</p><p>(3)2023年A、B、C、D、E各城区中,人口不断减少的是         ,人口增加最快的是________,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______________。</p><p>(4)与2023年相比,该市2023年三大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是(双选)( )</p><p>A.第一、二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p><p>B.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p><p>C.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一产业</p><p>D.三大产业比重变动幅度最大的是第三产业</p><p>(5)据城市略图描述该城市扩展过程。</p><p>4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图中A、B、C为工业企业,钢铁厂和服装厂的合理区位分别是 和 。</p><p>(2)该城市拟建一座化工厂,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D、E两地中较合理的是   (填字母),请说明你选择的理由</p><p>(3)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 。</p><p>A.各种活动规模的大小         B.各种活动重要的程度</p><p>C.各种活动付出租金的多少       D.政府的决策</p><p>(4)影响土地租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            .</p><p>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④企业的支付能力</p><p>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p><p>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p><p>材料1:2023年4月20日,第12届中国(寿光)国际蔬菜博览会在山东寿光隆重开幕。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这里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由于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的技术逐渐引进,使得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不断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p><p>材料2:寿光位置略图。</p><p>(1) 寿光发展蔬菜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8分)</p><p>(2) 据材料分析寿光蔬菜产业形成的主导因素是什么?(2分)</p><p>(3)下列措施不适合寿光蔬菜发展道路的是(2分)( )</p><p>A.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p><p>B.提高技术含量,培养新品种</p><p>C.禁用化肥农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p><p>D.种养结合,形成混合农业模式</p><p>高一阶段性模块检测</p><p>43.(12分)解析:本题以寿光的蔬菜产业为切入点,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第(1)题,利用图文材料中有关信息,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第(2)题,寿光的蔬菜产业,是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第(3)题,寿光蔬菜的发展应强调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注重品种改良,开拓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向生态无污染绿色蔬菜方向转化。</p><p>答案:(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土层深厚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p><p>(2)科学技术 (3)D</p><p>相信大家在阅读了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模拟综合试题之后,一定要及时漏题追踪,做好笔记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模拟综合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