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2:41

高考地理地域联系专项训练2023

<p>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地理的人将受益匪浅,而且终生受用。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地理地域联系专项训练,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选择题</p><p>上图表示四种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1~3题。</p><p>1.适合航空运输的货物是( )</p><p>A.① B.②</p><p>C.③ D.④</p><p>解析:航空适宜运输贵重、重量轻的物品,图中③重量轻而价值高,适合航空运输。</p><p>答案:C</p><p>2.货物④最佳运输方式是( )</p><p>A.公路B.铁路</p><p>C.河运D.海运</p><p>解析:货物④重量轻、价值低、运输距离较短,适宜公路运输。</p><p>答案:A</p><p>3.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的货物是( )</p><p>A.①B.②C.③D.④</p><p>解析:一般重量大、价值低的货物不宜远途运输,生产布局应接近原料地,同时这类货物若长距离运输,则离不开便利的海运或铁路,所以这类货物生产布局受交通制约最明显。</p><p>答案:B</p><p>(2023•成都市重点中学联考)我国正在建设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它对东南沿海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右图是东南沿海铁路路线图。读图回答4~5题。</p><p>4.关于沿海铁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途经省区全部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地带</p><p>B.连接了珠江三角洲和沪宁杭两大工业基地</p><p>C.起点杭州不属于长江流域</p><p>D.线路走向大致与海岸线平行</p><p>解析:杭州属于长江流域。</p><p>答案:C</p><p>5.杭州到深圳的沿海铁路对途经港口的发展的重要意义是( )</p><p>①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 ②扩大港口的经济腹地 ③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④增强港口的综合运输能力</p><p>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p><p>解析: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港口的发展”。</p><p>答案:B</p><p>读下图,回答6~8题。</p><p>6.为了加强甲、乙两村与城市的联系,拟建两条公路,图中八条规划线中,最合理的是( )</p><p>A.②aB.③bC.④dD.①c</p><p>解析:在山区修建公路,公路线最好与等高线平行,c线最合理;从甲村到城市公路要过陡坡,道路在陡坡应呈“之”字形,①线最合理。</p><p>答案:D</p><p>7.图中铁路线分布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主要是( )</p><p>①穿越河流 ②邻近港湾 ③穿越城区 ④坡度太大</p><p>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p><p>解析:铁路经过城市时应从城市的边缘穿过,铁路穿越城区会带来噪声污染,同时加剧城市的交通拥堵;铁路线不应穿越陡坡,直接穿过山岭,施工难度大、投资大、不安全。</p><p>答案:D</p><p>8.修建铁路后城市形态发生变化,下列最有可能是将来城市形态的是( )</p><p>解析:城市空间形态可能以铁路为轴线向两侧发展。</p><p>答案:A</p><p>上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p><p>9.该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p><p>A.政治 B.山地</p><p>C.河谷 D.交通</p><p>解析:从图中看出,商业网点沿甲乙、乙丁、乙丙三线分布,可排除答案A因素。</p><p>答案:A</p><p>10.若该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p><p>A.甲乙B.乙丙C.乙丁D.甲乙丙</p><p>解析:若为河流,河流的干流一般河宽水丰,比较有利于运输,因此对商业网点的发育比支流有利得多,所以干流沿线的商业网点密度较大。</p><p>答案:A</p><p>出行期望线是连接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宽度表示出行期望量的大小,圆圈的相对大小表示区域内出行产生的吸引能力。读下面两图完成11~12题。</p><p>11.出行期望量( )</p><p>A.与聚落之间的距离没有相关性</p><p>B.与聚落的规模呈负相关</p><p>C.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正相关</p><p>D.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p><p>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距离相近的城市之间、规模较大的城市之间的出行期望量较大,说明出行期望量与聚落的规模呈正相关、与聚落之间的距离呈负相关。</p><p>答案:D</p><p>12.实际交通线的建设,一般是( )</p><p>A.按照人口多少的需要</p><p>B.按照聚落规模的大小</p><p>C.按照聚落之间的远近</p><p>D.按照出行期望量的大小</p><p>解析:出行期望量越大的道路,说明人们对其需求量越大,因此应越优先建设,且道路的级别应越高。</p><p>答案:D</p><p>(2023•山东青岛)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回答13~14题。</p><p>13.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p><p>①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p><p>②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不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p><p>③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p><p>④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p><p>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p><p>解析:沿运河发展的城市,早期发展是依靠便利的水运,当更廉价的海运和速度更</p><p>快的铁路运输方式出现后,运河的运输价值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沿线城市发展速</p><p>度明显变慢。</p><p>答案:C</p><p>14.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p><p>A.矿产资源日趋枯竭</p><p>B.商人大量外迁</p><p>C.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p><p>D.人口增长速度变慢</p><p>解析:从图中不同年份的城市用地与交通线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沿着交通干线扩展的,这些干线往往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当新的交通线出现的时候,该聚落就会沿着新交通线延伸,这说明一个地区的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显著,故本题D项正</p><p>确。</p><p>答案:D</p><p>(2023•陕西咸阳)读“某城市内部和对外联系路线图”,完成15~16题。</p><p>15.最不可能发展成为商业中心的是( )</p><p>A.甲B.乙C.丙D.丁</p><p>解析:丁处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p><p>答案:D</p><p>16.对图中路线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城市内部道路网比较合理</p><p>B.城市内部道路不宜改造成为“井”字形</p><p>C.城市内部联系十分便利</p><p>D.高速公路、铁路应穿越城市中心</p><p>解析:高速公路、铁路穿过市中心会干扰城市交通。</p><p>答案:D</p><p>二、综合题</p><p>17.读四个时期交通方式与城市空间形态类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1)B时期是( )</p><p>A.步行—马车时期B.火车—电车时期</p><p>C.汽车时期      D.高速公路时期</p><p>(2)城市的空间形态与________有密切关系。</p><p>(3)由古代的步行—马车时期到近代的火车—电车时期,城市的空间形态变化特点</p><p>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D时期,城市空间变化趋势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人力、畜力以及风力是其主要动力,城市居民几乎都集中在城区内,城市呈块状、带状等空间形态。</p><p>在近代,交通运输技术的飞跃,出现了火车、电车,城市交通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急剧扩大,城市居民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择居住地,城市郊区沿主要交通干道扩展,形成星状城市。在现代,私人轿车发展、快速道路系统以及高速公路系统建立,使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而城市地铁、高架公路等的发展,使城市空间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进一步扩展,城市间的联系进一步加强。</p><p>答案:(1)B (2)交通工具</p><p>(3)由紧凑形态演化为条带形状</p><p>(4)由平面向立体化方向拓展,相邻城市形成城市群</p><p>18.读株洲城市发展图,回答下列问题。</p><p>(1)2023年以前株洲区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株洲市现有街区与2023年以前相比,有何变化?</p><p>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影响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p><p>解析:①交通运输是从帆船、马车向公路、铁路运输发展的,因而城市是由沿河、沿大道逐步向沿公路、沿铁路布局。读图分析,株洲在解放前主要是沿湘江发展,其主要区位因素应该是河流。②现在的街区分布一方面面积规模有较大扩展,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城市沿河、沿铁路、沿公路发展的特点。③株洲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体现了由于交通方式和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区位的影响。随着京广线的建成开通,城市沿河、沿京广线迅速发展,接着又随着浙赣线、湘黔线等干线的建设,株洲街区沿铁路线发展的特点更为明显,这说明交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同时影响着城市的发展规模和城市的变迁。</p><p>答案:(1)河流</p><p>(2)街区面积明显扩大 现有街区沿铁路干线分布更加明显</p><p>(3)交通方式的变化和交通线的变化是造成株洲城市区位发生变化的原因,随京广线的建成,株洲临河布局变成沿河和沿京广线分布,浙赣线、湘黔线建成后,城区沿铁路干线发展的现象更加明显。</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地理地域联系专项训练,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地理地域联系专项训练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