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2:37

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生物多样性保护

<p>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供大家参考。</p><p>一、选择题</p><p>1.下列属于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是( )</p><p>A.建立动物园          B.建立人工繁育基地</p><p>C.建立遗传资源种质库D.建立自然保护区</p><p>2.人类活动对生物圈造成了许多全球性环境问题,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p><p>A.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与环境共同进化的产物</p><p>B.生物圈之所以具有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是因为具有一定的能量和物质基础</p><p>C.生物圈的自我维持稳态的能力很大,人们可以无节制的从中掠夺和开发</p><p>D.保护生物圈可以在能源利用和物质生产方面做起,也要保护生物资源</p><p>3.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p><p>A.属高寒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环境一旦受到破坏很难恢复</p><p>B.人口密集,过垦严重</p><p>C.降水较少、气候较干</p><p>D.森林破坏、土壤侵蚀严重</p><p>4.近年来,我国南方部分沿海地区适当扩大红树林面积的主要目的除阻挡海浪侵蚀海岸外,另一主要目的在于( )</p><p>A.为过往船只提供避风场所</p><p>B.防止土地荒漠化</p><p>C.保持生物多样性</p><p>D.增加用材林</p><p>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5~6题。</p><p>5.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p><p>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p><p>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p><p>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p><p>D.农业技术改革</p><p>6.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p><p>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p><p>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p><p>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p><p>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p><p>题号 1 2 3 4 5 6</p><p>答案</p><p>二、综合题</p><p>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p><p>材料一 由中国、美国、瑞士、日本、英国、德国6个国家的25名国际一流专家组成,以“寻找最后的白鳍豚”为主题的2023年长江豚类科考活动于12月13日结束,该科考队遗憾地宣布:在为期30多天、来回3 336千米的考察中未发现一头白鳍豚,这种比大熊猫更珍贵的种群的复壮希望已经极为渺茫。白鳍豚主要捕食长江中的鱼类,它处于长江水生生物食物链的顶端,在长江水域中没有任何天敌。白鳍豚的眼很小,它利用声纳信号来寻找食物或识别目标。声纳信号还用于白鳍豚个体之间的通讯联系。</p><p>材料二 相关示意图</p><p>(1)上述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p><p>(2)以白鳍豚为例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p><p>(3)东北虎、藏羚羊和朱鹮等,都如白鳍豚一样濒临灭绝。人类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这些珍稀物种?</p><p>8.下图是2023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p><p>(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p><p>参考答案</p><p>1.D [其他几项属于迁地保护。]</p><p>2.C [人类无节制地开发和掠夺自然资源会造成生态破坏。]</p><p>3.A [应从青藏高原独特的气候条件方面考虑。]</p><p>4.C [红树林水域内栖息着数量众多的物种,保护红树林就是保护生物多样性。]</p><p>5.D 6.B [第5题,由材料可得,正是由于我国在杂交水稻育种上的技术突破才导致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第6题,地球上形形色色的物种都具有或重大或潜在的利用价值,保护生物多样性,也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p><p>7.(1)生物多样性的减少(锐减)。</p><p>(2)主要是人为因素:酷捕滥捞经常误杀白鳍豚,或导致白鳍豚食物匮乏。繁忙的水上交通威胁着白鳍豚的安全,航道的日益繁忙使白鳍豚的生活空间越来越小。大规模的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日渐压缩白鳍豚的生存空间,破坏其栖息地,并阻断白鳍豚的洄游路线。严重的水污染破坏了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危害其健康。</p><p>(3)强化宣传生物多样性的有关法律规定;严禁乱捕滥猎;建立珍稀动物保护基金;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p><p>8.(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p><p>(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p><p>解析 以2023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为材料,考查图中各国地理位置共同的特点及印度尼西亚位置与环境。(1)小题图中印度尼西亚、巴西、印度、墨西哥、菲律宾、马来西亚、坦桑尼亚、越南大体处于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或热带国家,且从地理位置来看是临海国家或岛国。(2)小题确定印度尼西亚的纬度位置、板块位置、热带雨林分布区(可联系必修3课本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知识)来回答。</p><p>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下学期地理单元测试题带答案:生物多样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