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模拟试题(有答案)
<p>想要学习进步,就要不停地对所学的知识勤加练习,因此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模拟试题,供大家参考。</p><p>一 、选择题:</p><p>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表,回答以下2题。</p><p>城 市 小城市 中城市 大城市 特大城市</p><p>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辆数(辆) 60 40 30 10</p><p>1.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 ( )</p><p>A.城市中心商务区 B.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p><p>C.市区商业街 D.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p><p>2.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辆数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p><p>A.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p><p>B.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p><p>C.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p><p>D.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p><p>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2题。</p><p>3.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p><p>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p><p>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p><p>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p><p>4.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期相符合的国家是 ( )</p><p>A.尼日利亚 B.韩国</p><p>C.澳大利亚 D.美国</p><p>5.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 ( )</p><p>A.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p><p>B.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p><p>C.不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p><p>D.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p><p>近年来,x疆铁路建设进入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3年x疆铁路营运里程将从目前的近3 000公里增加到10 000公里以上,到时将形成x疆铁路网。下图是x疆拟建的5条铁路示意图。据此回答以下2题。</p><p>6.对x疆重视铁路建设的地理背景的描述,错误的是 ( )</p><p>A.x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具有沿边优势</p><p>B.x疆自然资源丰富,对交通运输的潜在需求大</p><p>C.x疆地域辽阔,适宜发展铁路运输</p><p>D.x疆地形单一,发展铁路工程量小</p><p>7.x疆铁路建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 ( )</p><p>A.高寒缺氧和沙漠戈壁广布</p><p>B.冻土和高寒缺氧</p><p>C.山河相间,地形破碎</p><p>D.资金匮乏,技术落后</p><p>读“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的空间分布范围(曲线与横坐标围成的区域)与热量、水分条件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以下3题。</p><p>8.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p><p>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p><p>C.混合农业 D.乳畜业</p><p>9.图中c农业地域类型分布范围广,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p><p>A.政策 B.交通</p><p>C.市场 D.劳动力</p><p>10.图中a、b、c农业地域类型都有分布的国家是( )</p><p>A.美国 B.中国</p><p>C.澳大利亚 D.日本</p><p>读图,回答以下4题。</p><p>11.该地区的农作物主要有 ( )</p><p>A.水稻、大豆、玉米 B.小麦、油菜、大豆</p><p>C.甘蔗、柑橘、青稞 D.水稻、油菜、柑橘</p><p>12.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p><p>A.土壤肥沃 B.地势平坦</p><p>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p><p>二 、填空题</p><p>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p><p>材料一 “第三亚欧大陆桥”以深圳港为代表的广东沿海港口群为起点,由昆明经缅甸、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从土耳其进入欧洲,最终抵达荷兰鹿特丹港,横贯亚欧21个国家(含非洲支线四个国家: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埃及),全长约15 157千米,比目前经东南沿海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里程要短3 000千米左右。</p><p>材料二 三条亚欧大陆桥路线图</p><p>材料三 西亚及其周边地区图</p><p>(1)由材料二中图可知,第二亚欧大陆桥在我国境内的铁路线名称是________,其东西两端濒临的海洋分别是______、________。</p><p>(2)材料三中,①是________海,②是________运河。</p><p>②处的交通运输方式与铁路运输方式相比有何特点?</p><p>(3)沿第二亚欧大陆桥自西往东 ( )</p><p>A.降水逐渐减少,气候的大陆性逐渐增强</p><p>B.自然景观呈现出从沿海到内陆再到沿海的地域分异的变化特点</p><p>C.沿途可以参观凯旋门、克里姆林宫、秦始皇陵兵马俑、龙门石窟等名胜古迹</p><p>D.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三级阶梯</p><p>(4)下列关于第三亚欧大陆桥建设的优势,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避开了高寒和沙漠地区,相邻港口无封冻期</p><p>B.连接了亚洲、欧洲和非洲,市场前景广阔</p><p>C.连接了世界上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同时这些海港又是重要的航空港</p><p>D.大陆沿线资源丰富,但各国经济互补性较差</p><p>(5)简述第二亚欧大陆桥对世界交通运输的意义。</p><p>14.下图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p><p>(2)图中A地区农业生产潜力大,但近年来已不再是商品粮基地,为什么?</p><p>(3)B、C两地都位于青藏高原,但农业生产潜力差异较大,分析其主要原因。</p><p>(4)E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试分析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p><p>0.答案</p><p>一 、选择题</p><p>1.D</p><p>2.C</p><p>解析:轿车销售商店由于占地较大,又需要便利的交通,所以一般建在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从表中数据看,城市越大,每百户家庭拥有汽车的辆数越少,而一般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小城市要高,人口密度也比小城市大,这只能解释为大城市非常注重公共交通的发展,居民买车的愿望不强。</p><p>3.解析:据图可知,①时期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且到②时期不断增加,②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③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降至零,所以②至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③和⑤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为零,人口总数稳定,但③时期人口总数最多,⑤时期人口总数最少,两时期不相等。</p><p>答案:B</p><p>4.解析:选项所列国家中尼日利亚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较快,与②时期相符。</p><p>答案:A</p><p>5.解析:由图中可知轨道线地铁站随离市中心距离增大,辐射范围变大。</p><p>答案:B</p><p>6.解析:x疆的地形特点是三山夹两盆,地形种类较多,修建铁路工程量较大。</p><p>答案:D</p><p>7.解析:x疆境内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障碍是沙漠戈壁广布,从x疆到青海的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障碍是高寒缺氧。</p><p>答案:A</p><p>8.A</p><p>9.C</p><p>10.A</p><p>[解析] 由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空间分布范围与热量、水分条件关系图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地区具有高温多雨的特点,因此判断为水稻种植业;b分布地区年均温较低,年降水量少,为大陆性气候区,因此判断为商品谷物农业;c分布范围广,分布地区的气温、年降水量差别大,判断为乳畜业,其分布主要受市场因素的影响。图中三种农业地域类型在美国都有分布。</p><p>11.解析:长江流域主要生产水稻、柑橘、油菜等。大豆、小麦多产于北方;青稞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p><p>答案:D</p><p>12.解析:图示地区位于我国南方,纬度比东北地区低,热量条件优于东北平原。</p><p>答案:D</p><p>二 、填空题</p><p>13.解析:本题以三条亚欧大陆桥图和西亚及周边地区图为背景,考查第二、第三亚欧大陆桥的相关知识及海运、铁路运输的主要特点。第(1)题,第二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在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的铁路接轨,终点为荷兰的鹿特丹港。连云港临黄海、鹿特丹港临北海。第(2)题,由图可知,①为地中海,②为苏伊士运河;与铁路运输相比,其特点可从速度、运量、投入、成本等方面回答。第(3)题,沿该大陆桥自西向东,降水先减少后增多;该大陆桥不经过莫斯科,不会参观到克里姆林宫,在我国境内跨越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第(4)题,由第三条亚欧大陆桥的路线图可知,该线连接了亚、欧、非(支线连接非洲)三洲,所经地区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较好,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且各国间经济互补性较强。第(5)题,它沟通了亚欧大陆两端的联系,是一条最便捷的通道。</p><p>答案:(1)陇海—兰新线 黄海 北海</p><p>(2)地中 苏伊士 速度慢,运量大,投入少,成本低。</p><p>(3)B (4)D</p><p>(5)沟通大西洋东岸地区与太平洋西岸地区(亚欧大陆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p><p>14.解析:第(1)题,从图中生产潜力数值的变化可以看出,气候条件优越的地区生产潜力大,气候条件恶劣的地区生产潜力小。第(2)题,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第(3)题,B、C两地农业生产潜力差异的原因从热量、降水、水源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析。第(4)题,E地位于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自然区位因素。</p><p>答案:(1)气候</p><p>(2)A地区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上升,粮食生产成本提高;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p><p>(3)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C地位于青藏高原内部地区(藏北高原),B地海拔较C地低,热量条件较好;B地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量较C地多;B地位于雅鲁藏布江沿岸,灌溉水源充足。</p><p>(4)商品谷物农业 有利区位因素:地形平坦广阔,土壤肥沃;夏季高温多雨;水源充足。不利区位因素:热量相对不足。</p><p>上文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地理下册综合模拟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相关内容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