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下册《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后练习答案
<p>知识需要不断地积累,通过做练习才能让知识掌握的更加扎实,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提供了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后练习答案,欢迎阅读。</p><p>一、选择题</p><p>2023年6月23日,由空中客车天津总装厂组装的首架空客A320飞机正式交付使用。据此完成1~2题。</p><p>1.空中客车公司选择在我国建设欧洲之外的第一个总装线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国( )</p><p>A.科技实力雄厚 B.消费市场广阔</p><p>C.土地价格低廉 D.劳动力资源丰富</p><p>解析: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航空业发展十分迅速,航空消费市场广阔。</p><p>答案:B</p><p>2.空中客车公司落户在天津滨海新区的主要原因为该地区 ( )</p><p>①制造业基础好 ②便捷的水陆交通</p><p>③科教发达,人才众多 ④环境优美,气候宜人</p><p>A.①②③ B.①②④</p><p>C.①③④ D.②③④</p><p>解析:空中客车A320的零部件众多,需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滨海新区制造业基础好,有利于零部件的生产;交通便利,有利于零部件的运输;空中客车组装工艺复杂,需要较高的科技水平和高素质的技术工人。</p><p>答案:A</p><p>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3~4题。</p><p>3.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 ( )</p><p>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p><p>C.环渤海地区 D.闽南地区</p><p>解析:环渤海地区临近韩国,承接了韩国产业的转移。</p><p>答案:C</p><p>4.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 ( )</p><p>A.制造和研发环节 B.品牌和核心技术</p><p>C.加工和组装环节 D.市场和运输环节</p><p>解析:c环节位于金字塔顶端,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掌握,应当</p><p>是附加值最高的品牌和核心技术环节。</p><p>答案:B</p><p>(2023·广州模拟)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式成为国际商务活动中的新浪潮,也是当今世界新一轮产业革命和转移的新趋势。下图是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5~6题。</p><p>5.影响全球服务外包产业第一阶段转移的最主要国家区位因素是 ( )</p><p>A.工业基础雄厚 B.大量廉价劳动力</p><p>C.便利的交通 D.教育水平较高</p><p>6.中国正式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之一,其最有利的区位条件是</p><p>( )</p><p>A.IT产业迅猛发展 B.自然资源丰富</p><p>C.便利的交通 D.消费市场广大</p><p>解析:全球服务外包指的是公司通过签订服务外包协议/合同,将不属于核心业务的内部服务(如人力资源管理、IT服务、信息/数据处理、财务报表等)剥离出来,交给专业服务提供商,由其提供有偿专业服务,从而使自身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其转移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撑和信息网络支持。</p><p>答案:5.D 6.A</p><p>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7~9题。</p><p>7.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 ( )</p><p>A.市场 B.劳动力</p><p>C.技术 D.交通</p><p>解析:从①产业的时间和国家类型看,可知①类产业为劳动力导向型,转移的因素</p><p>为劳动力。</p><p>答案:B</p><p>8.由图可知 ( )</p><p>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p><p>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p><p>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p><p>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p><p>A.①② B.③④</p><p>C.①③ D.②④</p><p>解析:综合分析图表资料可知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为发达国家;而</p><p>Ⅱ、Ⅲ类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p><p>答案:A</p><p>9.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 ( )</p><p>A.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p><p>B.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p><p>C.与Ⅰ类国家分工合作,集中发展①②类产业</p><p>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p><p>解析:我国在今后产业调整中应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p><p>答案:B</p><p>(2023·广东模拟)读某电子产品生命周期模型图,完成10~11题。</p><p>10.根据图示信息,正确的叙述有 ( )</p><p>A.第一阶段丙国国内对该产品需求少而全部供出口</p><p>B.进入第二阶段后丙国该产品的技术水平落后于乙国</p><p>C.甲国该产品的出口量今后也不会出现减少趋势</p><p>D.该产品的生命周期反映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p><p>11.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能够解释产业转移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p><p>A.该产业转移路径是甲国―→乙国―→丙国</p><p>B.该产业是向着矿产资源丰富地区转移</p><p>C.该产业转移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D.该产业的转移主要反映的是资本转移</p><p>解析:根据三条曲线可以看出第一阶段丙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大量进口,说明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二阶段乙国大量出口,而甲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乙国为主要生产国;第三阶段,甲国大量出口,而乙国和丙国大量进口,说明甲国为主要生产国;该产品的生命周期体现出了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该产业转移路径是丙国―→乙国―→甲国,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p><p>答案:10.D 11.C</p><p>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中西部地区承接东南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遇期。据此回答12~13题。</p><p>12.对于东南部企业来说,产业转移可以 ( )</p><p>①摆脱企业成本不断上升的"瓶颈"</p><p>②集中资金进行产业升级</p><p>③占有中西部蓬勃发展的市场</p><p>A.①② B.①③</p><p>C.②③ D.①②③</p><p>13.中西部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 ( )</p><p>①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 ②要鼓励引进高耗能、高耗水的产业 ③要降低"进门"产业的选择标准</p><p>④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p><p>A.①② B.②③</p><p>C.③④ D.①④</p><p>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第12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东南部地区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不断上升,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将原有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后,既扩大了市场,又可以集中资金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升级。第13题,为了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承接东南部产业转移时,应提高进入的产业的选择标准,要警惕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转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p><p>答案:12.D 13.D</p><p>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5题。</p><p>材料1:为了顺利实现产业转移,促进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就是把珠三角的某些产业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腾出空间来,再引进和发展其他产业。</p><p>材料2:目前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p><p>投资地区 招商门槛 土地价格 平均工资</p><p>水平 环保门槛 珠三角</p><p>某市 5 000</p><p>万元 30万元</p><p>左右 1 500元</p><p>左右 禁引污染</p><p>企业 粤北某市<5 000</p><p>万元 2万元</p><p>左右 500元</p><p>左右 免征排</p><p>污费</p><p>14.有关珠三角向粤北地区转移产业所具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p><p>A.劳动力需求量大 B.生产规模大</p><p>C.技术含量高 D.环境污染较轻</p><p>解析:通过珠三角某市与粤北某市投资要素对比表,可以看出珠三角地区,招商门槛和环保门槛高,会将生产规模小和环境污染重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土地价格和平均工资高,会将占有土地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产业转移到粤北地区。</p><p>答案:A</p><p>15."腾笼换鸟"对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p><p>①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带动环境质量提高 ③</p><p>促进产业升级,加快工业化进程 ④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p><p>A.①② B.③④</p><p>C.①③ D.②④</p><p>解析:"腾笼换鸟"有利于粤东、粤西和粤北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面积</p><p>减少,也会将污染重的企业引入粤东、粤西和粤北,加重环境污染。</p><p>答案:C</p><p>二、非选择题</p><p>16.(2023·盐城一调)阅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p><p>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p><p>国家 每个雇员年产</p><p>值(千美元) 日工资</p><p>(美元) 年工资/</p><p>年产值(‰) 美国 105 60 208.6 德国 87 45 188.8 英国 50 36 262.8 中国 29 1.5 18.9 菲律宾 23 5 79.4</p><p>(1)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p><p>(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p><p>因。</p><p>(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p><p>(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们国家产业发展有何启</p><p>示?</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第(1)题,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可从原料、能源、市场、交通、劳力等方面来分析。第(2)题,读表中数据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题,接收产业转移方面可从劳动力、内部交易成本、市场三个方向说明。第(4)题,可从对区域产业结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方面分析对美国的影响。三轮产业转移都是从发达国家和地区向欠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移出地在产值链中处于有利位置,获取了大部分收益,因而,我们也要加大投入,改变这种不利局面。</p><p>答案:(1)具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五大湖便利的水运和陆上运输;水源充足;市场广</p><p>阔;劳动力丰富等。</p><p>(2)德国的年工资/年产值的比值小于英国,利润更高。</p><p>(3)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年工资/年产值最低;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中国资源丰富,</p><p>靠近原料产地;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土地价格低;不断改善的交通条件等。</p><p>(4)对美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了美国产业升级;促进了美国产业布局调整;促进美国的企业在全球的分工与合作,形成了许多跨国公司;推动美国经济的全球化步伐。对中国的启示:加强科技投入,促进产业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改变我国产业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加产品附加值。</p><p>17.根据材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受金融风暴影响,珠三角地区产业纷纷向外转移,部分产业转移至我国西北</p><p>地区。</p><p>材料二:</p><p>(1)根据材料一,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面临的困境有哪些?</p><p>(2)根据材料二,分析宁蒙交界处形成工业园区的区位优势。</p><p>(3)宁蒙交界处的工业园区因"高能耗、高污染"工业的大力发展,成了中国西部的</p><p>"百里污染带"。试分析产业转移对该地区农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p><p>解析:第(1)题,在产业转移过程中,珠三角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增加、市场环境转变等压力,出现关闭、停产等现象,珠三角地区产业升级困难重重。第(2)题,可以从水源、土地、能源、劳动力、交通、政策等方面综合分析。第(3)题,产业转移带来了污染和环境的破坏。从农业的角度分析,会带来如西部地区草场的破坏,耕地质量的下降,农作物产量下降等问题。</p><p>答案:(1)对外开放范围逐步扩大,政策优势不明显;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科技实力和</p><p>人才队伍处于劣势;因南岭阻隔,国内腹地范围小。(3点即可)</p><p>(2)水源丰富;廉价的土地;煤炭等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改善;西部大开发的政策优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3点即可)</p><p>(3)大面积草场、耕地被占用,草场、耕地面积缩小;牲畜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土壤</p><p>污染、水体污染严重;农作物产量不断下降。(2点即可)</p><p>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提供的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课后练习答案,大家感觉是不是很有用呢?更多资料尽在优学地理网。</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