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0:28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2023)学年

<p>地理学研究地球表面同人类相关的地理环境,以及地理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p><p>(创新题)1.和恐龙同时代灭绝的生物特种是( )</p><p>A.原始鱼类 B.古老的两栖类</p><p>C.海洋中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 D.蕨类植物</p><p>(改编题)读人类发展和生产活动与环境质量联系图,完成2~3题。</p><p>2.图中数码的含义不正确的是( )</p><p>A.①为生产规模过大</p><p>B.②为滥采滥用自然资源</p><p>C.③为生产活动遵循自然规律</p><p>D.④为破坏生态环境</p><p>3.该图所反映的人类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p><p>A.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p><p>B.具有对立性</p><p>C.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统一</p><p>D.向恶性循环发展</p><p>4.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p><p>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p><p>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p><p>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p><p>(改编题)澳大利亚东北部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回答5~6题。</p><p>5.这类岩石按成因分类属于( )</p><p>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p><p>6.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p><p>A.整体性 B.地域差异性 C.独特性 D.表现复杂性</p><p>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回答7~8题。</p><p>7.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p><p>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p><p>8.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p><p>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p><p>(创新题)9.有关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有的地区存在差异性,有的地区不存在差异性</p><p>B.同一自然带内不存在差异性</p><p>C.不同的空间尺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p><p>D.只存在大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不存在小尺度范围的地域差异</p><p>10.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是指( )</p><p>①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沿纬线延伸有规律的更替 ②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沿纬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 ③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与纬线大体平行伸展成条带状 ④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沿经度变化的方向有规律的更替</p><p>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p><p>(改编题)下图为欧洲传统民居自大西洋沿岸向东至俄罗斯的墙壁厚度的变化规律。据图完成 11~12 题。</p><p>1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 )</p><p>A.温差逐渐变小</p><p>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p><p>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1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p><p>C.地方性分异规律 D.垂直分异规律</p><p>下图表示的是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读图,回答13~16题。</p><p>13.图中①②③依次代表( )</p><p>A.积雪冰川带、高寒荒漠带、高山草原带</p><p>B.高寒荒漠带、山地落叶林带、高山草原带</p><p>C.高寒荒漠带、积雪冰川带、高山草原带</p><p>D.高山草原带、山地针叶林带、高寒荒漠带</p><p>14.决定该山山麓自然带的主导因素是( )</p><p>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p><p>C.山脉走向 D.山体坡度</p><p>15.决定该山垂直自然带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p><p>A.热量 B.降水量</p><p>C.大气环流 D.太阳辐射</p><p>16.该山可能位于( )</p><p>A.赤道附近 B.40S附近</p><p>C.40N附近 D.极圈附近</p><p>(改编题)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7~19题。</p><p>17.和①自然带的形成无关的因素是( )</p><p>A.暖流 B.山脉迎风坡 C.大气环流 D.寒流</p><p>18.⑤处自然带的名称是( )</p><p>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p><p>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p><p>C.热带草原带</p><p>D.温带草原带</p><p>19</p><p>③ )</p><p>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p><p>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 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p><p>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对比分析回答20~21题。</p><p>20.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p><p>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p><p>21.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p><p>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p><p>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p><p>(创新题)2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p><p>A.地理环境要素由大气、水、地形、生物和土壤等组成</p><p>B.各地理环境要素互不联系,独立发展</p><p>C.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会导致其他要素的改变</p><p>D.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了地域差异</p><p>23.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的是( )</p><p>①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 ②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耕作业 ③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④黄淮海平原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测试题(2023)学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