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0:18

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p>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希望你喜欢。</p><p>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p><p>A、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通过人们对自然条件的改造而实现的</p><p>B、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迁入率往往较低</p><p>C、地域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越大,人口在地区间的迁移也越频繁</p><p>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规模会越来越小</p><p>2、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人口流动的主要特征是</p><p>A、早出晚归 B、逐水 而迁 C、季节性迁移 D、安土重迁</p><p>3、有关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p><p>A、世界大江大河两岸都是城市密集地带</p><p>B、在边境地区由于政局不稳,一般不会形成城 市</p><p>C、在多条铁路、公路的交汇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p><p>D、沿海地区的城市较多,而且纬度越高,城市越密集</p><p>4、关于高级中心地的说法正确的是</p><p>A、数目较多 B、服务范围较大</p><p>C、门槛从口较少 D、相互之间距离较近</p><p>5、在城市化过程中</p><p>A、城市数目减少,规模扩大 B、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逐渐转移</p><p>C、城市数目增多,规模缩小 D、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p><p>6、下列有关我国城市的发展趋势正确的是</p><p>①城市经济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②控制环境污染,限制中心大城市的发展③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④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p><p>7、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p><p>①若干年后人类将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p><p>②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p><p>③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p><p>④可持续发展是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8、以下的一些观点和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p><p>A、退耕还牧 B、竭泽而渔</p><p>C、砍伐森林 D、杀鸡取卵</p><p>9、下列人类活动使人地关系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是</p><p>①黄土高原植树种草②长江上中游伐林造田③我国沿海海域实行休渔制度④弃田造林</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10、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p><p>①坡度大于25的耕地退耕还林还草②大规模改良现有草原发展林木生产③在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大面积植树造林④把用材林的采伐量控制在生长量之下</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11、下列人类活动,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p><p>A.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新的耕地</p><p>B.捕捉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人工饲养</p><p>C.积极围湖造田种粮,增产粮食</p><p>D.跨 流域调水,改变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平衡状况</p><p>12、促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p><p>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p><p>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压力</p><p>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p><p>D、 人口基数大,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p><p>13、某市对居民购物提出倡议,要求居民盛放物品时使用自备篮子或布袋,其目的是</p><p>A.节省包装费开支</p><p>B.避免交叉传染疾病</p><p>C.减轻白色污染</p><p>D.避免因包装袋破损而损坏食品</p><p>15、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鱼类资源,可以采取的措施是</p><p>①全面禁止捕捞②实行休渔期,划分休渔区</p><p>③控制鱼网网眼大小④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p><p>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p><p>1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标是</p><p>①增加木材产量②调整农业结构</p><p>③提高生态质量④提高农民收入</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读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图,回答17~19题。</p><p>17、英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趋势是</p><p>A、上升 B、下降</p><p>C、先上升后下降 D、先下降后上升</p><p>18、生活质量指标的变化趋势是</p><p>A、上升</p><p>B、下降</p><p>C、2023年前上升,2023年后下降</p><p>D、2023年前下降,2023年后上升</p><p>19、图中两条曲线的关系说明</p><p>A、生活质量的提高取决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p><p>B、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必然带来生活质量的下降</p><p>C、财富和产品越多,生活质量越好</p><p>D、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环境得到改善,这才是真正的发展</p><p>20、土壤污染可能会造成</p><p>①对人体的危害②对农作物的污染③酸雨的产生④洪涝灾害</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二、综合题(60分)</p><p>21、读我国四省区轮廓图,回答:</p><p>(1)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图中人口迁出较多的省是 (填字母),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的原因是 。</p><p>(2)改革开放后,图中民工输出最多的省是 ,民工输入最多的省是 。</p><p>(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人口迁移日趋活跃,这一时期民工流动的方向主要是 。</p><p>22、下面甲、乙两图分别反映工业分散和集聚的两类布局形式。美国某汽车公 司为开拓市场,在欧洲建有一种小轿车的多个零部件厂和3个整车厂,甲图是小轿车的生产联系网络示意图。</p><p>乙图的香水瓶生产中心,位于布笛勒河谷地。15世纪以来,在水、砂原料和植物燃料的基础上,那里发展了玻璃香水瓶制造业。至今集聚了43个公司,从事制模、制瓶、磨砂、涂色等专业化生产。他们协作生产的香水瓶75%出口到世界各地。根据右图和上述材料,完成下列要求。</p><p>(1)甲图中整车厂所在的3个国家分别是 、 、 。乙图中香水瓶生产中心所在的国家是 。</p><p>(2)汽车的零部件多实行标准化生产,因此其生产可以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以下产品中,其零部件生产布局有类似分散特征的是(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p><p>A、服装B、飞机C、 二胡D、沙发</p><p>(3)多个企业集聚,协作生产香水瓶,有利于同行面对面的知识交流和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以满足香水瓶生产技术快速创新的需要。在以下产品中,其生产企业的布局应有类似集聚特征的是(将正确选项前的代号填在括号里)。( )</p><p>A、瓷花瓶B、洗发水C、塑料袋D、啤酒瓶</p><p>(4)关于分散:除零部件生产标准化外,接近顾客和接近原料地也是分散布局的原因。从总体上说,跨国公司将其下属企业在全球分散布局有利于 生产成本, 产品市场。</p><p>(5)关于集聚:发达区域往往控制了某一类或几类产品的国际市场。这些区域具有发达的专业化分工、良好的创新环境和产业文化,有利于技术的快速 。</p><p>23、读下图,其中上图反映了美国某时装公司全球产销网络的一部分,下图展示了信息流动和相继的货物流动过程。通过高效的管理和海陆集装箱联运,从公司发出订单到时装在零售上架的实际时间在60天之内。回答下列问题:</p><p>(1)该时装公司于2023年1月2日15时从C城(西五区)发出订单,香港代理商在当地时间2023年1月 日 时收到该订单。</p><p>(2)这批时装制成后运到W城(西八区)的零售店,不应迟于当地时间2023年 月 日 时。</p><p>(3)多数美国时装公司完成类似过程需6个月,可见,此时装公司的主要竞争优势在于 (填写正确选项代号)。</p><p>①采购廉价原料②快速占领市场③地理位置优越</p><p>(4)在下面空白框内填写三个选项的代号,表明时装业的产销过程。</p><p>①按订单加工②产品销售③政府计划④多样化的需求信息</p><p>(5)根据图中标出的信息处理的传输方式,对比分 析我国时装发展的重要障碍是 (填写正确选项代号)</p><p>①劳动力成本增加②交通运输不发达③服装加工设备落后④ 信息产业发展滞后</p><p>24、阅读有关我国畜牧业的图文资料,回答</p><p>我国东部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西部是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西部牧区主要分布于非季风区,年降水量大多在400毫米以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和荒漠。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西部牧区畜牧业主要是利用天然牧草放养马、牛、羊、骆驼、牦牛等牲畜。</p><p>⑴根据你所学的地理知识和图文提供的地理信息,试确定我国西部以畜牧业为主的牧区和东部以种植业为主的农区的分界线大致是 阴山 。</p><p>⑵图中牧区①受自然 因素影响,畜种的分布主要呈 地带性变化。限制牧区②和③畜牧业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中,牧区②是 ,牧区③是 。</p><p>⑶东部农区畜牧头数约占全国总数的80%,其饲养和放牧牲畜的有利条件是</p><p>和 。东部农区,秦岭淮河以南地区鸭、鹅数量和放养规模远远大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其自然方面的原因是 。</p><p>⑷无论东部农区和西部牧区,大中城市和大型工矿区周围的畜牧业都为当地居民供应 等禽畜产品,其生产布局主要受 因素影响。</p><p>25、读下面三幅图:图a和图b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 c表明单位产品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物排放量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p><p>( 1)在图a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 是: 。</p><p>(2)在图b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 。</p><p>(3)根据图c,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 。</p><p>26、读株洲城市的发展图,回答:</p><p>(1)图中数码代表的铁路或河流名称:① 线② 线</p><p>③ 线④ 河。</p><p>(2)株洲城市在2023年以前规模较 ;城市主要沿 分布。</p><p>(3)现在,株洲城市规模和区位发生的变化是 、 。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 。因此,株洲被称为 。</p><p>高一地理期末试卷答案</p><p>一、单项选择题</p><p>题号20232023910</p><p>答案CDCBDCBACC</p><p>题号20232023202320232023</p><p>答案DBCCDCACDA</p><p>二、综合题</p><p>25、(1)由发达国家指向发展中国家</p><p>(2)由城市指向农村</p><p>(3)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与农村的单位产量污染控制费用不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将重污染工业大量转移到环境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p><p>26、(1)①京广②浙赣③湘黔④湘江</p><p>(2)小 河</p><p>(3)城市规模变大 由沿河设城转为沿铁路枢纽设城</p><p>(4)铁路的兴建 火车拉来的城市</p><p>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