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0:16

高一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与人类

<p>【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与人类,供大家参考!</p><p>高一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与人类</p><p>班级: 组别: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p><p>课题:自然资源与人类</p><p>【学习目标】</p><p>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p><p>【自主学习】</p><p>学习任务一: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其特点。</p><p>(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9p82相关文字和图表。自然资源的概念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方面去理解,认识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分类主要从其更新时间去区别。自然资源的特点从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去理解。)</p><p>小试牛刀:1.下列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 )</p><p>A.汽油 B.煤炭 C.小麦 D.闪电</p><p>※2.分析资料中划横线部分的内容,填写下列表格:</p><p>我国天然林面积①不足国土10%,全国木材产量的②40%集中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东北是全国的林业基地。由于种种原因,东北拥有材林、成熟林已由新中国成立时的2023万公顷减到2023年底的590万公顷,③减少51%,导致生态环境恶化,风沙旱涝灾害频频发生,一些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近年来,东北林区一方面保护和营造森林,另一方面实行森林的④综合开发和深加工,增加林产品的附加位,取得了很好的效益。</p><p>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p><p>①</p><p>②</p><p>③</p><p>④</p><p>学习任务二:以土地资源为例,说明不同历史时期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对人类的影响。</p><p>(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2p83相关文字。主要从不同历史时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来认识自然资源对人类的影响。)</p><p>小试牛刀:右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p><p>读图回答1~2题。</p><p>1. 图1中A表示某类资源,其数量和质量</p><p>是农业文明时代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p><p>该类资源最有可能是 ( )</p><p>A.土地资源</p><p>B.矿产资源</p><p>C.水资源</p><p>D.能源</p><p>2.关于环境文明时代的描述基本合理的是( )</p><p>A.人口压力巨大</p><p>B.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要素</p><p>C.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p><p>D.A资源依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因素</p><p>学习任务三:如何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p><p>(学法点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84p85相关文字。要根据自然资源的特点去寻找对策。)</p><p>小试牛刀: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是 ( )</p><p>A.适度开发 B.利益兼顾 C.生态保护 D.公众参与</p><p>【合作探究】</p><p>我的成果:自学成果(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中形成的新思路、新方法)交于合作小组检查。</p><p>我的困惑: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或出现的新问题在小组讨论时请求帮助加以解决。</p><p>【概括总结】</p><p>各组将讨论结果汇总、准备课堂展示,并完成本课题知识体系的构建:</p><p>【当堂检测】</p><p>一、单项选择题</p><p>1.下图中阴影部分是指 ( )</p><p>A.煤炭</p><p>B.水能</p><p>C.石油</p><p>D.地热</p><p>※2.热带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也丰富。体现了自然资源的 ( )</p><p>A.分布的不平衡性 B.资源间的联系性</p><p>C.数量的有限性 D.利用的发展性</p><p>3.关于自然资源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p><p>A.可再生资源分布有规律性,非可再生资源分布无规律性</p><p>B.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大,而非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小</p><p>C.可再生资源数量无限, 非可再生资源数量有限</p><p>D.自然资源利用潜力的无限性与科技发展水平有关系</p><p>※ 4.右图是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p><p>预测图。与2023年相比,2023年我国</p><p>能源消费结构变化将是( )</p><p>A.以清洁能源消费为主</p><p>B.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均有增加</p><p>C.水电消费大幅度下降</p><p>D.新能源消费增幅最大</p><p>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56题。</p><p>5.上图是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p><p>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p><p>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p><p>※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p><p>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p><p>风力发电前景广阔,但风力发电场占地较多。下图是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p><p>※7.关于我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p><p>A.甲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夏季</p><p>B.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大的主要原因</p><p>是距离冬季风源地近,地表平坦</p><p>C.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p><p>D.丙地区有效风能密度小的最主要原因</p><p>是远离海洋</p><p>8.据调查,甲地区风能资源利用前景优于丁地区,其原因是 ( )</p><p>A.甲地区气温年较差比丁地区小 B.甲地区有效风能密度比丁地区大</p><p>C.甲地区人均土地资源比丁地区多 D.甲地区能源需求量比丁地区大</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25</p><p>20</p><p>15</p><p>10</p><p>5</p><p>能源生产总量(亿吨标准煤)</p><p>0 5 10 15 20 25</p><p align="center"></p><p></p><p></p><p>读2023~2023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量变化图,回答910题。</p><p>★9.由图可知 ( )</p><p>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23年达到最大值</p><p>B.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p><p>C.20232023年期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p><p>D.从2023年2023年我国能源生产总量是逐年上升的</p><p>10.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是( )</p><p>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依赖 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p><p>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p><p>二、综合题</p><p>1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p><p>材料一 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已超过50%。不少专家认为:将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乙醇(燃料酒精)、生物柴油、生物氢等,用作生产和生活能源,是中国未来能源的希望所在,发展生物能源可以促进中国的能源安全。十五期间,我国提出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项目。</p><p>材料二 有关试验表明,我国南方的荒山、荒坡,北方的盐碱地,西部的戈壁、沙漠,都可以用来种植淀粉质生物。</p><p>材料三 2023年我国耕地数量的变化图</p><p>(1)与矿物能源相比,生物能源最大的特点是 。(2)评价发展农产品提炼生物燃油产业对资源环境的积极意义。</p><p>。</p><p>(3)※2023年,我国耕地数量总体上呈明显的 趋势。试分析变化的原因。</p><p>。</p><p>★(4)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要求积极稳妥地推动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根据材料,结合国情,谈谈你对 稳妥的理解。</p><p>12.根据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p><p>材料一:一般认为,当一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20%一30%时就面临较高风险。我国将在未来5~10年遭遇 石油安全问题.10一20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国外经验表明,战略石油储备是石油安全战略的核心内容,建立必要的战略石油储备可以防止石油供应中断对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固定浙江镇海、舟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4个石油储备基地。</p><p>材料二:读下图</p><p>材料三:我国进口原油中的80%都是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航运通道进口的。而一些大国一直染指并试图控制马六甲海峡。国内专家提出了从缅甸修一条输油管道到昆明的计划.该路径比我国传统方式通过马六甲海峡至少能减少2023千米的路程,而且要安全得多。</p><p>※(1)根据资料一说明我国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地理位置的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共同区位优势。</p><p>(2)根据资料二说明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p><p>(3)依据材料三说明,对我国石油运输而言,中缅输油管道与现行的马六甲海峡航线相比具有哪些优势?</p><p>参考答案</p><p>学习任务一:小试牛刀</p><p>1.B</p><p>2</p><p>反映出自然资源的特点对人类开发利用的启示</p><p>①数量的有限性适度开发,循环利用</p><p>②分不得不平衡性因地制宜,合理开发</p><p>③资源间的联系性注意保护资源、环境,综合开发</p><p>④利用的发展性发展科技,挖掘潜力</p><p>学习任务二:小试牛刀</p><p>1.A 2.C</p><p>学习任务三:小试牛刀 D</p><p>【当堂检测】</p><p>一、单项选择题</p><p>15:B B D B B 610: C D D B C</p><p>二、综合题</p><p>11.(1)清洁、可再生;</p><p>(2)缓解能源紧张;减少环境污染。。</p><p>(3)下降 城市交通建设用地;自然灾害损毁;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结构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p><p>(4)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短缺;耕地(持续)减少,粮食供需矛盾加剧(或粮食生产压力大);不利于国家粮食安全。</p><p>12.(1)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区位优势:位置临海,海运便利;接近国外石油供应地;接近我围石油需求市场。</p><p>(2)受石油资源条件限制,增产困难;国内石油消费增长加快,供需缺口越来越大。</p><p>(3)线路短,可节省时间和运输费用;加大石油进口的安全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与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