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0:16

高一地理学案大气圈与天气

<p>【摘要】鉴于大家对自考考务考籍十分关注,小编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此文高一地理学案大气圈与天气,供大家参考!</p><p>高一地理学案大气圈与天气</p><p>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p><p>学习目标:</p><p>1.明确大气圈的概念、组成与结构,掌握热力环流的概念及其成因;</p><p>2.能说出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分布和移动规律;</p><p>3.掌握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及季风的形成和分布;能说出锋面、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和影响</p><p>4.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说明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成因;通过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提高动手能力、读图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p><p>课前自学</p><p>结合教材,完成三维设计P28--P37自主学习网。</p><p>问题展示</p><p>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p><p>A.大气是以氮氧为主的混合物,氮氧占99%</p><p>B.大气中的氧是人类和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p><p>C.大气中的氮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还有保温作用</p><p>D.固体尘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p><p>完成下表:</p><p>大气成分作 用</p><p>氧</p><p>氮</p><p>二氧化碳</p><p>臭 氧</p><p>水汽和杂质</p><p>2、读大气垂直分层图(局部),回答下列问题。</p><p>(1)A层主要的直接热源是______。</p><p>(2)B层___部冷___部热,以______运动为主。</p><p>(3)在A、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层;飞机多在____层飞行,因为该层____________;____层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______层的电离层对无线电通讯有重要作用。</p><p>概括大气各圈层的特点。</p><p>3、读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p><p>A</p><p>B</p><p>C</p><p>(1)写出图中ABC代表的辐射名称:A B C</p><p>(2)在ABC中属于短波辐射的是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 ,大气的直接热源来自 。</p><p>根据上图说出大气的受热过程,解释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是如何实现的。</p><p>4、如右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p><p>(1)画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p><p>(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__ 运动,再形成_________运动.</p><p>(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____________形式。</p><p>5、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p><p>2023</p><p>2023</p><p>2023</p><p>2023</p><p>(hPa)</p><p>②</p><p>③</p><p>①</p><p>④</p><p>⑤</p><p>(1)图中①是_________压,②是_______压。</p><p>(2)图中③是_______力,④是______力,⑤是______。</p><p>(3)该风向形成图是( )</p><p>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p><p>C.图中的风向右偏 D.图中的风向左偏</p><p>试画出近地面的风形成示意图</p><p>6、将下图用箭头补充完整,熟练记忆图中气压带、风带的名称、方向。</p><p>7.形成东亚季风区的主要原因是 ( )</p><p>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p><p>B.洋流的影响</p><p>C.终年受赤道气团控制</p><p>D.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性移动</p><p>试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p><p>8.下面所示四幅图中,表示冷锋天气的是( )</p><p>A B C D</p><p>9、读北半球的锋面气旋图,回答问题。</p><p>(1)画出图中A、B、C、D四地的风向。</p><p>(2)判断甲、乙两条线附近分别形成了何种性质的锋。</p><p>(3)图中A、B、C、D四地处于雨区的有______。</p><p>列表比较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天气变化。</p><p>课堂检测</p><p>一、选择题</p><p>1、干洁空气中含量居第一位的气体成分是: ( )</p><p>A、氧气 B、臭氧 C、二氧化碳 D、氮气</p><p>2、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 ( )</p><p>A、对流层 B、平流 C、高层 D、电离层</p><p>3、印度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季风,其形成原因是 ( )</p><p>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以高原为主的地形</p><p>C、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强盛 D、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p><p>4、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 ( )</p><p>A、对流层 B、高层 C、平流层 D、电离层</p><p>5、在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 )</p><p>A、平行于等压线 B、垂直于等压线 C、与等压线斜交 D、无确定方向</p><p>6、下列自然现象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无关的是:( )</p><p>A、阴天的白昼天空仍然明亮 B、白天的气温晴天比阴天高</p><p>C、夜间的气温晴天比阴天低 D、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p><p>7、 多云的夜晚比晴天的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p><p>A、大气辐射增强 B、大气逆辐射增强 C、地面辐射增强 D、大气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增强</p><p>8、关于大气组成的正确叙述是 ( )</p><p>A.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和氢,</p><p>B. 二氧化碳对地面有保温作用</p><p>C. 水汽和固体尘埃主要集中在高层大气中</p><p>D. 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红外线</p><p>9、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p><p>A、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B、空气的上升与下沉</p><p>C、地球自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p><p>10、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p><p>A、气旋 B、反气旋 C、热力环流 D、大气环流</p><p>11、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p><p>A、晴天地面辐射强 B、晴天大气辐射强 C、晴天大气逆辐射强 D、晴天大气逆辐射弱</p><p>12、气旋控制地区,天气常呈现:( )</p><p>A、寒冷干燥 B、温和多雨 C、炎热干燥 D、高温多雨</p><p>13、晴朗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大气对太阳光的 ( )</p><p>A.吸收作用 B.反射作用 C、散射作用 D.斜射作用</p><p>1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 )</p><p>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p><p>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D、大气逆辐射作用</p><p>15、1月份亚洲大陆分布的主要气压中心是:( )</p><p>A、亚洲高压 B、阿留申低压 C、印度低压 D、夏威夷高压</p><p>16、下列关于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p><p>A、北半球气旋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B、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p><p>C、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 D、气旋控制的地区晴朗天</p><p>17、下列天气现象主要由冷锋形成的是:( )</p><p>①华北夏季的暴雨 ②冬季暴发的寒潮</p><p>③夏秋季节东南沿海的台风 ④盛夏长江流域的伏旱</p><p>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p><p>18、 大气臭氧层( )</p><p>A 能大量反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所以那里气温较低</p><p>B 能散射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地面生物免收紫外线辐射之害</p><p>C 是大气中存在臭氧的唯一场所</p><p>D 吸收大量紫外线,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p><p>19、读图回答</p><p>(1)图中②处的风向为 风,形成的原因是</p><p>(2)图中①处应为 风,其成因主要是 。</p><p>(3) 图中①处所示风向,我国是 季节</p><p>20、读下图回答:</p><p>A B</p><p>(1)A是 锋 ,B是 锋</p><p>(2)A锋过境后,该地气温 ,天气</p><p>(3)B锋过境后,该地气压 ,气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学案大气圈与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