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10:14

高一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提纲

<p>1 生物演化史:地球出现(46亿年前)化学演化生命出现(约30亿年前)生物演化</p><p>(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改变了大气性质(无氧环境有氧环境)。生物发展阶段(见教材P67表格)</p><p>2 生物灭绝: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原因:环境变迁、灾变事件。</p><p>3 人类演化与环境: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产物,同时又能有意识地适应和改造自然。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三大全球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问题。</p><p>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1 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p><p>2 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包括对其他地区的影响)。</p><p>3 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p><p>成土母质: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p><p>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p><p>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p><p>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p><p>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p><p>3 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p><p>3.3地理环境的差异性</p><p>1 自然带:自然属性相一致的条带状区域。地域分异有一定的有序性和普遍性。</p><p>2 自然带的分布:以气候类</p><p>型定自然带。</p><p>3 分布规律</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border="0"><tbody><tr><td valign="top" width="79"><p>分异规律</p></td><td valign="top" width="108"><p>主要分异因素</p></td><td valign="top" width="84"><p>地理位置</p></td><td valign="top" width="120"><p>分布规律</p></td><td valign="top" width="168"><p>表现明显的地区</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79"><p>纬度地带分异</p></td><td valign="top" width="108"><p>热量。根本原因:太阳辐射</p></td><td valign="top" width="84"><p>纬度位置</p></td><td valign="top" width="120"><p>东西延伸,</p><p>南北更替</p></td><td valign="top" width="168"><p>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79"><p>经度地带分异</p></td><td valign="top" width="108"><p>水分</p></td><td valign="top" width="84"><p>海陆位置</p></td><td valign="top" width="120"><p>南北延伸,</p><p>东西更替</p></td><td valign="top" width="168"><p>中纬度地区</p></td></tr><tr><td valign="top" width="79"><p>垂直地带分异</p></td><td valign="top" width="108"><p>热量、水分随高度变化。</p></td><td valign="top" width="84"><p>海拔高度</p></td><td valign="top" width="120"><p>水平延伸,垂直更替。与纬度地带分异类似</p></td><td valign="top" width="168"><p>海拔较高的山地。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山地垂直自然带越丰富。</p></td></tr></tbody></table>地方性分异:较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影响因素:地方地形、地方小气候、岩性和土质的差异等。表现规律:有序性和重复性</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一地理教案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复习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