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章节期中考试复习要点:人口数量与环境
<p>人口,是一个内容复杂、综合多种社会关系的社会实体,具有性别和年龄及自然构成,多种社会构成和社会关系、经济构成和经济关系。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地理章节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地理网一直陪伴您。</p><p>人口与环境</p><p>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原始型(高高很低)传统型(高较高较低)过渡型(高低高)现代型(三低)</p><p>世界人口自然变化(2023年)出生率(2.2%)、死亡率(0.9%)、自然增长率(1.4%)</p><p>中国人口自然变化(2023年)出生率(1.34%)、死亡率(0.64%)、自然增长率(0.7%)</p><p>人口自然变化典型地区欧洲的德国和匈牙利(负增长)、非洲(2.4%)、拉美</p><p>人口数量的变化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机械增长(人口迁移:迁入-迁出)</p><p>生育率指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49岁)数之比</p><p>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生育率(主要是社会环境因素)、死亡率(自然环境、社会环境)</p><p>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的影响资源和环境压力增大、环境污染加剧(但不是主要原因)</p><p>环境人口容量环境所能承载或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p><p>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对外开放、文化、生活消费水平</p><p>环境人口合理容量某地区最适宜人口的规模(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p><p>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16亿(人口承载量),8-9亿(合理容量)</p><p>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原生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地方病)次生环境因素(污染、食品、疾病)</p><p>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影响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p><p>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因素)</p><p>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缓解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的联系),迁入地(提供廉价劳力)</p><p>历史上我国的人口迁移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大迁移,使南方人口首次超过北方人口。</p><p>八十年代中期前人口净迁出地区辽宁、山东、上海、四川</p><p>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和工矿区。务工和经商为主。</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地理章节期中考试复习要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