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答题指导:地理季节的判断
<p><strong>高三地理答题指导:地理季节的判断</strong></p><p>太阳直射点的周年移动引起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四季的更替,四季的更替导致气温、气压、气候、水文、动物、植被等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自然环境的季节变化又导致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因此,有关地理季节判断的试题,推理性强,时空跨度大,综合范围广,涉及知识点多,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图文转换能力和知识迁移整合能力。正确判断季节与时刻往往是解题的必要条件,这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难点。</p><p>季节判断是高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第一步判断错误,后面的题就会全错,如果将这类问题进行归纳找出规律,就会尽量避免答题的错误。高考地理中给定的条件,往往隐藏着限制性的季节信息,如何准确的提取信息,是能否解题的关键,本文就重点阐述季节信息的提取规律。</p><p><strong>一、根据天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地球公转的近日点和远日点分析季节——近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冬半年,远日点表示北半球的夏半年。</p><p>2、地球公转速度的快慢——地球在公转快的位置是1月初,地球在公转慢的位置是7月初。</p><p>3、正午太阳高度判季节——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南半球冬半年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向北递减。</p><p>4、昼夜长短判季节——以北半球为例</p><p>(1)昼长于夜,昼长>12时,为夏半年,昼短于夜,昼长<12时,为冬半年。</p><p>(2)日出早于6时,日落晚于18时为夏半年;日出晚于6时,日落早于18时为冬半年。</p><p>5、太阳视运动信息条件的提取——以北半球为例</p><p>(1)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p><p>(2)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p><p>(3)春秋分;日出正东,日落正西。</p><p><strong>二、根据气候变化信息提取季节</strong></p><p>1、气温所反映的季节信息</p><p>(1)太阳辐射的季节分配——夏半年是高温季节,冬半年是低温季节。</p><p>(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点北陆北 ,点南陆南”,即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北突出,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突出。</p><p>(3)我国的具体情况:1月前后,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南北温差大,东部的等温线大体与纬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漠河附近;7月前后,全国普遍高温,东部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全国的低温中心位于青藏高原,高温中心位于吐鲁番盆地。</p><p>2、降水所反映的季节信息</p><p>(1)夏雨型气候——三大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气候。如北京,新德里,上海等等。</p><p>(2)冬雨型气候——地中海气候。如罗马,洛杉矶,开普敦,珀斯,圣地亚哥等等。</p><p><strong>三、根据气压中心的移动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在北半球的夏季向北移动,冬季向南移动。</p><p>2、大气活动中心——1月欧亚大陆被蒙古和西伯利亚高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形成冰岛低压;7月欧亚大陆被印度低压控制,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大西洋上形成亚速尔高压。</p><p><strong>四、根据水文现象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海水的温度和盐度的季节变化——一般状况同一海区夏季的水温高于冬季,盐度也高。但要注意特殊情况,如长江的入海口附近的盐度,夏季低于冬季。还有密西西比河,尼罗河,澜沧江,恒河,两河等。</p><p>2、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夏顺冬逆。</p><p>3、河流的径流量的季节变化——雨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多雨期,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汛期出现在高温期。</p><p>4、山地雪线的高低——夏高冬低。</p><p><strong>五、根据气象灾害的发生时间提取季节信息(以我国为例)</strong></p><p>1、台风——夏秋季节。</p><p>2、寒潮——秋末,冬季和春初。</p><p>3、洪涝——夏秋季节为主。</p><p>4、干旱——冬春多发,特别注意华北的春旱和长江流域的伏旱。</p><p><strong>六、根据自然景观的变化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植物景观——夏半年多数地区植物生长旺盛,草原一片葱绿;冬半年多数地区植物生长较差,草原一片枯黄。</p><p>2、动物景观——西伯利亚的驯鹿由苔原带迁往亚寒带针叶林带为1月前后,东非热带草原的羚羊斑马在7月前后大量向北迁移,青海湖赏鸟在春季(3-5月),鄱阳湖赏鸟在冬季(10月-次年的2月)。</p><p><strong>七、根据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农业生产活动的安排——如春小麦在春季播种秋季收获,冬小麦在秋季播种夏季收获,水稻在温带季风区秋季收获,双季早稻夏季收获,晚稻夏季播种秋 季收获,玉米棉花春夏播种秋季收获,甘蔗甜菜秋季收获,苹果柑橘春季开花秋季收获,江南丘陵的早茶在春季采摘,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小麦和牧羊的季节变 化。</p><p>2、水资源的利用——如我国水库冬春放水夏秋蓄水,水电站夏秋发电量大于冬春。</p><p>3、生物资源的利用——如冬季是我国东北林区伐木外运的最好季节,天山牧场冬季下山夏季上山,舟山渔场冬季墨鱼夏季带鱼。</p><p>4、能源的利用——如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可以利用沼气冬季不行,西北地区的风力发电冬季大于夏季,太阳能的利用夏季大于冬季。</p><p><strong>八、根据服务行业的活动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旅游业——香山红叶在秋季,哈尔滨的冰雕吉林的雾凇在冬季,海南的旅游旺季是冬季,庐山九寨沟的旅游旺季是夏季,洛阳牡丹在春季等等。</p><p>2、商业——空调销售旺季在夏季,冬装生产夏季是忙季,销售冬季是忙季,我国的食品销售春节前是忙季,欧美国家食品鲜花销售圣诞节前是忙季等等。</p><p><strong>九、根据环境问题的出现时间提取季节信息</strong></p><p>1、赤潮——大多发生在水温气温较高的季节。</p><p>2、沙尘暴——大多发生在冬春季节。</p><p>3、酸雨——大多发生在雨水较多且不是暴雨的时间。</p><p>4、臭氧空洞——大多发生在11月以后。</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