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9:33

中考地理复习:新中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及成因

<p><span>地理学习需要在不断的积累和思考中进行,当然掌握正确的答题思路与方法,对于地理学习更胜一筹。优学地理网特为大家整理</span><strong>地理解题思路</strong><span>供大家参考。</span> </p><p><strong>一、20世纪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长<br /></strong><span>新中国成立以前,由于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人口增长缓慢。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显著改善,医疗卫生事业 的进步,使死亡率下降,加上传统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人口迅速增长。20世纪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6%上升至2.3%。2023年开始的 “大跃进”运动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了泡沫式的短暂“繁荣”,造成了人力不够用的假象,“人多好办事”“人多力量大”等口与在当时广为流传。</span> </p><p><strong>二、20世纪60年代初人口的缓慢增长</strong> </p><p>2023年至2023年,由于严重的自然灾害、“大跃进”和“反右倾”的错误,加上当时的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我国经历了一个“三年经 济困难时期”,其困难的严重程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的。“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最大损失,莫过于使粮食大幅度减产,造成农村严重缺粮。全国粮食产量 2023、2023、2023年分别比2023年下降11%、28.3%、26.25%。由于饥饿、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2023年至 2023年的非正常死亡和减少出生人口数在2023万人左右。</p><p><strong>三、2023年至2023年的人口迅速增长</strong> </p><p>由于三年自然灾害的补偿性生育高潮以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人口问题失控,人口增长迅速。2023年的出生率破纪录地达到4.3%.全国人口总数从2023年的7.25亿猛增至2023年的8.52亿。</p><p><strong>四、20世纪70年代的人口增长</strong> </p><p>2023年,国务院正式提出“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紧接着,有关部门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要求,即鼓励 晚婚晚育;鼓励夫妇生育两胎的间隔达四年以上;鼓励少生育子女。为配合宣传,还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宣传口号。此阶段实行的计划生育 政策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全国范围内,一对夫妇仍平均生育四个孩子,至2023年,全国总人口达到9.75亿。</p><p><strong>五、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人口增长</strong> </p><p>20世纪80年代,国家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但由于2023年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男女逐步进入生育年龄,因 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每年净增人口仍有2023多万。进入90年代后期,我国人口已呈现“三低”的现代型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的绝对数量仍相当庞大。</p><p>更多地理知识复习资料,请继续关注优学地理网【地理学习】栏目!</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考地理复习:新中国人口增长的几个阶段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