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练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单选题二
<p>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高中地理,优学数学网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高二地理练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单选题二,希望对大家的地理学习有所帮助!</p><p>高二地理练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单选题二</p><p>右表显示X、Y两地同年出现地震的有关资料。X地位于美国西部,Y地位于印度中部。读表,完成7~8题。</p><p>7.从表中资料看出,下列判断不可靠的是</p><p>A.X地的震源深度大于Y地</p><p>B.X地地震产生的能量大于Y地</p><p>C.X、Y两地都不位于震中</p><p>D.X、Y两地的地震均属于破坏性地震,</p><p>地点 人口密度</p><p>(人/km2) 震中距</p><p>(km) 地震发生时</p><p>间(地方时) 震级</p><p>(级) 死亡人</p><p>数(人)</p><p>X 200 5.8 10:25 7.4 8</p><p>Y 500 2.5 4:00 7.1 1 820</p><p>8.Y地因地震死亡人数较多的原因不可能是</p><p>A.Y地人口密度较大 B.Y地距震中较近</p><p>C.Y地的地震发生在夜间 D.Y地位于板块边界地带</p><p>答案:7~8.7.A8.DX、Y两地震中距分别为5.8千米、2.5千米,故不可能在震中,因为震中距表示该地距震中的远近;震级表示能量大小,震级越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大于5级属于破坏性地震;一般震源深度越浅,破坏越大,但不能反推,因为地震破坏大小与震级、震中距、震源深浅,以及震区地质构造、地震发生时间、当地人口、经济都有关,一般深夜地震,由于人员都在室内而危害较大。Y在印度中部,不可能处在板块边界地带。</p><p>读下面地质灾害景观示意图,完成9~10题。</p><p>9.反映泥石流现象的是</p><p>A.a B.b C.c D.d</p><p>10.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p><p>A.a B.b C.c D.d</p><p>答案:9~10.9.C10.A土壤含水量越高、坡度越陡、风化程度越高,引发泥石流的可能性越大。</p><p>下图中数字代号表示广州、圣地亚哥、乌鲁木齐、吉隆坡四个城市,读图,完成11~12题。</p><p>11.四个城市附近地形最不易形成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12.易发生滑坡地区的地理特征,可能是</p><p>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年际变化大③地震基岩广布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p><p>A.①② B.②③</p><p>C.①④ D.②④</p><p>答案:11~12.11.B12.C第11题,由图中信息可推断①②③④四地分别为圣地亚哥、广州、乌鲁木齐、吉隆坡。只有广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平原地区,最不易形成滑坡。第12题,易发生滑坡的地区,其自然地理环境是地形崎岖不平,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较多。</p><p>下图表示2023年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完成13~14题。</p><p>13.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p><p>A.西北风 B.东南风</p><p>C.西南风 D.东北风</p><p>14.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主要原因是</p><p>A.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p><p>B.气候凉爽,适宜居住</p><p>C.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p><p>D.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p><p>答案:13~14.13.B14.D第13题,火山灰到达空中后,受盛行风向影响很大。图中显示火山灰向西北方向沉积距离较远,而在东南方向扩散距离小,这说明受东南风影响。第14题,火山灰含有多种养分,土壤肥沃而深厚,是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农作物产量高,所以农民冒着生命危险到火山口附近去居住。</p><p>经过精心的整理,有关高二地理练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同步检测单选题二的内容已经呈现给大家,祝大家学习愉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