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册地理旅游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p>地理是研究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以下是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下册地理旅游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优学地理网一直陪伴您。</p><p>1.(10分)(2023山东曲阜2月)图示为2023年五一黄金周期间,某些游客游览后上传到网上的四幅图片。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四幅图中,从旅游资源的特性上,C图区别于其他三幅图的特性是</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从旅游资源的分类上看,A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B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C图属于人文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D图属于自然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_景观类。</p><p>(3)旅游资源的特性中,四幅图都具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特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在旅游资源分类的基础上,区别回答旅游资源的特点。</p><p>答案:(1)历史文化属性 (2)地质地貌 生物 历史文化 山水组合 (3)物质景象组合性 非消耗性 美学属性</p><p>2.(10分)(2023无锡12月)读我国部分旅游胜地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p><p>(1)按旅游资源类型,图中苏州园林为________景观,桂林山水为________景观。</p><p>(2)按旅游资源的特性,桂林山水以________为主,避暑山庄以________为主。</p><p>(3)图中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________个。</p><p>(4)故宫又名________城,是________两代的皇宫。</p><p>(5)苏州园林位于________省,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该省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是________。</p><p>解析:此题考查我国旅游资源的分布。答题时,要结合地图明确景点所在地的位置,旅游资源的分类、特性以及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旅游地概况。其中第(3)题,5个分别是:避暑山庄、八达岭、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苏州园林。</p><p>答案:(1)人文 自然 (2)美学属性 历史文化属性 (3)5 (4)紫禁 明清 (5)江苏 明孝陵</p><p>3.(10分)(2023江苏)阅读有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图1是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等值线图。出游比率指某地到某旅游目的地的市民占该地出游市民总数的百分比。</p><p>图1</p><p>材料二:图2为某旅游目的地2023~2023年接待游客人次数年内变化图。</p><p>(1)距离上海市500千米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________、________等。</p><p>(2)上海市民出游比率空间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上海市民到北京的出游比率 达20%以上,高于距上海同距离的其他地区,这主要与北京地区人文旅游资源________和________两方面的特征有关。</p><p>(4)图2所示的旅游目的地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p><p>A.深圳锦绣中华B.北京颐和园</p><p>C.苏州周庄 D.阿坝州九寨沟</p><p>(5)图2所示目的地游客接待高峰分别是五一暑假和________。2023年我国调整五一假日,新增清明端午两假日,休假制度调整对该目的地游客接待数量年内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第(1)题,图中有500千米等距离线,该范围内的世界遗产有四处,该题只要选择性地答出其中两个即可,降低了试题难度。第(2)题,从图中出游比率等值线的分布可直接读出答案,基本上与距离呈负相关的关系。第(3)题,从游览价值分析解答,首先是资源的质量(等级与价值);其次是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分布状况);最后,要考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多样性)。第(4)题,图中显示的游客量有明显的季节性,游客主要集中在夏半年,即可排除A、B两项。周庄的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有限,不可能容纳这么多的游客。第(5)题,法定节假日调整和带薪休假制度的施行对我国旅游业产生的影响:一是旅游高峰次数增多;二是中短途旅游者增多;三是寒暑假季节游客进一步增多;四是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增多。</p><p>答案:(1)黄山 苏州古典园林(或皖南古村落 南京明孝陵) (2)自上海向外逐渐降低(离上海越远,出游市民越少) (3)品质高 多样性 (4)D (5)国庆节 增加新的游客高峰</p><p>4.(10分)(2023山东文综)罗布泊地区位于x疆塔里木盆地东部,以其神秘色彩令人神往。下图是罗布泊地区旅游资源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指出该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势及主要不利条件。</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从自然环境特点考虑,到该地区旅游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问题?</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解答本题应注意罗布泊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在解题时注意运用类比的方法。解答第(1)题,应注意联系罗布泊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图中旅游资源的分布,从资源的特色、价值、交通条件、客源地距离等方面组织答案。解答第(2)题,应注意联系罗布泊地处沙漠地带的恶劣自然条件,从沙漠探险的角度回答。</p><p>答案:(1)优势: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独特性强),科考价值高。主要不利条件:自然条件恶劣,通达性差;远离客源市场。 (2)饮用水和食物短缺;防风沙,防晒防暑,保暖;防迷路。</p><p>5.(10分)(2023海南)黄山市是我国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下图为黄山市主要旅游景区的分布。下表列出了某年外省市游客构成的调查结果。完成下列问题。</p><p>黄山市外省市游客构成</p><p>客源地游客比例客源地游客比例</p><p>广东19.03%北京6.72%</p><p>浙江13.81%江西5.22%</p><p>上海10.82%湖南4.10%</p><p>江苏8.96%福建2.99%</p><p>山东8.21%其他20.14%</p><p>(1)归纳黄山市旅游国内客源地的主要特点。</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与黄山区相比,屯溪区离黄山景区较远,为什么大多数来游览黄山的游客把屯溪区作为住宿地?</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第(1)题,结合表格可以看出,来黄山旅游的游客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等东部经济发达的省市区,另外还有江西、福建等邻近省区。也就是说游客的多少主要取决于客源地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市场距离的远近,第(2)题,认真阅读黄山旅游图不难发现,屯溪区的铁路、公路、飞机场等交通条件便利,市场景区距离均匀,接待能力强。</p><p>答案:(1)(主要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省市区);(其次是)邻近(周围)地区(省市区)。 (2)进出交通便捷(黄山市的机场、火车站和长途客运汽车站都位于屯溪区)(或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p><p>6.(10分)(2023山东济宁一模)2023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海南建设成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海南入境客源(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变化图</p><p>(1)据图说明海南入境游客变化的特点;近年来,在入境游客中,俄罗斯游客较多,简要分析其原因。</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小兵在海南旅游时,面对色彩美丽的珊瑚礁怦然心动,决定购买一些带给亲朋做纪念。对他的这种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第(1)题,依据海南入境客源变化图可归纳变化特点。俄罗斯游客较多的原因应分析两地的气候差异。第(2)题,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会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p><p>答案:(1)入境游客总量不断增长;国外游客增长速度快(国外游客在入境游客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并占主导地位)。俄罗斯纬度较高,海南岛的热带滨海风光对该国游客有较强的吸引力。 (2)不赞成。购买珊瑚礁,会导致对珊瑚礁的大量开采,从而破坏近海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p><p>7.(10分)(2023江苏启东中学模拟)读北京市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表,完成下列问题。</p><p>地区河北辽宁山东江苏湖北河南黑龙江</p><p>所占比例(%)12.2023.306.915.456.405.255.05</p><p>地区吉林山西湖南上海内蒙古陕西四川</p><p>所占比例(%)4.824.803.853.523.403.025.11</p><p>(1)到北京旅游的国内旅游者的地区分布受到________和________的制约,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规律具有________的特点。</p><p>(2)评价北京市旅游开发的条件。</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北京进一步利用节假日扩大远距离客源,应怎样改善交通设施?</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人文奥运是2023年奥运主题之一,北京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请你为2023年参加奥运会的外国运动员或游客介绍北京三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名胜古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北京旅游业的发展状况。由表中国内旅游者地区分布可以看出,距离近和经济发达的地区所占比例高,北京旅游市场的空间分布呈现出随距离增大而减小的规律。旅游开发的评价要从旅游资源本身、市场、交通等方面分析。要进一步扩大远距离客源,必须改善交通设施,如发展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空等。</p><p>答案:(1)距离(距北京的远近) 收入(经济水平的高低) 随距离增大而减少 (2)旅游资源丰富且地域组合与集群状况好;地处东部经济发达地带,市场距离近;交通通达度高;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环境承载量大。 (3)发展高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交通。 (4)长城 故宫 颐和园</p><p>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p><p>材料一:如今丝路游又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丝路重镇敦煌附近有莫高窟、玉门关、鸣沙山、月牙泉等著名景观,但敦煌没有游人如织的景象,而略显简陋和寂寞。莫高窟是敦煌艺术的精华,它有大小洞窟几百个,是集建筑、雕塑、壁画三位一体的艺术宝库。为了更好地保护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每年轮换开放十个洞窟。</p><p>材料二:丝绸之路地图</p><p>(1)如果游客冬春季节到敦煌旅游要注意防范__________天气。</p><p>(2)五一、十一假期已成为我国国内旅游的黄金周。敦煌石窟面对黄金周期间急剧增多的旅客,作出了限制游客人数的规定。简析其主要目的是什么?</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结合材料一、二,综合评价敦煌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条件。</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1)敦煌在我国西北部,冬春季节受西北季风影响很大,多寒潮天气;由于周围沙漠广布,也多沙尘天气。(2)限制游客数量既能保护旅游资源不被破坏,也能保障游客的观感感受,提高旅游质量。(3)旅游资源开发评价包括:旅游资源质量(游览价值、集群状况、地域组合)、市场距离、交通位置的通达度,以及地区接待能力和环境承载量等五方面。</p><p>答案:(1)寒潮(或大风降温)、沙尘暴 (2)①保持风景区的环境质量;②保障旅游质量。 (3)优势:敦煌莫高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附近还有鸣沙山、月牙泉、嘉峪关、酒泉等各具特色的旅游地,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因而游览价值很大。缺点:距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远,市场距离远;地处偏僻,通达性差;处于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接待能力较差;莫高窟洞窟开放面积小,环境承载量有限。</p><p>9.(10分)(2023江苏)小王参加了重走霞客路的旅行考察活动。他们从湖北武当山出发,到云南丽江结束。下图是考察路线示意图及相关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1)该考察路线所经过的名山中,有两个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一个是黄山,另一个是________,其重要价值是________、________。</p><p>(2)小王在桂林看到漓江两岸有大量的峰林、峰丛景观。这些景观属于典型的________地貌。经过调查与走访得知,桂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很大,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小王在丽江感受到了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如纳西古乐、东巴文字等。丽江古城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认为丽江在旅游可持续发展中需注意哪些问题?</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第(1)题,考查对我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的名山掌握情况及其重要价值体现。第(2)题,考查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第(3)题,考查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p><p>答案:(1)武夷山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2)喀斯特(岩溶)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增加收入,促进就业 促进文化交流 (3)保护文化遗产;旅游设施建设要与景观相协调;保护当地生态环境。</p><p>10.(10分)(2023广东广州)三亚市位于海南岛最南端,是中国著名的热带海滨旅游城市。2023年,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68.51%,是三亚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p><p>材料一:下图是三亚市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图。</p><p>材料二:下图是三亚市客源空间分布距离曲线图。</p><p>分析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1)三亚市旅游客源市场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________特点。</p><p>(2)根据世界旅游客流规律,旅客流量一般会随着与目的地距离的________而逐渐减少。</p><p>(3)图中,M、N两地应是________。</p><p>A.海口 B.广东</p><p>C.长江三角洲 D.京津唐地区</p><p>E.辽中南 F.吉林、哈尔滨</p><p>(4)试解释三亚市客源空间分布独特规律形成的原因。</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根据三亚市客源空间分布距离曲线图可以发现,其客源随距离增加而减少,有波动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正常情况下距离较远往往客源较少。距离三亚900千米、2 400千米大约是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根据其客源的比例来看也完全符合。旅游是经济条件较好条件下的人为活动方式,景点在距离最为合适的距离内对游客吸引能力更强,距离我国最南端的三亚空间距离逐渐增大的几个工业区是主要客源地,所以三亚市客源空间分布距离曲线图呈现为波动变化的特征。</p><p>答案:(1)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客流波状起伏(跳跃性) (2)增加 (3)B C (4)三亚市位于海南岛南端,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距离遥远,交通成本较高。因而,客流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四大城市群。</p><p>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下册地理旅游地理单元综合测试题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