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9:13

2023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练习试题

<p>地理是文理兼并的一门大科学~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练习试题,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正确答案。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p><p>1.下列关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区域发展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p><p>B.区域内部的经济差异比较大</p><p>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对外贸易规模小</p><p>D.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发展状态</p><p>2.关于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产业结构日趋复杂,产业由扩散走向集聚 B.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p><p>C.城市和工业区迅速向外扩展 D.人类对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p><p>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表示的两个不同的区域图,回答3-4题。</p><p>3.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p><p>A.资金 B.劳动力</p><p>C.信息 D.观念</p><p>4.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方向在区间调配的主要是</p><p>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廉价劳动力</p><p>读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回答56题。</p><p>5.关于南水北调工程的现实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增加了长江流域的地表径流</p><p>B.从根本上解决华北缺水问题</p><p>C.减少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p><p>D.改善供水区的投资环境,促进其经济发展</p><p>6.水资跨区域调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p><p>①可以改变调入区的气候类型</p><p>②调水对调出区和调入区都可能引发生态环境问题</p><p>③可以减少调入区地表水的使用</p><p>④有利于受水区保护湿地和生物多样性</p><p>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p><p>读某四国产业结构图,回答7--8题。</p><p>7.图中人均国民收入最高的国家是</p><p>A.甲 B.乙 C.丙 D.丁</p><p>8.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乙国的就业人口转化的趋势将主要是</p><p>A.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流动</p><p>B.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流动</p><p>C.大量的就业人口面临失业压力</p><p>D.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获得就业机会</p><p>图表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9--10题。</p><p>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p><p>强沙尘暴次数20232023</p><p>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202320232023</p><p>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p><p>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p><p>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p><p>1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p><p>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p><p>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p><p>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p><p>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p><p>西藏和黑龙江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多的省区。读下表,回答11~12题。</p><p>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2023年2023年2023年</p><p>黑龙江22.2023.2023.67</p><p>西藏24.2023.2023.75</p><p>1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处是</p><p>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B.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p><p>C.气温低,蒸发微弱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p><p>12.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不正确的叙述是</p><p>A.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B.旅游业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原因之一</p><p>C.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D.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由于农业开发</p><p>三农问题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县某河流下游横截面略图,该河下游所在地区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读图回答13~14题。</p><p>13.我国南方农村存在着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图中各地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p><p>A.甲 B.乙</p><p>C.丙 D.丁</p><p>14.关于该区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大力发展水稻种植,以解决我国南方人多地少、粮食供应不足的问题</p><p>B.利用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大规模地植树造林,从而改变该处的降水量,使河流的径流量没有季节变化,使居民免受洪涝灾害之苦</p><p>C.大力发展立体农业,水面养鱼,低缓的平地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低山丘陵则发展经济林木</p><p>D.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将该区域的农村全部转变为城市</p><p>下图所示是一个为森林覆盖的河盆在暴雨中呈现的径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据此完成15~16题。</p><p>15.假如在该河的上游修建一座水库,则曲线</p><p>①变化不大</p><p>②流量曲线将变得和缓</p><p>③含沙量曲线将没有变化</p><p>④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将降低</p><p>⑤流量曲线和含沙量曲线的最高值均会提高</p><p>A.①②③ B.④⑤</p><p>C.②③ D.②④</p><p>16.假如暴雨发生时该河流域的森林早已被砍伐,上图中河流径流量曲线及含沙量曲线应为</p><p>读美国部分地区轮廓图,完成17~18题。</p><p>17.上图中a、b、c、d、e区域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地域类型的是</p><p>A.a、b、c B.a、c、d</p><p>C.b、c、e D.c、d、e</p><p>18.中国有句谚语:今年麦盖三层被,年枕着馒头睡谚语中描写的这种农作物在美国也广泛种植,其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图中</p><p>A.a处 B.b处 C.c处 D.d处</p><p>据报道,2023年我国大豆70%依赖进口。中国油脂压榨企业对进口大豆的利用量越越多,部分原因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完成19~20题。</p><p>19.我国大豆的生产成本和装运成本都较高,主要的原因是</p><p>①我国的大豆种植业为小农经营,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p><p>②我国各平原区都不是最适宜大豆生产的地理区域</p><p>③我国大豆产、供、销社会化程度低</p><p>④我国的交通运输较美国、巴西等国落后</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20.对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合理建议有</p><p>①为谋求利益最大化,我国可以不种植大豆,而全部利用质优价廉的进口大豆</p><p>②延长大豆产业链条,增加大豆产品的附加值</p><p>③完善大豆科研、生产及推广体系,扩大高出油率大豆的种植面积</p><p>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大大豆种植面积</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②③</p><p>资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量的70% 以上的城市。根据资产业与资型城市发展的规律,资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因此资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据此完成21~22题。</p><p>21.资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p><p>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p><p>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p><p>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p><p>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p><p>22.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有关资枯竭型城市的说法正确的是</p><p>A.GDP一定会随着资的枯竭而下降</p><p>B.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p><p>C.人口大量迁往其他城市或郊区就业</p><p>D.因地制宜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发展新兴产业</p><p>读田纳西河流域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23~25题。</p><p>23.下面关于田纳西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p><p>A.水汽主要自北冰洋</p><p>B.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平坦</p><p>C.对丰富的水能资实行梯级开发</p><p>D.整个干流的落差均较大</p><p>24.利用图中资,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________产业</p><p>A.冶金 B.精密仪表</p><p>C.航空航天 D.棉纺织</p><p>25.为提高田纳西河流域的开放度,应</p><p>①创建开放宽松的环境 ②加强对外交流联系 ③加大开发力度 ④设置专门的开发机构</p><p>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p><p>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26~28题。</p><p>26.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p><p>A.市场 B.劳动力 C.技术 D.交通</p><p>27.由图可知</p><p>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28.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A.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p><p>B.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①②类产业</p><p>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p><p>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p><p>读产业空间发展示意图,完成29~30题。</p><p>29.台商在广东东莞大量投资电脑生产企业主要的有利条件是</p><p>A.交通便捷,劳力廉价 B.高校众多,技术先进</p><p>C.地形平坦,气候优越 D.资丰富,农业发达</p><p>30.大量电脑生产企业在东莞投资建厂,不可能产生的影响是</p><p>A.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 B.提升产业结构层次</p><p>C.改善当地的环境质量 D.吸引大量移民迁入</p><p>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31~32题。</p><p>3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p><p>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p><p>B.资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p><p>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p><p>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p><p>3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p><p>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增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p><p>B.资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p><p>C.产业移入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p><p>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p><p>读美国东北工业区和鲁尔区图,回答2023题。</p><p>33.美国东北工业区比德国鲁尔工业区优越的区位因素是</p><p>A.丰富的铁矿 B.丰富的煤矿 C.充足的的水 D.便利的水陆交通</p><p>34.下列关于鲁尔区综合整治措施,错误的是</p><p>A.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B.对企业进行集中化、合理化的改造和整顿</p><p>C.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D.增加煤炭、钢铁工业部门的数量</p><p>下图示意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35-36题。</p><p>35.该专题研究可能是</p><p>A.耕地分类和评价 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p><p>C.商业分布和规划 D.学校布局</p><p>36.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p><p>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p><p>沃尔玛是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通过自己的卫星,它可以在一个小时内对全球范围内的4 500多家分店的每种商品的库存、销售量全部盘点一次,为高效的配送系统提供保证。沃尔玛的物流配送系统可以保证任何一家卖场的配送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使它可以维持极少的库存甚至零库存,但可以保证正常销售,节约大量的储物空间和费用。据此完成37~38题。</p><p>37.目前,沃尔玛在中国53个城市开设了102家商场。沃尔玛总部要查询其商场在中国的分布情况,需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p><p>A.RS B.GIS C.GPS D.WPS</p><p>38.沃尔玛的物流配送中心与其运输车队的合作密切,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p><p>①遥感技术 ②地理信息系统 ③全球定位系统</p><p>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p><p>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39-40题。</p><p>39.调查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是</p><p>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p><p>40.下表中①②③④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的是</p><p>表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p><p>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其他用地</p><p>①57.2023.320.763.590.53</p><p>②40.2023.680.2023.2023.60</p><p>③30.2023.150.2023.865.91</p><p>④20.2023.950.567.2023.72</p><p>A.① B.② C.③ D.④</p><p>卷Ⅱ(综合题 共40分)</p><p>*请将答案填写到答题纸相应位置。</p><p>4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p><p>材料一 右图为我国某区域图:</p><p>材料二 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p><p>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p><p>材料三 呼伦贝尔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p><p>(1)试分析根河湿地的形成原因。(4分)</p><p>(2)对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阐明理由。(4分)</p><p>(3)图中甲地位于农牧交错带,简述甲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4分)</p><p>42.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江苏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确立了对口支援关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p><p>材料一:图甲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图乙为江苏省简图。</p><p>图甲 图乙</p><p>材料二:图丙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江苏省三次产业比例统计图。</p><p>图丙</p><p>(1)试比较新疆和江苏两省区的自然特征。(4分)</p><p>省区</p><p>项目新疆江苏</p><p>地形①以平原为主</p><p>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②</p><p>河流河流少,水量小③</p><p>植被荒漠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p><p>矿产资④较少</p><p>(2)比较两省区三次产业比例的差异。(2分)</p><p>(3)简述江苏和新疆相互协作对两省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5分)</p><p>(4)2023年,新疆正式启动了霍尔果斯国家级特殊经济开发区的建设。试分析霍尔果斯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3分)</p><p>43.阅读下列材料及图表,完成有关问题。(14分)</p><p>材料一: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关系(图A)、土壤侵蚀与森林覆盖率关系(图B)。</p><p>材料二:黄土高原降水分布图(图C)和图C中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表。</p><p>乙所在省北部某县某年的经济结构</p><p>类型比重(%)</p><p>三次</p><p>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p><p>27.646.126.3</p><p>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其他</p><p>68.527.71.02.8</p><p>工业重工业(包括采掘业)轻工业</p><p>67.033.0</p><p>(1)结合图B,分析说明图A中土壤侵蚀与年降水量之间的关联性。(6分)</p><p>(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该县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5分)</p><p>(3)有关学者提出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两种治理方案:</p><p>方案Ⅰ:以工程措施如修建梯田、修建淤地坝为主;同时种植低矮的灌木和恢复草坡。</p><p>方案Ⅱ:以植被措施为侵蚀治理的主要措施;但必须与梯田、淤地等工程措施相结合。</p><p>请你在图C的甲、乙两地区中任选一地,选择该地合理的水土流失治理方案。并阐明选择方案的理由。(3分)</p><p>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练习试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二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练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