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9:08

哈师大附中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

<p>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读右图,回答1~3题。</p><p>1.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p><p>A.山地 B. 平原</p><p>C.丘陵 D. 低缓高原</p><p>2.图中陡崖M的相对高度最有可能是</p><p>A.50米 B.90米 C.155米 D.220米</p><p>3.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p><p>A.由西向东 B.由西北向东南</p><p>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p><p>读经纬网图,完成4~5题。</p><p>4.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p><p>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p><p>5.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p><p>A.E点B.G点C.H点D.K点</p><p>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6~7题。</p><p>6.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p><p>A.(20S,0 B.(20N, 120E)</p><p>C.(20S,60E)D.(20N, 180)</p><p>7.此日可能在</p><p>A.1月 B.5月</p><p>C.7月 D.11月</p><p>读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中虚线箭头代表地球公转轨道和方向,弧线ABC表示晨昏线。完成8~9题。</p><p>8.对于A、B两点方位的描述正确的是</p><p>A.A位于B的东南方 B.B位于A的东北方</p><p>C.A位于B的西北方 D.B位于A的西南方</p><p>9.如果D点所在经线两侧日期不同,则此时</p><p>A.地球公转速度大于1/日 B.上海白昼达到一年中最长</p><p>C.北京的太阳高度大于0 D.东京地方时为6:00</p><p>右图表示北半球某地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0~11题。</p><p>10.此日江苏省扬州市(约32.5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是</p><p>A.32.5 B.45.5</p><p>C.66.5 D.79.5</p><p>11.假设图示太阳高度角为该地一年中最大太阳高度角,则</p><p>A.地球上的温带范围将会减少</p><p>B.回归线将穿过我国的海南岛</p><p>C.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幅度将会减小</p><p>D.夏至日北半球所有地点白昼时间都将变短</p><p>下图为地球上某日一条完整的昏线,ac两点为昏线的顶点,b点为昏线的中心点,昏线在地球上为东北-西南走向,a点的地理坐标为(2023'N,150E),完成下列12~13题。</p><p>12.a 点与c点的经度数相差是</p><p>A.0 B.90</p><p>C.160 D.180</p><p>1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北京时间是</p><p>A.1月22日10点</p><p>B.5月21日22点</p><p>C.7月22日10点</p><p>D.11月21日22点</p><p>读下图甲、乙两地某企业2023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读图,完成14~15题。</p><p>14.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p><p>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p><p>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p><p>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p><p>15.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p><p>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p><p>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p><p>A.①②③ B. ①②④</p><p>C. ①③④ D. ②③④</p><p>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6~17题。</p><p>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p><p>强沙尘暴次数20232023</p><p>土地沙化速度</p><p>(平方千米/年)1 2023 2023 460</p><p>16.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p><p>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p><p>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p><p>17.为了遏制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p><p>A.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发展工业</p><p>B.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p><p>C.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p><p>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p><p>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及材料,完成18~20题。</p><p>18.箭头①和③的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p><p>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p><p>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送</p><p>19.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p><p>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p><p>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p><p>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p><p>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侵入</p><p>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p><p>20.②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p><p>A.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p><p>B.为提高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发挥重要作用</p><p>C.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p><p>D.从根本上解决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p><p>读珠江三角洲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回答21~22题。</p><p>2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p><p>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p><p>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p><p>22.以下属于阶段Ⅰ工业发展特点的是</p><p>A.工业增加值增长较快 B.外商的投资规模相对较大</p><p>C.建立了大批生活消费品加工工厂 D.成为我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p><p>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读图完成23~24题。</p><p>23.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p><p>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p><p>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p><p>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④⑤</p><p>24.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p><p>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p><p>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p><p>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p><p>25.下列城市由西向东,分别位于西、中、东三个经济地带的是</p><p>A.乌鲁木齐、西安、郑州 B. 昆明、长沙、福州</p><p>C.沈阳、太原、西安 D. 成都、武汉、南昌</p><p>26.西部地带经济发展的优势有</p><p>A.生态环境良好,草原广布</p><p>B.资源丰富,交通运输比较便利</p><p>C.水资源丰富,农业基础好,技术水平较高</p><p>D.国境线长,邻国较多,沿边经贸有较大优势</p><p>读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完成27~28题。</p><p>27.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p><p>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小 ②需开挖新河道,工程量大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p><p>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p><p>A. ①②④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p><p>28.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p><p>B.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p><p>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p><p>D.能缓解北方地区地下水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p><p>读下图,完成29~31题。</p><p>29.近年来,中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p><p>①三北地区 ②南方低山丘陵 ③黄土高原 ④华北平原</p><p>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p>30.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是</p><p>①飞播造林种草 ②节约用水 ③围湖造田 ④坡地改梯田</p><p>A. ①② B. ②④ C.①③ D.①④</p><p>3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防护林体系,主要发挥水土保持环境效益的是</p><p>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p><p>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完成32~34题。</p><p>32.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p><p>①泥沙淤积 ②蒸发加强 ③围湖造田 ④降水减少</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33.洞庭湖区耕地不足,人地关系矛盾尖锐,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下列措施合理的是</p><p>①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②立体养殖,综合开发资源</p><p>③开发旅游资源,发展第三产业 ④修建电站,开发水能资源</p><p>A.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p><p>34.关于洞庭湖对长江干流调节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丰水季节,洞庭湖水补给长江干流,削减洪峰</p><p>②丰水季节,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削减洪峰</p><p>③干旱季节,长江水流入洞庭湖,补给湖泊水</p><p>④干旱季节,洞庭湖水流入长江干流,补给河流水</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p><p>流域的自然背景决定了河流的利用方式和流域的开发方向。田纳西河流域的地形、气候、水文、矿产等状况,决定了其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据此完成35~36题。</p><p>35.田纳西河水系的水文特征是</p><p>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p><p>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水流平稳,流量大</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p><p>36.河流及其开发方向组合,正确的是</p><p>A.发源地保护植被生态</p><p>B.河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p><p>C.河谷平原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p><p>D.河口矿产资源开发和港口建设</p><p>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37~39题。</p><p>37.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p><p>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市场广阔 ④廉价劳动力多</p><p>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p><p>38.有关鲁尔区经济衰落的说法,错误的是</p><p>A.世界性钢铁过剩 B.环境污染严重</p><p>C.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 D.生产结构十分复杂</p><p>39.德国鲁尔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p><p>A.机械工业 B.电力工业 C.化学工业 D.煤炭工业</p><p>40.有关3S技术运用的叙述,正确的是</p><p>A.GPS可以确定运钞车位置</p><p>B.GIS可以获取森林火场遥感信息</p><p>C.RS可以获取人口增长的动态信息</p><p>D.RS可以对水灾淹没区域进行动态预测分析</p><p>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40分)</p><p>41.(13分)甲图是地处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岛屿,该岛的山上有流速较大的河流和森林分布,多温泉,缺乏煤、石油、天然气资源。现有一科研小组对该岛进行综合开发,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问题。</p><p>(1)甲图中③地气温为28.6 ℃,则①地温度应在 至 ℃。</p><p>(2)根据农场的布局,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农场的C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 。除此之外,该岛上还可以开发哪些能源资源(列举两项)?</p><p>(3)随着岛屿的开发,该岛上形成了一个中等城市,该城市示意图为乙图。该市在甲图的①②③④处最有可能的是 处,试说明理由(回答三点即可)。</p><p>(4)该市工业布局从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角度看都是合理的,从盛行风看该岛位于 (南、北半球),其盛行风向为 。</p><p>(5)该岛在D处大力营造 ,其作用是 。</p><p>42.(11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⑴按干湿地区的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 区和 区。</p><p>⑵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2分)</p><p>⑶我国沙漠化地区不断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有:①② 。</p><p>⑷乙图显示的固沙措施有:①② 。具体地说,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经营造了 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具体作用是</p><p>。(2分)</p><p>43.(9分)图1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图2是洞庭湖2023 2023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图1 图2</p><p>(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 ,主要原因是 、 。</p><p>(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 、</p><p>、 等生态价值价值。</p><p>(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 (3分)</p><p>44.(7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p><p>(1)该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p><p>(2)A、C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B区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主要经济作物是 。</p><p>(3)简述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区位优势(回答三项,每项1分)。</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哈师大附中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