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试题
<p>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地理知识的积累,逐步形成一门研究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科学。优学地理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p><p>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p><p>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要求的。</p><p>1、作为旅游者,必不可少的条件是:</p><p>A、具有一定的经济时间</p><p>B、只要具备一定的经济时间</p><p>C、必须同时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足够的时间</p><p>D、不但要有金钱、时间和旅游动机,还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p><p>2、旅游资源的核心是:</p><p>A、具有经济价值</p><p>B、可以开发利用</p><p>C、产生社会效益</p><p>D、对旅游者有吸引力</p><p>3、下列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有:</p><p>A、安徽黄山</p><p>B、傣族泼水节</p><p>C、桂林山水</p><p>D、青海的青海湖</p><p>4、按旅游资源的分类,五大连池、神农架、青城山-都江堰、安塞腰鼓分别属于:</p><p>A、地质地貌景观、生物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p><p>B、水文景观、地质地貌景观、风土民情景观</p><p>C、水文景观、生物景观、水文景观、文化艺术景观</p><p>D、地质地貌景观、气候气象景观、古建筑景观、风土民情景观</p><p>回答5-6题。</p><p>5、该古迹已破损严重,面目全非,这主要是下列哪种作用的影响所致:</p><p>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p><p>C、海浪侵蚀 D、冰川侵蚀</p><p>6、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p><p>A、气候干燥 B、地形平坦</p><p>C、尼罗河流过 D、植被较差</p><p>7、下列世界遗产与其所在省区的连线,对应正确的是:</p><p>A、大足石刻重庆</p><p>B、黄龙安徽</p><p>C、龙门石窟云南</p><p>D、丽江古城山西</p><p>8、五一黄金周来汉中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p><p>A、环境承载量</p><p>B、地区接待能力</p><p>C、最优吸引半径</p><p>D、经济容量</p><p>9、下列景点中,即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的是:</p><p>A、苏州园林 B、四川九寨沟</p><p>C、印度泰姬陵 D、挪威峡湾</p><p>10、目前,多地区提出了绿色旅游的口号,主要是针对:</p><p>A、城市环境的不断恶化 B、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p><p>C、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污染 D、旅游活动对社会的冲击</p><p>11、衡量灾情大小的标准是</p><p>A、致灾因子强度 B、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数量</p><p>C、孕灾环境大小 D、人类社会和自然资源的损失</p><p>2023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图3为两次大</p><p>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3题。</p><p>12 、两次大地震</p><p>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p><p>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p><p>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p><p>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p><p>2023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早。而x疆堆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洪。据此回答13一14题。</p><p>13、关于西南地区旱灾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一组是( )</p><p>①西南季风势力强 ②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旺盛 ③缺少大河 ④石灰岩分布广,地表水不易储存 ⑤水利设施缺乏 ⑥植被破坏严重</p><p>A.①②④⑥B.②③④⑤ C.①④⑤⑥ D.②④⑤⑥</p><p>14、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p><p>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p><p>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p><p>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p><p>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建水库</p><p>15、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p><p>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p><p>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p><p>16、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p><p>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p>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p><p>17、下列关于台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p><p>B、中心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p><p>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p><p>D、北半球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p><p>18、目前,对台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p><p>A、RS B、GPS C、GIS D、数字地球</p><p>19、若甲图为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且该地多岩崩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图中最易发生泥石流灾害的地点是</p><p>A、A地 B、B地 C、C地 D、D地</p><p>20、若乙图为甲图中某地等高线的一部分,实线为等高线(单位:米),虚线为泥石流路线,某游客此时正好位于O点,则其正确的逃生路线是图中①~④中的哪一条路线</p><p>A、① B、② C、③ D、④</p><p>第二部分非选择(综合题共60分)</p><p>21、根据下列材料和图四回答问题:(10分)</p><p>材料一: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其旅游发展趋势和特征对我国旅游业具有重要的先导、示范效应。</p><p>材料二:长江三角洲经济地区主要旅游城市分布图</p><p>(1)某国际会议在上海结束后,与会者打算就近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假如你是旅行社的业务经理,请你根据客人的要求,推荐一个相关旅游城市供选择。(如图所示,每个城市只能选择一次)</p><p>历史文化游有</p><p>水乡古镇风情游有</p><p>(2)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景观丰富多彩,说明了旅游资源具有 性,A地著名的水文地理景观是 。</p><p>(3)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最主要的客源市场是 (填区域内或区域外)。这说明旅游资源的 是有限的。</p><p>(4)简述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共同优势条件。(至少答三点)</p><p>(5)长江三角洲旅游资源国际化运作的前景不可限量。据估计, 2023年海外游客就达250万人次。这将对该地区社会经济产生哪些积极影响?(至少答二点)</p><p>2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p><p>黄山,2023年入选中国十大风景名胜,2023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2023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这里山峰劈地摩天,云凝碧汉,气象万千;青松苍郁虬劲,千姿百态;烟云翻飞飘渺,浩瀚似海;巧石星罗棋布,惟妙惟肖;温泉终年喷涌,五色无嗅,可饮可浴。</p><p>(1)黄山位于______省南部的江南丘陵,地处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地质构造为___,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p><p>(2)黄山四绝中,属于气象与气候景观的是___________。从旅游资源的类型来看,它们都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p><p>(3)若想观赏到变幻莫测的黄山云海,最佳季节是_______,最佳天气是_______。</p><p>(4)在游览黄山的怪石时,若想欣赏这些岩石、地貌的酷似造型必须______ __;若想观赏到黄山佛光则必须 。</p><p>23、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p><p>材料一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体系中最大的工程建筑,也是堪称世界奇迹的伟大建筑工程之一。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总长2023千米。</p><p>材料二 万里长城示意图</p><p>(1)根据旅游景观的本质属性,长城属于 旅游资源中的_______景观,它的建筑规模、工程技术水平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物质文化,当时建造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6分)</p><p>(2)从地理学角度考察,长城位于一些重要的地理分界线附近。在陕、晋的北部边缘较为明显,如:地形上可作为 高原和 高原的分界线;气候上是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区和 区的分界;农业上是我国农耕区和区的分界线。(4分)</p><p>24.(10分)下图中(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判断回答:</p><p>(1)我国位于 灾害带与 灾害带的交汇的位置,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广泛、灾情严重的国家之一。</p><p>(2)根据自然灾害的分类,上图所示的自然灾害分别出现了哪几类?试举例说明。</p><p>气象灾害:______、______;</p><p>地质灾害:______</p><p>(3)根据各图判断, III地区主要的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____等</p><p>(4)与其它地区相比,Ⅳ地区</p><p>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p><p>25、读图分析回答(10分)</p><p>(1)下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自然灾害___________。(1分)</p><p>(2)综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自然灾害多发的原因:(3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3)分析近年来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成灾强度上升的人为原因。(3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4)列举我国加强防灾减灾所采取的措施。(不少于三项)(3分)</p><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6.读中国局部地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p><p>(1)属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的山脉是 、 ;属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分界线的山脉是 ;1月0℃等温线经过的山脉是 。(均填字母,4分)</p><p>(2)山脉C东侧的地形区为 ,西侧的地形区为 。(2分)</p><p>(3)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其泥沙主要来自是 (填河段);原因是 。(2分)</p><p>(4)图中④水利枢纽的主要功能是 。(2分)</p><p>高二地理第二学期考试答案</p><p>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p><p>(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p><p>20232023910</p><p>DDBABAACAC</p><p>20232023202320232023</p><p>DCDCCDDACB</p><p>21、(1)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绍兴、镇江(任选一) 周庄、乌镇(任选一)(2分)</p><p>(2) 多样 、 钱塘江大潮 (2分)</p><p>(3) 区域内 、最优吸引半径(2分)</p><p>(4) ①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② 本地区经济发达,市场距离短。③ 交通便利,各景点的交通通达性好。 ④ 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旅游环境容量不断扩大。(2分)</p><p>(5)① 带动区域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 ② 提供就业机会和岗位,扩大就业。③ 增加外汇收入。 ④ 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分)</p><p>22、(每空1分)(1) 安徽 、 三 、 地垒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p><p>(2) 云海 、 自然旅游资源 (3) 夏季 、 雨过天晴</p><p>(4) 选择特定的观赏位置 、 把握观赏时机。</p><p>23、</p><p>(1)人文 古迹古建筑 军事防御(每空2分)</p><p>(2)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半湿润 牧区(每空1分)</p><p>24、</p><p>(1)北半球中纬度环球灾害带 环太平洋灾害带(2分)</p><p>(2)气象灾害,如干旱 洪水(涝) 台风</p><p>;地质灾害,如泥石流;(3分)</p><p>(3)干旱、洪水、风暴潮、台风、泥石流等(3分)</p><p>(4)泥石流(2分)</p><p>25、</p><p>(1)地震</p><p>(2)气候类型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洪涝、暴雨、干旱等灾害频繁;国土广大,地质条件复杂,滑坡、泥石流频发;地处世界两大地震带交汇处,地震多发;海岸线漫长,常受台风、风暴潮侵袭。</p><p>(3)土地资源的过度使用、植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加重,水旱灾害频发,风沙危害加大;围湖造田降低了调蓄洪水的能力;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内涝加重;大型工程造成地质灾害加剧;沿海红树林、珊瑚礁的破坏加剧了台风、风暴潮的威胁。</p><p>(4)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曾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警预报,制订安全预案;加强防灾减灾知识普及教育</p><p>26、</p><p>(1)E、F;A、B(4分)</p><p>(2) 华北平原,黄土高原;(2分)</p><p>(3)中游(或③--④河段),(1分)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1分)</p><p>(4)防洪,减淤,供水,发电(2分,任答两个)</p><p>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练习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