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8:35

2023年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

<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2023年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p><p>【摘要】高中生各科考试,各位考生都在厉兵秣马,枕戈待旦,把自己调整到最佳作战状态。在这里优学地理网为各位考生整理了2023年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希望能够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祝各位考生金榜题名,前程似锦!!</p><p>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p><p>经过地球球心的一条直线与地表相交的两点互为对跖点。已知甲地(30S,45E)和乙地互为对跖点。读下图,回答1~3题。</p><p>1.与乙地经纬度相同的是 ()</p><p>A.① B.② C.③ D.④</p><p>2.关于①、②、③、④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p><p>A.①位于西半球 B.②位于低纬度</p><p>C.③位于大西洋 D.④位于南温带</p><p>3.12月到次年2月期间 ()</p><p>A.正午太阳高度④比①大 B.一天中⑤比③日出早</p><p>C.②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③自转线速度逐渐增加</p><p>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4题。</p><p>4.大气中 ( )</p><p>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p><p>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p><p>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p><p>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p><p>读下图完成5-7题。</p><p>5.图l显示的是沿海山地迎风坡成云致雨的过程,这种降水类型称为: ( )</p><p>A.锋面雨 B.对流雨 C.台风雨 D.地形雨</p><p>6.图2显示的是某一自然地理现象的循环过程,该过程为:( )</p><p>A.海陆间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夏季风环流 D.冬季风环流</p><p>7.图3中的阴影部分代表大陆,男一部分代表海洋,图中等值线表示:( )</p><p>A.南半球 7月等温线 B.南半球 1月等温线</p><p>C.北半球 7月等温线 D.北半球 1月等温线</p><p>下图中,沿甲E-F,M-N所作的地形剖面分别为乙图和丙图,读图,回答8~9题。</p><p>8.①地比②地 ( )</p><p>A.海拔高,坡度大 B.海拔高,坡度小 C.海拔低,坡度大 D.海拔低,坡度小</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9.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④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p><p>A.东北向西南 B.东南向西北 C.西南向东北 D.西北向东南</p><p>下图为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完成10~11题。</p><p>10.该地可能是( )</p><p>A.刚果盆地</p><p>B.撒哈拉沙漠南缘</p><p>C.巴西高原</p><p>D.北美洲五大湖地区</p><p>11.仅考虑地球运动,图示窗户、屋檐搭配对室内光热的影响有( )</p><p>①利于夏季遮阳,冬季采光</p><p>②冬至到春分,正午室内的日照面积逐渐增大</p><p>③春分到夏至,正午屋檐的遮阳作用逐渐增强</p><p>④利于减少室内能源消耗</p><p>A.①②③</p><p>B.①②④</p><p>C.①③④</p><p>D.②③④</p><p>图4 (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12-13题。</p><p>12.图4(a)中</p><p>A.①比②风速大 B.①比③云量少</p><p>C.②比③气压低 D.②比④气温高</p><p>13.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学科</p><p>A.上午 B.下午 C.傍晚 D.夜间</p><p>读下图,回答2023题。</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14、上述四幅图中,比例尺最大的一幅是 ( )</p><p>A、甲 B、乙 C、丙 D、丁</p><p>15、在图示四国中,都有回归线穿过,其中没有沙漠分布的国家是 ( )</p><p>A、甲 B、乙 C、丙 D、丁</p><p>16、有关图中四个国家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p>A、甲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原面积广阔 B、乙国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旱雨季分明</p><p>C、丙国河流较少,但中部地区地下水丰富 D、丁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流经</p><p>17、有关四个国家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甲国是世界最大的咖啡和天然橡胶的生产国</p><p>B、乙国工业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p><p>C、丙国是工矿业和农牧业发达的国家</p><p>D、丁国最主要的经济支柱是长绒棉的生产和出口</p><p>从陆地吹向海洋的风,称为离岸风,反之称为迎岸风。</p><p>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离岸风和迎岸风分布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风向。读右图回答18~19题。</p><p>18. 风向①~④中,形成原因与其他三个明显不同的是</p><p>A. ① B.② C. ④ D.⑤</p><p>19. 7月,①地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p><p>A、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p><p>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p><p>C、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p><p>D、海陆位置</p><p>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在内的种种因素造成一种土地退化。据此回答20-21题。</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20.下列荒漠的分布与其主要成因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p><p>A.南美大陆南端东岸地区的荒漠――地形</p><p>B.阿拉伯半岛上的荒漠――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p><p>C.南美西海岸热带荒漠逼近赤道地区――地形</p><p>D.我国塔里木盆地中的荒漠――深居内陆</p><p>21.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p><p>A.大面积植树造林 B.改变农业耕作制度</p><p>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 D.建设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p><p>读图6中的甲、乙、丙三幅图,回答22-23题。</p><p>22.丙图中的点,能正确反映甲、乙两地区降水特征的依次是( )</p><p>A.②③ B.④② C.③④ D.④①</p><p>23.关于甲、乙两国说法正确的是 ( )</p><p>A.甲是发达国家,旅游业发达</p><p>B. 乙国工业基础雄厚,主要出口工业制成品、畜产品及资本和技术</p><p>C. 甲国人口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p><p>D.乙国农业地域类型是水田农业,机械化程度高。</p><p>图3是同处北纬30o的开罗与武汉降水量与蒸发量曲线图。回答24~25题。</p><p>24.关于两地降水量及其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开罗位于山地背风坡,受焚风影响,降水量小</p><p>B.武汉常年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丰富</p><p>C.武汉常年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变化大</p><p>D.开罗附近海陆热力差异小,没有形成季风环流,降水变化小</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25.当武汉正值图3中阴影部分对应的月份时,常受下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 )</p><p>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有关数据统计见下表。回答26-28题。</p><p>26.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比例较低的原因有 ( )</p><p>①面积广大 ②自然资源缺乏 ③交通不便 ④工业基础薄弱 ⑤科研投入不足</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p><p>27.中部地区铁路长度占全国比例较高的原因是 ( )</p><p>A. 地广人稠 B. 地势低平</p><p>C.经济实力强 D.我国大部分铁路干线的必经之地</p><p>28.下列区域互动、共同发展的方案中,不合理的是 ( )</p><p>A.将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p><p>B.将东部部分高能耗、高物耗、大运量的企业转移到原燃料产地</p><p>C.东部提供技术、设备,让中西部农牧业产品就地加工</p><p>D.把东部高新技术产业集中到西部,再造中国大硅谷</p><p>读中国农作物分布上限高度示意图 回答29-31题</p><p>29. ①②③④分别对应的农作物是( )</p><p>A.①甘蔗 ②春小麦 ③单季稻 ④双季稻</p><p>B.①单季稻 ②春小麦 ③双季稻 ④甘蔗</p><p>C.①春小麦 ②单季稻 ③甘蔗 ④双季稻</p><p>D.①春小麦 ②单季稻 ③双季稻 ④甘蔗</p><p>30.影响农作物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 )</p><p>A.降水 B.积温 C.土壤 D.光照</p><p>31.决定广东、云南地区农作物种类较多的因素是 ( )</p><p>A.海陆位置 热量 B.降水 地形 C.纬度 地形 D.纬度 气候</p><p>读2023年有关我国冬小麦麦收时间及进度的信息图,回答32~33题。</p><p>32.影响山东省麦收时间东西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p><p>A.地形 B.降水</p><p>C.温度 D.土壤</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33.为制作以上麦收时间及进度分布图,应先后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p><p>①GPS ②RS ③GIS ④数字地球</p><p>A.①②④</p><p>B.②③</p><p>C.③④</p><p>D.①③</p><p>读我国华北地区2023~2023年气温与降水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4~36题。</p><p>34.华北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的最大值约为 ( )</p><p>A.320毫米 B.450毫米 C.650毫米 D.400毫米</p><p>35.2023年华北地区的年降水量小于350毫米,原因可能是 ( )</p><p>A.夏季风强,向北推进快 B.夏季风弱,向北推进慢</p><p>C.气温高,蒸发量大 D.雨季开始早,结束晚</p><p>36.华北地区气温变化趋势的可能影响是 ( )</p><p>①缩短农作物的生长期 ②减少植物病虫害</p><p>③减少供暖的能源消耗 ④加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p><p>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p><p>下表所示我国不同地区2023年粮食生产效率。读表回答37~38题。</p><p>37.表中所示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地区及其原因分别为 ( )</p><p>A.东南省份精耕细作 B.东北和新疆机械化水平高</p><p>C.东南省份科技水平高 D.东北和新疆劳动力廉价</p><p>38.自然资源效率最低地区与最高地区相比,其种植业优势主要表现在 ( )</p><p>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水热配合好 ④机械化水平高</p><p>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p><p>下表是我国东部地区四地的气候资料,据表完成39~40题。</p><p>本文导航 1、首页2、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23、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34、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45、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56、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67、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7</p><p>39.表中①地区的气候类型和农作物是 ( )</p><p>A.温带季风气候,春小麦 B.温带季风气候,棉花</p><p>C.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D.温带季风气候,甜菜</p><p>40.关于四地所在地区矿产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p><p>A.②③铁矿资源丰富 B.②④煤炭资源丰富</p><p>C.①④有色金属矿丰富 D.①③石油资源丰富</p><p>二.综合题(共40分)</p><p>41.下图中,太阳光线和赤道平面的夹角a=21,阴影部分和非阴影部分表示不同的两个日期,分别是6月30日和7月1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p><p>(1)阴影部分日期是____________。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p><p>(2)这一天极夜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p><p>(3)上海(东经121,北纬31)的地方时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________时________分。假如上海这一天日出为5:10,澳大利亚珀斯(南纬31)的夜长是_________________。</p><p>(4)下列各地正午影子朝向一致的是(多选) ()</p><p>A.上海、纽约 B.雅加达、莫斯科</p><p>C.新加坡、珀斯 D.东京、海口</p><p>42.读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图a)和亚洲季风环流图(图b),回答问题。</p><p>(1)说出A气压带名称及受其控制地区的气候特征。</p><p>(2)B风带名称为________。受B控制的气候类型可能有________和________。</p><p>(3)当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处于如图a所示位置时,亚洲季风环流为图b中________(填甲或乙)所示,而印度地区与此时季节相反的风向为________,及其成因________。</p><p>(4)每年2月下旬,我国部分地区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当时控制亚欧大陆的气压中心为________,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特点表现为________。</p><p>选修部分任选其一,完成下列问题。</p><p>[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p><p>43.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p><p>图14</p><p>(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p><p>(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p><p>[选修6环境保护]</p><p>44.2023年3月8~9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图24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⑴此次沙尘天气过程,a地与b、c两地相比,a地沙尘更强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_。</p><p>⑵沙尘天气对b区农业生产的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⑶减轻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A.建防风林削弱近地面风力</p><p>B.发展灌溉增加地面湿度</p><p>C.农作物留茬增强抗风蚀能力</p><p>D.硬化地面抵抗风蚀</p><p>优学地理网高中频道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新课标高二地理下册期末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