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8:31

高中第四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p>【摘要】复习的重点一是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量的做题,优学地理网的编辑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高中第四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p><p>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p><p>图1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p><p>1.地球从甲(近日点附近)运行到乙期间,扬州的正午太阳高度</p><p>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p><p>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p><p>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p><p>A.长江流域进入汛期 B.南极昆仑站(80N)正值极夜</p><p>C.扬州低温少雨 D. 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干燥</p><p>右图2是画有纬线的地球部分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表示气压带,□表示风带。据图判读34题:</p><p>3.图中字母E所表示的气压带是</p><p>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p><p>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p><p>4.图中D风带的风向是</p><p>A.西南风 B.西北风</p><p>C.东南风 D.东北风</p><p>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5-7题:</p><p>5.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泛最深厚的地区</p><p>B.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沟壑纵横</p><p>C.农业垦殖历史悠久,宜农荒地已不多</p><p>D.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人口素质高</p><p>6.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p><p>A. 保持水土 B. 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p><p>C. 改良土壤 D. 解决农村燃料不足</p><p>7.黄土高原地区采用轮荒制的耕作方式,引起的后果是</p><p>A.土壤肥力得以恢复 B.林草生长更茂密</p><p>C.林草资源破坏严重 D.水土流失得以抑制</p><p>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读图,完成89题。</p><p>8.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p><p>①农业科技先进 ②人均耕地面积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市场广阔</p><p>A.a①、b②、c③、d④</p><p>B.a②、b④、c③、d①</p><p>C.a①、b③、c④、d②</p><p>D.a②、b④、c③、d①</p><p>9.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东北地区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条件是</p><p>A.水热条件优越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 消费市场广阔 D.农业科技先进</p><p>读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陆地,周边空白处表示海洋。据图判读10-12题。</p><p>10.图中所示海区表层海水的温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p><p>A.acd B.bcd</p><p>C.abd D.cba</p><p>1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图中a点等水温线分布的是</p><p>12.若此图陆地是亚欧大陆,则a、b、c、d四地沿海地区的陆地自然带名称相同的是</p><p>A.a和b B.b和c C.c和d D.d和a</p><p>13.图7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下文字表示基带类型,如果图中四座山海拔高度相等,则以下四地纬度位置最高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14.下列关于地表形态演变的叙述,与图8所示相符的是</p><p>A.乙向丙的变化主要是外力导致的 B.乙阶段只受内力作用</p><p>C.甲阶段没有受到内、外力作用 D.乙向丙过程内力为主导,丙向丁过程外力为主导</p><p>图9为四种常见天气系统经过不同地区时气压变化过程曲线图,回答15-17题。</p><p>15.过境时不会出现阴雨天气的天气系统是图中</p><p>哪一条曲线</p><p>A.① B.②</p><p>C.③ D.④</p><p>16.暖锋过境后与冷锋过境后的共同天气现象是</p><p>A.气温上升 B.气压下降</p><p>C.气温骤降 D.天气转晴</p><p>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①天气系统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雨雪天气</p><p>B.②天气系统垂直方向上的气流以上升为主</p><p>C.④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晴朗</p><p>D.③天气系统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p><p>读图10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18-19题。</p><p>18.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19.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对地面热量损失起到补偿作用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11、图12回答2023题。</p><p>20. 图11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p><p>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p><p>21.图12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p><p>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②④</p><p>图13是我国某城市2023年和2023年的功能区分布简图,读图完成2023题。</p><p>22.图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p><p>A.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p><p>C.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D.形成城市带</p><p>23.从2023年到2023年该城市的工业部门大部分由城区迁移到郊区,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A.城市用地紧张,地价上涨 B.城市交通网的不断完善</p><p>C.为了缓解市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D.郊区劳动力素质高</p><p>24.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p><p>①地价便宜 ②人流量大 ③接近货源地 ④道路通达性好</p><p>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p><p>图14表示各类用地付租水平与市中心距离的关系,图15表示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分布,读图回答25~26题。</p><p>25.下列各类功能区的排列顺序与左图中甲、乙、丙、丁对应的是</p><p>A.商业、住宅、工业、城郊农业 B.商业、工业、城郊农业、住宅</p><p>C.工业、城郊农业、商业、住宅 D.城郊农业、住宅、工业、商业</p><p>26.右图地租等值线的分布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下列解释不够合理的是</p><p>A.交通干线附近地租较高 B.交通通达度好的地方地租较高</p><p>C.距离市中心近的地方地租较高 D.郊外由于空气新鲜地租较高</p><p>图16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p><p>27.关于两个工业区区位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两个工业区都位于大河下游,地势平坦、水源充足</p><p>B.两个工业区都濒临海洋,海运发达</p><p>C.两个工业区内人口、城市密集,交通便捷</p><p>D.两个工业区内都有丰富的煤炭、铁矿资源</p><p>28.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可以采取的措施有</p><p>①禁止发展传统产业 ②大力扶持新兴产业 ③发展第三产业 ④治理环境污染</p><p>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p><p>图17为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2023题。</p><p>29.图中字母F、G、H代表的含义分别是</p><p>A.资源开发、废物排放、产品消费</p><p>B.产业活动、产品消费、废物排放</p><p>C.产品消费、产业活动、废物排放</p><p>D.资源开发、产业活动、产品消费</p><p>30.E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是</p><p>A.生产过程导致工农业污染排放</p><p>B.过度排放污染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p><p>C.过度开发导致可再生资源遭到破坏</p><p>D.产品高消费导致资源日益枯竭</p><p>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确与错误,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p><p>31、如果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黄赤交角也随之变大。</p><p>32、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区时不变,日期减一天。</p><p>33、在影响我国的自然灾害中,以洪涝和干旱的发生频率最高、影响范围最广。</p><p>34、产业转移促进了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客观上缩短了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时间。</p><p>35、数字地球是指建设若干个图书馆,搜集全球各地的数字信息,在网络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p><p>36.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城市土地的用途取决于各种活动产生社会效益的高低。</p><p>37. 面对我国湿地面积逐年减少的问题,可采取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措施。</p><p>38. 我国南水北调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p><p>39.区域发展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基础,不断成长壮大的。</p><p>40.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是区域开放性的表现。</p><p>三、综合题(共4小题,共30分)</p><p>4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p><p>材料一: 2023年11月28日至12月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南非德班召开,就二氧化碳排放配额进行磋商,其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态度有很大差异。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直是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基础。</p><p>材料二: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与二氧化碳 排放量比较图(图18)</p><p>(1)德班气候大会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这一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主要包括 和 两大方面。</p><p>(2)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和 原则。</p><p>(3)从材料分析,为什么发达国家在减排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2分 ?</p><p>(4)在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中,__________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p><p>42.图19为我国华北某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图中等高线单位:米),图20为该地区生态农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⑴~⑷题:(8分)</p><p>(1)该地区农业用地分布状况是:200米以上是林地、200米以下是耕地,这反映了人类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时,必须遵循 原则。(1分)</p><p>(2)该地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p><p>。(3分)</p><p>(3)为了促进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该地区农业生产结构最应该做何调整?</p><p>理由是: (2分)</p><p>(4)目前,该地正试点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其生产结构如图20所示。发展生态农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p><p>__ _(2分)</p><p>43.阅读上海市21世纪产业模式图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9分)</p><p>材料一:据统计,2023年底,仅占全市土地面积4.4%的原市区的工业企业、职工数和工业总产值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57%、54.79%、52.63%。</p><p>材料二:根据上海市政府制订的上海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目标,到2023年已经初步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浦东基本建成了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区。</p><p>1. 20世纪90年代前后,上海产业布局最突出的特点是:工业过分集中在原市中心。这种布局状况,给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2分):</p><p>2. 市级发展轴线上发展了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的交通。</p><p>3. 第一产业的发展应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农产品)的生产,在投入上应侧重于____ _和资金,形成专业化、工厂化生产。</p><p>4. 上海宝山钢铁厂位于图中的___ _______功能区,主要考虑了接近_________的原则。</p><p>27.读图22和图23,完成下列各题。(5分)</p><p>(1)图22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示结构反映出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p><p>(2)请参考图23,根据 C区域特征,判断图24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p><p>① ② ③</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中第四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