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8:28

2023高二地理试题下册

<p>高二地理试题下册第Ⅰ卷(共50分)</p><p>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不得分,选对一题得2分):</p><p>1.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p><p>A.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点 B.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点</p><p>C.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点 D.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点</p><p>2.在下列的四幅图中,经纬度位置相同的两点是( )</p><p>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p><p>20W和160E经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图2中甲、丙在晨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回答3~4题。</p><p>3.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p><p>A.丙地自转线速度最快</p><p>B.甲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p><p>C.各地太阳高度角大小是甲﹥丙﹥乙</p><p>D.各地日出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p><p>4.此时,下列各地情况可能的是.</p><p>A.南京市正处于一年中的寒冷季节</p><p>B.郑州市(约35N,114E)的中学生正在上学路上</p><p>C.雅库茨克(约62N,130E)已是白昼</p><p>D.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p><p>读图3,回答5~6题。</p><p>5.若一架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其飞行方向是</p><p>A.一直向正东方向 B.一直向正西方向</p><p>C.先向东北,后向西北 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p><p>6.飞机由图中①地经②地飞往③地的过程中,途经的</p><p>大洲和大洋依次是( )</p><p>A.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 B.大西洋北美洲太平洋</p><p>C.太平洋亚洲印度洋 D.印度洋非洲大西洋</p><p>图4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虚线表示昏线,读图完成7~8题。</p><p>7.图中河流的流向为</p><p>A.先向南,再向西南</p><p>B.先向东,再向东北</p><p>C.先向北,再向西北</p><p>D.先向东南,再向南</p><p>8.此日,2023S与2023S相比</p><p>A.2023S比2023S黑夜长</p><p>B.2023S比2023S白昼长</p><p>C.2023N比2023N日出迟些</p><p>D.无法确定</p><p>某市某中学开展地理观测活动,图5中各点是a、b、c、d四小组以村庄M为基点的实测相对高度,单位为米。据此回答9-10题。</p><p>9.村庄所处的局部地形是.</p><p>A.山脊 B.山间盆地</p><p>C.鞍部 D.山顶</p><p>10.a、b、c、d四小组所在坡地中,坡度最陡的是</p><p>A.a B.b C.c D.d</p><p>一群旅游爱好者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去旅游,图6为他们到达北纬300N附近一个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11~13题。</p><p>11.山峰e的最大海拔可能为</p><p>A.799米 B.899米 C.901米 D.997米</p><p>12.站在海边b处,肯定可以看到的位置是</p><p>A.a B.c C.d D.f</p><p>13.如果将该图的比例尺增大一倍,则</p><p>A.表示的内容比原来详细</p><p>B.同样的图幅面积,表示的实际范围是原来的4倍</p><p>C.如果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图幅面积是原来的两倍</p><p>D.图示地区的坡度变缓</p><p>14.下列最适宜作为环保辩论赛辩题的是</p><p>A.环境保护需不需要 B.农业发展中,生态破坏能否避免</p><p>C.环境污染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保护环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p><p>读下表,回答15~16题。</p><p>表一 :嘉峪关市202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p><p>年份 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p><p>2023年 2023.29 85.24 2023.96 62.75</p><p>2023年 20230.08 376.40 2023.16 54.75</p><p>15.2023年产值增长最快的是</p><p>A.农业 B.牧业 C.林业 D.渔业</p><p>16.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p><p>A.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B.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p><p>C.保护了生态环境 D.减轻了环境污染</p><p>煤液化技术已被列入国家十五发展计划。据此回答17~18题。</p><p>17.我国将煤变油技术列为国家十五发展计划的原因不包括</p><p>A.我国石油资源匮乏,石油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p><p>C.煤变油能大量节省水源,缓解水资源危机 D.我国已拥有煤变油的技术</p><p>18.我国实施煤变油最理想的省市区是</p><p>A.上海市 B.山西省 C.广东省 D.湖南省</p><p>土壤盐渍化是在干旱、半干旱条件下,由于不合理灌溉与管理不当产生的可溶性盐类在地表积累造成的土地退化过程。阅读表二,回答19~20题。</p><p>表二:2023~2023年我国西部部分省(区)土壤盐渍化面积变化统计资料(单位: km2)</p><p>陕 西 甘 肃 青 海 宁 夏 内蒙古 新 疆</p><p>盐渍化土地 2023年 0.2023 1.O33 1.2023 0.2023 0.525 5.2023</p><p>2023年 0.2023 1.O23 2.2023 0.2023 2.2023 5.2023</p><p>次生盐渍化</p><p>耕地 2023年 0.O549 0.2023 0.Ol99 0.2023 0.2023 0.2023</p><p>2023年 0.2023 0.2023 0.2023 0.2023 0.O547 0.2023</p><p>19.据表二信息,西部各省盐渍化土地的变化情况是</p><p>A.西部各省(区)盐渍化土地面积均有不同程度扩大</p><p>B.西部各省(区)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均有所下降</p><p>C.内蒙古盐渍化土地面积和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增幅最大</p><p>D.新疆土壤盐渍化最严重,次生盐渍化耕地面积下降比例降幅最小</p><p>20.据材料信息推测,我国最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的地区是</p><p>A.内陆盆地 B.南方平原地区 C.高原地区 D.丘陵地区</p><p>某国20世纪后期固体废弃物产生总量及处理构成变化如图7。完成21~22题。</p><p>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p><p>A.固体废弃物回收做混合肥料不会造成水源污染</p><p>B.回收利用是目前较理想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方法</p><p>C.固体废弃物焚烧处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p><p>D.填埋处理可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p><p>22.图7显示该国</p><p>A.90年代中期焚烧处理的垃圾量大为减少</p><p>B.90年代的垃圾量增长速度明显高于80年代</p><p>C.90年代用于回收做混合肥料的垃圾量没有增长</p><p>D.90年代垃圾的回收利用量增长速度最快</p><p>23.读图8,关于该城市香樟树滞尘量季节变化的因果关系说法,其中最合理的是</p><p>A.春季滞尘量较小 春季城市基建量少,扬尘量少</p><p>B.夏季滞尘量最小 夏季较冬季车流量小,扬尘量少</p><p>C.秋季滞尘量较小 秋季正值落叶期,滞尘能力弱</p><p>D.冬季滞尘量最大 冬季降水量少,多大风,扬尘量大</p><p>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的影响,将会使泥沙的侵蚀动态、输送过程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沉积带中泥沙的沉积速率。下图为黄河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计算公式:某一时期大水次数2/(同一时期大水次数+大旱次数))和下游河道沉积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统计图(图9),读图回答24~25题。</p><p>24.19世纪以前,最能反映黄河中游地区植被严重退化的时间段是</p><p>A.公元100~300年 B.公元600~2023年</p><p>C.公元2023~2023年 D.公元2023~2023年</p><p>25.关于该图气候变化、人类活动与沉积速率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p><p>A.气候变化越剧烈,沉积速率的变化也越剧烈</p><p>B.沉积速率与气候湿润指标基本呈现负相关</p><p>C.中游地区气候湿润指标在公元2023年后的波动上升是植树造林导致的</p><p>D.下游河道沉积速率的波动增加主要是人类活动的后果</p><p>第Ⅱ卷( 共 50 分)</p><p>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p><p>26.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图10),读图回答以下问题。(9分)</p><p>(1)若某日A点(10N)和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___(纬度),A点位于 E点的________方向。(2分)</p><p>(2)如果一架飞机从B点上空于地方时12:00出发向北飞行,3小时后到达C点上空,飞机飞行距离约 千米。若另一架飞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从D点上空开始沿纬线向E点上空飞行,则该飞机全程飞行需要________小时,到达E地上空时,E地的地方时为_________。(3分)</p><p>(3)若A点某日昼夜平分,且时刻为14 :00,在图中用阴影画出这一时刻夜半球的范围。</p><p>此时与A点日期相同的范围约占。(4分)</p><p>27.暑假到了,光明中学组织地理夏令营活动,师生们来到了浙江省某山区。读图11,回答下列问题。(11分)</p><p>(1)有同学提出利用陡崖进行攀岩练习,请你找出陡崖相对高度H的范围(2分)</p><p>A.20230 B.20230 C.202360 D.202340</p><p>(2)图中B、E两地中降水较多的是 , 与G处相比,F处一直是传统耕作区,梯田种植水稻是其农业生产特色,试分析该处修建梯田的有利条件(从地形、气候方面考虑)。(6分)</p><p>(3)试画出D、E两点之间的地形剖面图。(3分)</p><p>28.(14分)2023年以来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依存度=净进口量需求量)快速上升,为了提高石油供应安全,我国开始在浙江镇海、浙江岱山、山东黄岛、辽宁大连建设第一批石油储备基地,并开始规划第二批石油储备基地,读图12与图13完成下列问题。</p><p>(1)读图判断我国在 年石油净进口超过开采量,并说明判断理由。(4分)</p><p>(2)简述未来我国石油生产和消费状况。(6分)</p><p>(3)分析第一批国家四个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区位条件。(4分)</p><p>29.(16分)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但也付出了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的沉重代价。因此,我国必须转变发展模式,走新型的工业化道路。依据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p><p>材料一:图14为我国南方部分区域分布图</p><p>材料二:湖南省某工业基地的产业链示意图(图15)</p><p>(1)简述湖南省能源、矿产资源的优势及相应的工业部门。(4分)</p><p>(2)据图14信息,指出两省目前共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p><p>(3)图15的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请说明理由。(6分)</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二地理试题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