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地理试题下学期
<p>高二地理试题下学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p><p>1.三峡大坝下游附近河床某测点,沉积物粒径的平均值比建坝前大(如图示意),其成因是</p><p>A风化一侵蚀作用 B搬运一堆积作用 C侵蚀一搬运作用 D沉积一固结成岩作用</p><p>读右图,回答2~3题。</p><p>2.如果该图表示同一地点不同天气状况的昼夜温度变化。X轴为时间,Y轴为气温,则</p><p>A.a曲线表示昼阴夜晴,b曲线表示昼晴夜阴</p><p>B.a曲线表示昼阴夜阴,b曲线表示昼晴夜晴</p><p>C.a曲线表示冷锋过境,b曲线表示暖锋过境</p><p>D.a曲线表示受反气旋控制,b曲线表示受气旋影响</p><p>3.如果该图X轴表示一年的月份,Y轴表示平均气温,则</p><p>A.a地为平原,b地为邻近的山地 B.a地为城市,b地为附近的农村</p><p>C.a地为温带,b地为热带 D.a地为海洋,b地为内陆</p><p>读下面两幅图,上图是某地一天中的太阳运动轨迹图,下图是从上图中截取的该日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据此回答14~16题。</p><p>4.该地的纬度位置是</p><p>A.70N B.75N</p><p>C.70S D.75S</p><p>5.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p><p>A.15N B.20N</p><p>C.15S D.20S</p><p>6.当太阳光线处在a位置时,国际标</p><p>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p><p>A.120W B.0</p><p>C.60E D.180</p><p>7.下列地区中旱涝灾害最为频繁的是</p><p>A.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 B.江南丘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p><p>C.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D.东北平原和四川盆地</p><p>8.我国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是</p><p>A.南北跨纬度广,气候差异大B.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p><p>C.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D.夏季风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不同</p><p>9﹒对我国危害和影响最大的地质灾害是</p><p>A﹒地震 B﹒火山喷发 C﹒滑坡 D﹒泥石流</p><p>10.影响我国的温带风暴潮主要发生在</p><p>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p><p>C.春季和秋季 D.秋季和冬季</p><p>11.旱灾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渐发性气象灾害。我国的四大干湿地区中,出现旱灾最少的是</p><p>A.干旱地区B.半干旱地区 C.湿润地区 D.半湿润地区</p><p>12﹒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p><p>13.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p><p>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p><p>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p><p>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p><p>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p><p>14.非洲旱灾多发的国家多属</p><p>A.热带草原气候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p><p>15.自然灾害类型较少,但低温灾害和雪灾比较严重的大洲是</p><p>A.南美洲B.非洲 C.大洋洲 D.欧洲</p><p>读右图,回答16~17题。</p><p>16.图中A海域沿岸的地貌描述正确的是:</p><p>A.主要由流水侵蚀形成</p><p>B.海岸轮廓破碎,不利于发展渔业生产</p><p>C.主要由海浪侵蚀形成</p><p>D.多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运输</p><p>17.图中B山脉东、西两侧的水系特征不同的是:</p><p>A.流域面积西大东小 B.流量季节变化西大东小</p><p>C.河床坡度西陡东缓 D.西侧河流长,东侧河流短</p><p>18.下列人类活动中,最有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p><p>A.围湖造田 B.垦殖草原</p><p>C.陡坡修筑梯田 D.过度抽取地下水</p><p>19.三北防护林和长江上中游防护林的主要作用分别是</p><p>A.防御寒潮和台风 B.防治风沙和水土流失</p><p>C.防御干旱和泥石流D.防治洪涝和滑坡</p><p>20.关于台风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台风对我国沿海地区造成的灾害损失有逐年下降的趋势</p><p>B.西北太平洋是台风的唯一源地</p><p>C.台风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尤以7-11月最为频繁</p><p>D.台风能减缓我国华北地区伏旱的旱情</p><p>21、上海某年8月8日最高气温比8月9日高出7℃,其原因可能是( )</p><p>A 9日有寒潮到达 B 9日有一高压系统控制上海,云量大</p><p>C 9日受台风影响,出现阴雨天气 D 9日受梅雨影响,阴雨连绵</p><p>2023年9月4日,杜鹃横扫珠江三角洲,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此完成22-23题。</p><p>22、下列是杜鹃过境时气压的变化曲线。四地中接近台风中心的是( )</p><p>23、与洪涝灾害相比,台风的特点有( )</p><p>①破坏性大②季节性强③可以缓解旱情④风力和降水强度大</p><p>A ①② B ③④ C ③④ D ②④</p><p>右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示意。读图,回答24-26题。</p><p>24、图中a、b、c、三地气压P相比较</p><p>A PbPc B Pa</p><p>C PcPa D Pb</p><p>25、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 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p><p>A沙尘暴 B干旱 C泥石流 D寒潮</p><p>26、图示时间,寒潮易发生的原因有( )</p><p>①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小,冰雪覆盖,气温低,气压高②冷气团势力强,易从高纬向低纬流动③北半球南北温差较小④北半球较低纬度气团势力强</p><p>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p><p>27、烟雾可以预防寒潮带来的霜冻的主要原因是( )</p><p>A增强地面辐射 B为地面传导热量</p><p>C让作物吸收更多的CO2 D增强大气逆辐射</p><p>28、2023年长江、松花江、嫩江的特大洪水使我们记忆犹新,其中,嫩江特大洪水是超百年一遇的,给内蒙古、吉林和黑龙江三省区人们造成的经济损失中是空前的。仅齐齐哈尔市农田受灾面积就达79万公顷,冲毁房屋60万间,转移灾民72万人。许多工厂被迫停产,全市经济损失61亿元。而整个嫩江流域及由嫩江洪水形成的松花江百年不遇的大洪水所造成的灾害损失,更是以数百亿计。据此判断有关自然灾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p><p>A.自然灾害具有多因性 B.自然灾害具有复杂性</p><p>C.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危害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自然灾害有突发性</p><p>读长江流域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29-30题。</p><p>29、从图中看,长江流域2023~2023年间水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p><p>A 2023年、2023年 B 2023年、2023年</p><p>C 2023年、2023年 D 2023年、2023年</p><p>30、这两次水灾都是( )</p><p>A集中性暴雨所致 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p><p>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 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p><p>二.综合题(40分)</p><p>31.读海河水系示意图,分析回答:(10分)</p><p>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于是匈奴人定都于此,取名统万城。直到15个世纪前,它处于山环水绕之地,水草肥美,牛羊成群,地理环境相对优越。而现在则是荒漠连天,就像远去的楼兰古国,处于沙漠的掩埋之中。读统万城遗址分布图,回答问题 (10分)</p><p>(1)统万城遗址位于现 和 (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2分)</p><p>(2) 图中河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1分)</p><p>(3) 统万城从繁荣到消亡主要是 (生态问题)(1分)危害的影响。简述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6分)</p><p>32. 2023年12月26日由地震引发的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根据下列图文资料,分析回答:(8分)</p><p>材料一:新浪网2023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p><p>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导致死亡人数会急剧增加。</p><p>(1)B岛的地势特点是 ,判断的</p><p>依据是: 。(2分)</p><p>(2)地震引发海啸后,该地区灾后疫情严重,其疫情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社会原因是 。(2分)</p><p>(3)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 性,地震引起海啸,海啸又导致疾病流行,说明了自然灾害的 性。(2分)</p><p>(4)就如何减少海啸带来的损失谈谈你的看法。(2分)</p><p>33、某灾害性天气系统从珠江口附近过境,如图甲所示;A、B、C三地观测到过境时的气压与平均风速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示意图分别如图乙、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p><p>(1)此天气系统的名称是_______。(1分)</p><p>(2)这一天气系统中心是从A、B、C三地中______地过境的。(1分)</p><p>(3)B地天12时风速突然很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分)</p><p>(4)在当天12时,A地的风向为_____风,C地的风向为_____风。(2分)</p><p>(5)如何理解台风有功也有过?(2分)</p><p>34.分析下列相关材料,回答问题(15分)。</p><p>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p><p>材料三 20232023年广东省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p><p>行业名称 增加值构成(%)</p><p>2023年 2023年 2023年</p><p>新兴产业:电子、电气、机械、石化 35.4 40.1 41.1</p><p>传统产业: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建材 23.8 20.6 15.24</p><p>潜力产业:森林造纸、医药、汽车 2.0 4.6 6.65</p><p>材料四 目前广东省部分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及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对比图。</p><p>(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的变化。(6分)</p><p>(2)根据材料三,比较分析广东省20232023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5分)</p><p>(3)根据材料三、四,试比较广东省20232023年间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和贡献。(4分)</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