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二地理上册期中检测试卷
<p>【摘要】做题是巩固知识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所以大家要大量练习习题,使自己的学习有所进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供大家参考。</p><p>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I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综合题。</p><p>2.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Ⅱ卷时,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写在答卷上,答案不能超越答题范围。</p><p>第I卷</p><p>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p><p>天宫一号于2023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回答1~2题。</p><p>1.下列省区图中,酒泉所在的省是</p><p>2.酒泉的气候属于下图中</p><p>3.2023年春晚主持人用18付对联向全国人民展现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其中一付:上联是碧草毡房 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是苍松雪岭 沃野龙江稻谷香横批是联袂贺春。这付对联描述的省区是</p><p>A.新疆、西藏 B.甘肃、河北</p><p>C.内蒙古、黑龙江 D.青海、湖北</p><p>4.下列属于我国邻国的一组国家是</p><p>A.缅甸、泰国、越南 B.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p><p>C.韩国、俄罗斯、蒙古 D.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p><p>读图1,回答5~8题。</p><p>5.人均耕地低于警戒线的省区,其主要地形是</p><p>A.高原 B.山地</p><p>C.平原 D.丘陵</p><p>6.关于人均耕地大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省区的描述,正确的是</p><p>A.均在季风区 B.均以平原为主</p><p>C.人口都较少 D.均在第三阶段</p><p>7.c省的省会是</p><p>A.厦门 B.福州</p><p>C.武汉 D.杭州</p><p>8.b省的简称是</p><p>A.浙 B.苏 C.赣 D.皖</p><p>9.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叙述中,正确的是</p><p>A.人口最多的民族是壮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p><p>C.各民族分布有小杂居、大聚居的特点 D.新疆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p><p>图2是沿不同经线、纬线的剖面图,据图回答10~12题。</p><p>10.能反映四川盆地位置的是</p><p>A.线1 B.线2</p><p>C.线3 D.线4</p><p>11.没有经过内蒙古高原的剖面是</p><p>A.线1 B.线2</p><p>C.线3 D.线4</p><p>12.整个剖面线都在我国大陆境内的是</p><p>A.线1 B.线2</p><p>C.线3 D.线4</p><p>读我国四大盆地地形剖面图(图3),回答13~14题。</p><p>13.关于图中①~④盆地的叙述,正确的是</p><p>A.盆地①③④的气候类型相同 B.盆地①沙漠面积比盆地③小</p><p>C.盆地④中流水侵蚀作用最强 D.③盆地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p><p>14.有关盆地②的描述,正确的是</p><p>A.沙漠广布 B.广泛分布有较肥沃的黑土</p><p>C.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贫乏的地区 D.冰川形成的湖泊星罗棋布</p><p>读图4,完成15~16题。</p><p>15.关于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图中地貌是流水侵蚀形成的丹霞地貌</p><p>B.图中地貌是风化作用形成的雅丹地貌</p><p>C.图中地貌是沉积作用形成的喀斯特地貌</p><p>D.图中地貌是风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p><p>16.该地貌类型分布区主要在</p><p>A.北方地区</p><p>B.西北地区</p><p>C.青藏地区</p><p>D.南方地区</p><p>2023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上举行中俄界碑揭牌仪式。经过长达43年的谈判,中俄重新完成国界勘界后,该岛西部半数土地重新纳入中国版图。读图5回答17~18题。</p><p>17.有关黑瞎子岛的叙述,错误的是</p><p>A.河流沉积作用对该岛形成影响很大</p><p>B.是我国夏季白昼最长的地方</p><p>C.该岛冬季寒冷与大气环流有关</p><p>D.该岛位于我国最东端附近</p><p>18.图示区域河流特征是</p><p>A.冬季流速慢 B.只有一个汛期</p><p>C.水量季节变化非常小 D.通航时间长</p><p>读图6,回答19~21题。</p><p>19.下列各项中图序按我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图的顺序排列的是</p><p>A.④③②① B.③④②① C.④③①② D.③④①②</p><p>20.下列关于我国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在我国境内分别只能影响东南、西南地区</p><p>B.受季风影响的地区叫季风区,受不到季风影响的地区叫非季风区</p><p>C.华南地区既受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夏季风影响</p><p>D.广东、广西、海南只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不受西南季风的影响</p><p>21.下列地区既位于干旱区又位于季风区的是</p><p>A.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B.宁夏平原、塔里木盆地</p><p>C.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 D.河套平原、宁夏平原</p><p>22.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表述不正确的是</p><p>A.冬季南北温差大,一月0C等温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p><p>B.我国降水空间上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上夏秋多,冬春少</p><p>C.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影响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和海南岛以外的地区</p><p>D.全国极端最高气温49.6C出现在青海省的柴达木盆地,是我国的热极</p><p>图7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读图,回答第23~25题。</p><p>23.下列灾害不属于地质灾害的是</p><p>A.洪涝 B.地震</p><p>C.泥石流 D.滑坡</p><p>24.该年发生地质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p><p>A.横断山 B.太行山</p><p>C.雪峰山 D.祁连山</p><p>25.关于泥石流发生几率与相关因素配搭,正确是</p><p>A.与降水强度成负相关 B.与植被的覆盖度成正相关</p><p>C.与地形坡度成正相关 D.与地质结构无关</p><p>图8为我国东部某时节锋面雨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26~28题。</p><p>26.图示所示时节,我国</p><p>A.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春旱</p><p>B.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p><p>C.东部盛行偏北风</p><p>D.华北地区出现伏旱</p><p>27.图中容易出现凌汛现象的河段是</p><p>A.①③ B.②④</p><p>C.①④ D.②③</p><p>28.图中全年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的河段是</p><p>A.① B.②</p><p>C.③ D.④</p><p>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PAR)。图9所示为2023~ 2023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29~30题。</p><p>29.光合有效辐射最大的地区是</p><p>A.长江中下游平原</p><p>B.四川盆地</p><p>C.华北平原</p><p>D.青藏高原</p><p>30.乙地PAR值高于甲地的主要原因是</p><p>A.纬度高</p><p>B.植被少</p><p>C.地势高</p><p>D.云雨少</p><p>读中国水系图(图10),回答31~34题。</p><p>31.我国水系中,缺少的水系是</p><p>A.太平洋水系 B.大西洋水系</p><p>C.印度洋水系 D.北冰洋水系</p><p>32.关于甲河的描述,正确的是</p><p>A.发源于天山山脉</p><p>B.属于内流河</p><p>C.是一条跨国河流</p><p>D.从西北流向东南</p><p>33.关于乙区域河流的描述,正确的是</p><p>A.流量小 B.有结冰期</p><p>C.落差大,水能丰富 D.含沙量大</p><p>34.乙区域河流对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p><p>A.侧蚀 B.下蚀 C.堆积 D.风化</p><p>读图11,回答35~36题。</p><p>35.图中湖泊多分布在</p><p>A. 西北地下水丰富的地区</p><p>B. 冲积平原地区</p><p>C. 多雨水的石灰岩地区</p><p>D. 青藏高原地区</p><p>36.下列湖泊中,与图中湖泊类型相似的是</p><p>A. 里海 B.青海湖</p><p>C.洞庭湖 D.纳木错</p><p>37.下列诗句或民谣中,反映温带大陆性气候特点的是</p><p>A.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p><p>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p><p>C.窗含西领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p><p>D.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p><p>38.珠江水系中进行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河段是</p><p>A. 红水河 B.西江 C. 北江 D.东江</p><p>39.下列气候特征中,不属于中国气候特征的是</p><p>A.季风气候显著 B.气候类型多样 C.雨热同期 D.南北温差大</p><p>40.春风不渡玉门关是指</p><p>A. 冬季风不会影响玉门 B.玉门没有春风</p><p>C.夏季风影响不到玉门 D.玉门地势高,阻挡南北气流的流动</p><p>读我国三大自然分区图(图12),回答41~45题。</p><p>41.在我国,决定自然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因素是</p><p>A.气候、地貌 B.地貌、植被</p><p>C.植被、土壤 D.土壤、气候</p><p>42.关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降水季节变化不大</p><p>B.植被以森林为主</p><p>C.全部为外流区</p><p>D.海拔较高</p><p>43.关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区的叙述,正确的是</p><p>A.全部为内流区</p><p>B.地势相对高差不大</p><p>C.气候干燥</p><p>D.气温日较差不大</p><p>44.下列地貌单元全部在东部季风区的是</p><p>A.柴达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阿尔泰山 D.内蒙古高原</p><p>45.下列关于三大自然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p><p>A.东部季风区的区内差异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p><p>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区内差异的主导因素是水分</p><p>C.青藏高寒区平均海拔高于2023米,东部为内流区,西部为大河发源地,多湖泊</p><p>D.三大自然区中人类活动影响最明显的是东部季风区,最弱的是青藏高寒区</p><p>46.图13中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区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47.图13中一年两熟到一年三熟的农业区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48.图13中符合我国某地区农业资源满足程度评价图(图14)(单位:%)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读图15和图16,回答49~50题。</p><p>49.图15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p><p>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p><p>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p><p>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p><p>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p><p>50.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p><p>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p><p>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p><p>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p><p>51.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23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16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15中的</p><p>A.① B.②</p><p>C.③ D.④</p><p>读我国两幅农业景观图(图17和图18),完成52~53题。</p><p>52.可以作为图17和图18两图所反映的农业景观的界线的是</p><p>A.200mm等降水量线 B.1月份0℃等温线 C.太行山脉 D.大兴安岭</p><p>53.造成图17和图18两地农业景观差异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p><p>A.地形 B.气候C.土壤 D.市场</p><p>54.长江中下游平原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p><p>A.雨热同期的气候 B.黏重的土壤 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 D.地势平坦</p><p>读图19,回答55~60题。</p><p>55.甲、乙两区域平原地区农作物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p><p>A.降水 B.热量C.光照 D.土壤</p><p>56. 关于乙区域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p><p>A.单产高 B.机械化水平高 C.地广人稀 D.土壤肥沃</p><p>57.下列农作物中,属于乙区域主要种植的是</p><p>A.棉花 B.冬小麦C.青稞 D.甜菜</p><p>58.乙区域土壤肥沃,下列土壤中,不属于该区域的土壤是</p><p>A.红壤 B.黑土 C.黑钙土 D.沼泽土</p><p>59. 甲区域常见自然灾害</p><p>A.沙尘暴 B.火山 C.地震 D.暴雨洪涝</p><p>60.关于甲、乙两区域描述,正确的是</p><p>A.年较差甲区域大于乙区域 B.降水季节变化甲区域大于乙区域</p><p>C.河流结冰期甲区域长于乙区域 D.人口密度甲区域大于乙区域</p><p>第Ⅱ卷</p><p>二、综合题(40分)</p><p>61.地理环境影响区域发展,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18分)</p><p>材料一:评价某一区域,首先要确定区域的位置,然后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气候、水文、土壤等)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p><p>材料二: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p><p>材料三:图20是我国2023年8月12日全国高温预报图,图中所示为我国两大高温区。</p><p>(1)吐鲁番盆地深居内陆,气候以____________气候为主;河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太湖平原地处东部季风区,其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河流补给形式是_______________。</p><p>(2)从气候的角度看:吐鲁番盆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资源丰富,限制条件是______________少;太湖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资源丰富。</p><p>(3)读材料三,太湖平原此时的高温与___________天气有关;吐鲁番盆地的高温除与降水少有关,还与____________封闭有关。</p><p>62.知识迁移:读材料,回答(1)~(3)题。(6分)</p><p>材料一:2023年冬奥会举办地俄罗斯黑海城市索契,终年温暖湿润,四季如春,冬季的降水(雪)天气为冬奥会提供良好的滑雪场地,它是俄罗斯著名度假胜地,城区在沿海地带呈狭长分布。</p><p>材料二:索契和阿尔马维尔气候资料表。</p><p>表一: 表二:</p><p>(1)索契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是地处山地的____________,冬季降水(雪)量大,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2分)</p><p>(2)索契9月日照时数比3月长是因为索契9月________日数比3月少;阿尔马维尔7月日照时数比1月长的原因是阿尔马维尔_________7月比1月长。(2分)</p><p>(3)索契与北京纬度大致相当,但是其1月气温明显偏高,请说明原因。(2分)</p><p>63.根据材料,完成(1)~(4)问题。(16分)</p><p>材料一:黄河流量和含沙量统计图(图23)</p><p>材料二:长江水系图(图24)和黄河水系图(图25)</p><p>(1)材料一中表示流量变化的是曲线_____________。(2分)</p><p>(2)潼关下游修建小浪底水利枢纽的主要作用是调控下游__________和__________。(2分)</p><p>(3)A曲线在兰州至河口段下降和B曲线在河口至陕县段增值迅速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p><p>(6分)</p><p>(4)比较长江中游地上河(荆江河段)与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及其治理措施的差异。</p><p>地理(文科)试题(答案)</p><p>二、综合题</p><p>61.</p><p>(1)温带大陆性 冰雪融水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大气降水</p><p>(2)光热 降水 水热</p><p>(3)伏旱 地形</p><p>62.</p><p>(1)迎风坡 地中海</p><p>(2)降水 昼长(白昼)</p><p>(3)山地(大高加索山)对北方冷空气的阻挡;黑海冬季降温慢,对其有增温作用</p><p>【总结】高二地理上册期中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大家要多做题,多总结,才能多进步。小编祝大家在优学地理网学习愉快。</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