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8:17

2023届山东高考二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

<p>文综复习时高考地理是考生最难复习的科目,下面是<strong>2023届山东高考二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strong>,请考生练习提升。</p><p>一、单项选择题</p><p>1.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p><p>A.去黄河站科考B.到深圳务工</p><p>C.去上海世博会观光 D.山东农民闯关东</p><p>解析 A、B、C均为人口流动现象,D项为人口迁移。</p><p>答案 D</p><p>3.新华网贝鲁特2023年3月8日电,联合国难民署发布报告说,迄今逃到黎巴嫩寻求难民身份的叙利亚人已达33.6万。这次难民外迁的主导因素是()</p><p>A频繁的战争 B.资源开发 C新大陆开发 D经济因素</p><p>2~3.解析 第2题,民工大量迁入新疆是经济因素。第3题,平民为躲避战争灾难而外迁,主导因素是战争。</p><p>答案 2.C 3.A</p><p>读下面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4~6题。</p><p>4.若此图表示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p><p>A.北非西亚 B.北美拉美</p><p>C.欧洲非洲 D.日本中国</p><p>解析 二战之后,欧洲、北美、日本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是人口的迁入地区,亚洲、非洲、拉美是人口迁出地区,西亚地区因石油开采,经济收入高,北非邻近西亚,使北非部分青壮年劳动力去西亚务工,故本题选A。</p><p>答案 A</p><p>5.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反映的民工流向可能是()</p><p>A.河北青海 B.上海四川</p><p>C.湖南广东 D.陕西新疆</p><p>解析 民工流动方向为由经济落后地区到经济发达地区,湖南位于内地,广东位于沿海,经济发达,故C项正确,A、B、D项均与80年代后民工流动方向不符。</p><p>答案 C</p><p>6.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往乙地的是()</p><p>A.甲地较高的工资收入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p><p>C.乙地较低的工资收入 D.乙地优美的环境</p><p>解析 若甲地工资收入较高,则甲地人口不会流向乙地,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是不利于人口流动的,乙地若工资收入低,则缺乏对甲地人口的吸引力,不利于甲地人口向乙地迁移,因此A、B、C项错,D项正确。</p><p>答案 D</p><p>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人口迁移示意图,回答7~8题。</p><p>7.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p><p>A.都为发达国家迁往发展中国家</p><p>B.都为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p><p>C.主要为经济较落后地区迁往收入高的地区</p><p>D.主要由南半球国家迁往北半球国家</p><p>8.影响图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包括()</p><p>A频繁的战争 B.资源开发 C新大陆开发 D经济因素</p><p>7~8.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主要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和石油资源丰富、收入高的中东国家。第8题,人口由发展中国家迁往发达国家主要是为了追求更好的就业机会、更高的经济收入;由发展中国家迁往中东地区主要是为了资源的开发。</p><p>答案 7.C 8.D</p><p>下图中甲、乙、丙为我国三个不同的区域,图中箭头~为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读图,完成9~11题。</p><p>9.图中④能反映上世纪90年代我国人口迁移主流的是()</p><p>A. B.</p><p>C. D.</p><p>10.引起上述人口迁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p><p>A.文化教育 B.经济差距</p><p>C.环境质量 D.工程建设</p><p>11.在上述人口迁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p><p>A.加重铁路、公路运输压力</p><p>B.拉大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经济差距</p><p>C.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p><p>D.给迁入地环境带来新的压力</p><p>9~11.解析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甲位于四川盆地,乙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丙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根据我国人口迁移、流动的特点分析,可知第9题选C,第10题选B。第11题,甲地区人口迁出,促进乙、丙经济发展,也增加甲地经济收入,故不会拉大甲与乙、丙之间的经济差距,B项说法错误。</p><p>答案 9.C 10.B 11.B</p><p>下图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p><p>12.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婚姻家庭因素影响的有()</p><p>A.特殊人才 B.投子女者</p><p>C. 购房者 D.郊县农民</p><p>答案 C</p><p>13.人口大量迁入对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p><p>A.推进城市化进程</p><p>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p><p>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p><p>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p><p>答案 A</p><p>成都作为四川省会、西部中心城市,对外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下图为成都市20232023年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中四条曲线分别表示总人口数、户籍人口数、迁入率、机械增长率。读图完成14~15题。</p><p>15.人口变化给成都市带来的影响是()</p><p>A.老龄化趋势加剧</p><p>B.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p><p>C.出现逆城市化现象</p><p>D.产业结构升级</p><p>14~15.解析 第14题,由材料可知,成都市人口快速增长,因此其户籍人口数也应是增长的,总人口数也是增长的,故曲线表示总人口数,曲线表示户籍人口数;机械增长率是迁入率减去迁出率之后的值,成都市的迁入率是高于机械增长率的,故曲线表示迁入率、曲线表示机械增长率。第15题,成都人口数量的快速增长,会导致社会公共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小,从而出现社会公共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p><p>答案 14.C 15.B</p><p>二、综合题</p><p>16.读图,完成以下问题。</p><p>(1)在图中地区间连线(虚线和实线)的一端,标出反映二战之前人口迁移方向的箭头。</p><p>(2)图中A、B、C、D四个大洲,当时人口迁出地为________,迁入地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的主要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p><p>(3)图中呈现的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具有什么特点?</p><p>(4)目前B、D两地的人口流动方向与历史上相比发生了</p><p>什么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p><p>答案 (1)略(从大西洋东岸迁至西岸)</p><p>(2)B、D A、C 美国 加拿大</p><p>(3)原因:地理大发现、新航线的开辟、资本主义发展和殖民扩张。特点:移民由旧大陆移向新大陆,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p><p>(4)B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D仍为人口迁出地区。原因:B为欧洲,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同时青壮年劳动力短缺;D为非洲,经济落后,人口增长快,劳动力过剩。</p><p>17.结合我国人口统计资料,回答问题。</p><p>材料一 2023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达到2.36亿。</p><p>材料二 第六次人口普查我国各地区常住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比重变化图。</p><p>(1)造成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2)根据材料二指出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p><p>(3)分析目前我国人口流动给流入地和流出地带来的有利影响。</p><p>解析 第(1)题,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原因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有关。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常住人口比重在上升,而中西部地区常住人口比重下降较大,这说明中西部地区有大量人口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第(3)题,人口迁移带来的有利影响要从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分别来分析。</p><p>答案 (1)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p><p>(2)主要方向: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发达地区迁移、流动。</p><p>(3)流入地:既满足了东部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又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流出地:提高了人口迁出地区的收入水平,改善了人口迁出地区的发展条件。</p><p><strong>2023届山东高考二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strong>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地理网希望考生可以金榜题名。</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届山东高考二轮复习同步练习试题(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