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7:55

202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专题提升训练

<p>山地是一个众多山所在的地域,有别于单一的山或山脉,以下是山地的形成专题提升训练,请考生练习。</p><p>一、选择题</p><p>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2题。</p><p>1.由图可知,M处的地质构造是()</p><p>A.地垒 B.地堑 C.背斜 D.向斜</p><p>解析:M处地层下降,在地质构造上为地堑。</p><p>答案:B</p><p>2.影响甲地地表形态的地质作用主要是()</p><p>A.风化作用、风力作用</p><p>B.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作用</p><p>C.冰川侵蚀作用、冰川沉积作用</p><p>D.海浪侵蚀作用、海浪沉积作用</p><p>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为内蒙古高原,影响其地表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风化、风力等外力作用。</p><p>答案:A</p><p>(2023济宁市上学期期末)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读图,回答3~4题。</p><p>3.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p><p>A.背斜山 B.向斜山 C.断块山 D.向斜谷</p><p>解析:根据等高线分布,图示区域中高周低,为山地地形;根据钻井数据显示的页岩层顶部高程分布特征,判断该页岩层中间下凹、东西上凸,为向斜构造。</p><p>答案:B</p><p>4.图示地区海拔最高点与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的垂直距离可能是()</p><p>A.270米 B.285米 C.300米 D.325米</p><p>解析:图示地区最高点海拔为575~600米;其对应的该页岩层顶部海拔大约303米。</p><p>答案:B</p><p>下图为推覆构造示意图,这种构造通常是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不动的原地岩块之上而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据此回答5~6题。</p><p>5.下列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p><p>A.⑥②⑦① B.⑦⑥③①</p><p>C.⑤⑥③⑦ D.④③②①</p><p>解析:选⑤岩层为参照,由老到新①④⑤⑦,比⑦更新的是②③⑥。</p><p>答案:A</p><p>6.图示断层两侧岩体运动方向正确的是()</p><p>解析:选某一岩层(如④岩层)作对照,判断图示断层右侧岩层相对下沉、左侧岩层相对上升。</p><p>答案:B</p><p>7.下列关于飞来峰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正确的是()</p><p>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上覆外力侵蚀</p><p>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p><p>C.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上覆外力沉积</p><p>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p><p>解析:在地球内力的水平挤压作用下,岩层褶皱断裂,飞来峰所在断块沿断层线自下而上推挤,覆盖在相对下沉的断块上部,后期由于剥蚀作用,残留的老地层覆盖在新地层之上,形成飞来峰。</p><p>答案:D</p><p>(2023宿迁调研)下图是夏威夷群岛(编号为1)与其3个链状火山岛屿(编号为2、3、4)的分布示意图(未按比例绘制)。许多科学家相信,夏威夷群岛主岛和这些链状火山岛屿,应该是因为太平洋板块在一个可视为固定不动且喷发岩浆的热点上移动(图中箭头指向代表板块移动方向)形成的。读图,回答8~9题。</p><p>8.火山岛屿1至4主要由下列哪种岩石组成()</p><p>A.岩浆岩 B.沉积岩</p><p>C.变质岩 D.资料不足,无法判断</p><p>解析:火山岛是由岩浆活动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p><p>答案:A</p><p>9.下列四图中最能代表链状火山岛屿(2、3、4)和夏威夷群岛主岛(1)的年龄分布情形的是()</p><p>A.① B.② C.③ D.④</p><p>解析:由图可知,由于板块的运动,距离热点越近,岛屿年龄越年轻,越远则年龄越老。</p><p>答案:C</p><p>下图是红水河流域部分地区地层分布图,图中虚线为等高线,实线为地层分界线。读图,完成10~11题。</p><p>10.下面四幅地层剖面图能正确反映沿AB线的地层分布状况的是()</p><p>解析:从四幅剖面图判断A图是背斜右翼,地层向一边倾斜。由左向右岩层逐渐变新,与该地的水平地层分布一致;而B、C、D都与水平地层分布不一致。</p><p>答案:A</p><p>11.关于该地红水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p><p>A.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断裂凹陷</p><p>B.是由外力的侵蚀作用形成的</p><p>C.是由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形成的</p><p>D.是由向斜构造形成的河谷</p><p>解析:由剖面图看出,该河流位于背斜的一侧,主要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剖面图并未显示有断层构造。</p><p>答案:B</p><p>阅读下表,回答12~13题。</p><p>表A 修建公路和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p><p>交通运输干线类型 最大限制坡度 公路 7%~9% 铁路 3% 表B 在山岳地区与在平原、丘陵地区修建</p><p>普通铁路的工程量与造价比</p><p>项目 土石方 桥梁与隧道总长度 造价 山岳/平原 1.5~2 7~11 2.2~3 山岳/丘陵 1以上 2~3 1.5 12.下列说法不是山区交通运输方式优先选择公路的原因的是()</p><p>A.对最大限制坡度来说,铁路比公路要求高</p><p>B.山岳地区相对高度大,地表崎岖,修建交通干线,不仅难度较大,而且工程量大、成本高</p><p>C.山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小</p><p>D.山区修建公路比铁路不仅难度较小,而且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p><p>解析:山区优先选择公路运输与山区经济落后、运输需求小无关。</p><p>答案:C</p><p>13.关于山区公路的分布和走向的叙述正确的是()</p><p>①山区的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山间谷地 ②山坡上没有公路分布 ③山坡上的公路走向呈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④山区公路为了减小工程量,多呈直线分布 ⑤山区公路要避开陡坡和陡崖 ⑥山间谷地的公路多远离聚落分布</p><p>A.①②④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p><p>解析:山区公路的走向和分布受地形影响大,一般分布在山间小盆地和谷地,在山坡上修公路,为降低坡度,多呈之字形,修建公路尽量避开陡坡和陡崖。</p><p>答案:C</p><p>二、综合题</p><p>14.读我国北方某山区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p><p>(1)在沿AE线进行地质考察时,发现岩层的形成年代A、E两处最晚,其次是B、D两处,C处最早,由此判断该处的褶曲类型,并说出判断理由。</p><p>(2)请用所学知识解释该处地质构造与凉水河之间的成因关系。</p><p>(3)图中虚线是当地规划在三个村庄之间修建公路的设计路线,请比较乙村甲村、乙村丙村两条线路的不同特点及原因。</p><p>解析:(1)根据题中提供的新老关系可知该处为背斜。(2)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被侵蚀成谷地,河流在此发育形成。(3)从等高线上判断其特点及原因。</p><p>答案:(1)背斜。该处地层显示为中心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p><p>(2)该处的褶曲类型为背斜,由于背斜的顶部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而形成谷地,在谷地易积水成河。</p><p>(3)乙村到甲村的线路比较平直,乙村到丙村的线路比较弯曲。原因是乙村到甲村之间地势平坦,乙村到丙村地势起伏较大,公路大部分路段与等高线平行修建,可减小公路的坡度。</p><p>15.读图完成下列各题。</p><p>(1)图示地区属__________(地形区),如果在东部地区从南(A)向北(B)修建一条平缓的公路,选择的海拔高度应为()</p><p>A.240~250米 B.250~260米</p><p>C.260~270米 D.270~280米</p><p>(2)在图中A、B间画出此公路,该地区公路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p><p>(3)该地区选择公路作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的原因是什么?</p><p>(4)乙图为AB间公路所经某处的剖面图,如在该处修一高架桥,桥桩应打在①~④的__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解析:(1)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区属江南丘陵,根据选线原则应选建在起伏最小、250~260米之间平坦地区。(2)从图中可知公路分布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3)山区交通建设成本高、难度大。(4)由①②③④的地质构造可知应建在④处,背斜顶部经侵蚀,剩余部分为拱形结构,较稳固。</p><p>答案:(1)江南丘陵 B</p><p>(2)画图略。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p><p>(3)公路建设成本低、难度较小。</p><p>(4)④ 背斜地区拱形结构较稳固</p><p>山地的形成专题提升训练及答案的内容就是这些,优学地理网预祝考生时时有进步。</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山地的形成专题提升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