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三地理复习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
<p>人口数据指国家和地区的相关人口管理部门通过户口登记、人口普查等方式经过统计得出的相关数据汇总以下是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希望对考生有帮助。</p><p>一、选择题</p><p>(2023浙江省名校联考)人口抚养比是指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值,当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下图为我国劳动人口与非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曲线图(含预测),读图完成1~2题。</p><p>1.我国进入人口负债时期的年份约为()</p><p>A.2023~2023年 B.2023~2023年</p><p>C.2023~2023年 D.2023~2023年</p><p>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问题知识。由材料可知,人口总抚养比超过60%时为人口负债时期;对比四个时段内的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劳动年龄人口比重,通过计算可知,2023~2023年,我国将进入人口负债时期,C选项正确。</p><p>答案:C</p><p>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p><p>A.延迟退休年龄可减轻社会养老负担</p><p>B.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地增大了劳动人口数量</p><p>C.少儿人口的持续减少使人口负债期提前到来</p><p>D.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负债无影响</p><p>解析:我国老年人口增加较快,导致劳动年龄人口负担过重;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可减轻社会的养老负担,本题A选项正确。</p><p>答案:A</p><p>(2023长望浏宁高三模拟)下图为我国2023~2023年人口统计图(不包括港澳台及海外华侨),读下图,回答3~4题。</p><p>3.据图中信息推测,2023~2023年我国()</p><p>A.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p><p>B.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下降</p><p>C.0~14岁青少年人口总量减少</p><p>D.自然增长率下降导致人口总量下降</p><p>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问题。据图可知:人口总量增加,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比重上升,所以老龄人口总量增加;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在2023年上升;自然增长率是正值,人口总量不会下降,故C选项正确。</p><p>答案:C</p><p>4.图中所示人口变化状况所造成的影响是()</p><p>A.就业压力变小</p><p>B.经济发展能力下降</p><p>C.资源、环境压力变小</p><p>D.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加强</p><p>解析:由图可知15~64岁人口所占比重最大,人口总数多,所以就业压力大,经济发展能力不会下降,会加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同时老年人口增多,社会福利保障体系需进一步加强,D选项正确。</p><p>答案:D</p><p>(2023厦门高三质检)图1示意某国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读图完成5~6题。</p><p>5.该国()</p><p>A.环境人口容量小,人口问题突出</p><p>B.人口迁入率高,人口数量增加快</p><p>C.人口以自然增长为主,增速趋缓</p><p>D.经济发达,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p><p>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知识。读图可知,该国人口达十几亿,说明环境人口容量大,图中无法判断该国是否人口迁入率高,根据人口数量和每十年人口增长率状况可知是中国,中国经济不发达,所以C选项正确。</p><p>答案:C</p><p>6.图2中反应该国2023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序号是()</p><p>A.①B.② C.③D.④</p><p>解析:读正三角形图可知,①③处老龄人口超过25%可以排除,④处0~14岁人口比重占到50%,可以排除,故本题B选项正确。</p><p>答案:B</p><p>(2023福建漳州高三七校联考)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之比。读韩国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含预测),回答7~8题。</p><p>7.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p><p>A.2023年 B.2023年 C.2023年 D.2023年</p><p>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问题知识。读示意图可知,老年抚养比在2023年超过儿童抚养比,所以可以判断,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D选项正确。</p><p>答案:D</p><p>8.下列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p><p>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事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p><p>B.社会经济发展养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p><p>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p><p>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上升</p><p>解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育观念发生变化,生育意愿降低,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从而儿童抚养比下降,所以C项因果关系错误。</p><p>答案:C</p><p>(2023浙江建人高复高三第五次月考)下图为我国部分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9~10题。</p><p>9.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北京低,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是()</p><p>A.性别比例 B.文化教育</p><p>C.人口年龄结构 D.经济发展水平</p><p>解析:北京和上海经济发达程度相似,文化教育水平相当,排除B、D选项;根据图表分析,上海出生率高于北京,但自然增长率低于北京,说明上海人口死亡率高,即老龄化人口比重高而造成自然增长率低,所以选C项。</p><p>答案:C</p><p>10.江苏比西藏承载更多人口,这说明江苏比西藏()</p><p>A.资源利用条件更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更高</p><p>C.交通运输条件更便捷 D.人均生存空间更大</p><p>解析:承载人口多少主要取决于资源状况,江苏位于我国东部平原地区,资源丰富,方便利用,故选A。</p><p>答案:A</p><p>11.(2023北京高三考试)结合下表信息进行两国比较,可知()</p><p>人口</p><p>(万人) 面积(万</p><p>平方千米) 可开采石油储量(亿吨) 年可再生水资源量</p><p>(立方千米) (美元) 菲律宾 2023 29.97 0.19 457 2023 俄罗斯 20230 2023 361.9 2023 20230 A.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p><p>B.俄罗斯达到了人口合理容量</p><p>C.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p><p>D.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p><p>解析:俄罗斯面积、可开采石油储量、年可再生水资源量、人均GDP都比菲律宾大,说明俄罗斯环境承载力较大,A对;俄罗斯人均资源量很大,典型地广人稀,看不出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表中看不出菲律宾劳动人口比重较小、菲律宾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B、C、D错。</p><p>答案:A</p><p>(2023江苏百校高三联合调研)下表是江苏省苏北与苏南地区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12~13题。</p><p>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男女性别比 人口年增长率(%) 苏北地区 徐州 35.59 101.20 -0.56 连云港 23.89 102.67 -0.57 淮安 54.86 98.91 -0.66 盐城 22.25 101.12 -0.90 宿迁 30.49 101.80 -0.89 苏南地区 南京 89.52 107.31 2.52 无锡 55.59 107.79 2.09 常州 71.66 104.01 1.79 苏州 51.11 104.10 4.23 12.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p><p>A.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p><p>B.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p><p>C.苏北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负值</p><p>D.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少</p><p>解析:据图可知苏南地区人口性别比高于苏北地区,A正确;盐城市区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数比连云港小,不代表盐城市区人口总数比连云港少,因为,我们不知道两城市总人口数,B错;苏北地区人口年增长率为负值不代表自然增长率也为负值,因为,人口增长既有自然增长,也有机械增长,C错;经济越发达年增加人口数越多,D错,故本题选A。</p><p>答案:A</p><p>13.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p><p>A.经济发展比苏州市快</p><p>B.人口死亡率远比苏州市低</p><p>C.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p><p>D.女性人口比重比苏州市低</p><p>解析:淮安市人口年增长率远低于苏州市,其主要原因是淮安市近年来净迁出人口比苏州多。</p><p>答案:C</p><p>二、综合题</p><p>14.(2023山东日照校际联考)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计算,2023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读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图、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回答问题。</p><p>我国平均预期寿命比较表(岁)</p><p>年份 2023年 2023年 全国 71.40 74.83 男性 69.63 72.38 女性 73.33 77.37 (1)据图分析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特点。</p><p>(2)据图表推断我国现阶段的人口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p><p>(3)最近有媒体报道,国家将适度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单独二胎。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p><p>解析:(1)看人口金字塔的塔形,2023年人口比重较大的是20岁以下的,也就是青少年,属于年轻型的。到了2023年塔形的上部和下部比较小,成年人的比重最大,属于成年型的,并在向老年型发展。整个过程中,青少年人口比重减少(20岁以下减少最快);中青年人口比重上升(35岁到59岁上升最快);老年人口比重上升。(2)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老年人的比重越来越重,老龄化现象已经显现。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计划生育政策长期实施的结果,同时随着医疗技术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增多。(3)实行单独二胎,具备两面性,一方面,可以缓解目前的老龄化的问题,增加劳动力。但是同样也可能带来就业、教育、住房、环境等方面的社会问题。言之有理即可。</p><p>答案:(1)青少年人口比重减少(20岁以下减少最快);中青年人口比重上升(35岁到59岁上升最快);老年人口比重上升。</p><p>(2)问题:人口老龄化,并有快速发展的趋势 原因:少生政策的长期实施;人口寿命的延长。</p><p>(3)赞成:增加新生人口,减缓老龄化;丰富劳动力资源。反对:我国人口基数大,放宽政策导致每年新增人口增多;会加剧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环境压力等问题。</p><p>15.(2023上海虹口区一模)读安徽省第六次(2023年)与第五次(2023年)人口普查对比表格,完成问题。</p><p>年份 常住人</p><p>口(万) 户籍人</p><p>口(万) 0~14</p><p>岁(%) 15~64</p><p>岁(%) 65岁及</p><p>其以上</p><p>(%) 城镇</p><p>人口</p><p>(万) 2023 2023.1 2023.0 17.98 71.84 10.18 2023.1 2023 2023.0 2023.3 25.52 67.03 7.45 2023.7 (1)说明安徽省目前存在的人口问题,以及作出此判断的依据。</p><p>(2)说明安徽省人口问题的成因,以及分析的依据。</p><p>解析:(1)安徽省2023年65岁及其以上就已超过7%,即已进入老龄化;2023年老龄化进一步加剧。(2)对比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数量可知区域人口迁入、迁出概况;对比不同年份0~14岁人口比例,可推断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平均寿命及老年人比例变化,可推测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发展变化。</p><p>答案:(1)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判断依据:65岁及其以上人口比重大于7%。</p><p>(2)成因:劳务输出(人口迁移);人口寿命延长;计划生育政策影响,出生率下降,少年儿童比重下降。分析依据:前者的依据为常住人口少于户籍人口;后者的依据为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任答其中1点)</p><p>人口的数量变化和人口的合理容量专题训练分享到这里,更多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试题栏目。</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