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7:27

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教学设计:《人类的聚居地──聚落》

<p>随着时光的流逝,新的一个学期又开始了,为了更好的完成新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使以后的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顺利的进行,特制订本学期的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教学设计。</p><p>学习目标</p><p>1.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p><p>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3.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p><p>教学重点、难点</p><p>【教学重点】</p><p>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教学难点】</p><p>根据资料,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p><p>教学方法</p><p>【教法】</p><p>创设情景法、问题探究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交流谈话法。</p><p>【学法】</p><p>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p><p>教学课时</p><p>1课时</p><p>教学过程</p><p>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p><p>导入1:播放、演示世界各地的聚落。教师讲述:老师国庆节到浙江武义旅游,就被那里的美景深深吸引,沿途拍摄了很多照片。播放照片的同时,教师介绍那里的美景。</p><p>问:什么是聚落呢?引出课题:人类的聚居地──聚落。</p><p>导入2:世界上的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有些人住在乡村,有些人住在城市。我们把人们的这些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聚落。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p><p>讲授新课(活动探究,归纳提升)</p><p>活动探究,小组合作</p><p>一、聚落与环境</p><p>1.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差别</p><p>教师总结:村庄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扩大而变成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终发展为城市。</p><p>2.探究聚落与环境的关系</p><p>【过渡语】假设你是几千年前的一个原始部族的首领,带领人们寻找一个理想的居住地,你会选择哪里?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p><p>早期人类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比较低,因此,他们多居住在自然条件优越的地区。今天,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仍然是世界上聚落密集的地区,形成了较多的大城市,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北省会──武汉,武汉这个聚落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呢?</p><p>为大家推荐的<strong>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教学设计</strong>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初一上册地理第四章教学设计:《人类的聚居地──聚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