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7:17

巩固语文初一训练第一节

<p>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优学地理网为您提供的巩固语文初一训练第一节,希望给您带来启发!</p><p>(1)教材中有很多内容是学生日常能观察和体验到的自然现象,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小学已学过的知识,帮助学生将这些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p><p>(2)本节教学所涉及的现象具有空间动态变化的特点,这就需要教师借助适当的媒体手段,如实况录相、计算机课件、手电筒、台灯、地球仪等辅助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p><p>(3)在电化教学条件尚不完备的地区或学校,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带小型地球仪、手电筒等作为辅助学具,指导学生参与动手演示,这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记非常有效。</p><p>(4)为了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现有知识基础,也为了避免与高中学习内容的重复,教科书有意识地对本节教学中的一些难点问题进行了简化处理,回避了一些难懂的概念,如黄赤交角等。教学中,教师也要注意不要将知识引导得太深,主要能让学生初步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现象的简单原因就可以了,有些知识和概念待进入高中阶段再继续学习。</p><p>本节新课的导入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法。</p><p>(1)有条件的学校,播放或演示地球运动的实况录象或课件,请学生观察。</p><p>(2)教师用教具演示地球运动(自转和公转同步),请学生观察。</p><p>这两种设计的目的,都是使学生对地球运动的基本状态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p><p>【地球的自转】【地球的公转】</p><p>这一部分可以设计以下三个活动。</p><p>1.第一个活动设计。</p><p>(1)把自转与公转的规律进行对比讲述。</p><p>(2)在教学条件不同的学校,教师可以采取让每个学生动手演示、分小组演示或请一位学生到讲台来演示等不同方法,让学生参与演示地球运动的活动,这样可以使教师发现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了地球运动的基本特点,及时反馈,及时补学。</p><p>(3)教师让学生概括总结地球运动的形式(自转和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p><p>(4)教师进一步要求学生总结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并完成下列表格的填写。</p><p>只要这样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计划和小目标,就可以自如地应对新学习,达到长远目标。由优学地理网为您提供的巩固语文初一训练第一节,祝您学习愉快!</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巩固语文初一训练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