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li 发表于 2022-10-21 15:07:10

高二地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检测试题含答案

<p align="center"><strong>高二地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检测试题含答案</strong></p><p>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p><p><strong>【基础过关】</strong></p><p>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作用是()</p><p>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p><p>B.美化环境、调节气候</p><p>C.过滤空气、降低噪声</p><p>D.提供动物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p><p>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全球最大的森林,发挥着巨大的生态效益,但却遭到严重破坏。读右图回答2~4题。</p><p>2.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p><p>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p><p>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p><p>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p><p>D.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p><p>3.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在()</p><p>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p><p>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p><p>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什么关系</p><p>D.雨林是个巨大的储水库,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p><p>4.如果亚马孙雨林被毁,将可能造成的影响是()</p><p>①大气中CO2含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②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将受到重大影响③当地生态环境将可能恶化④雨林地区物种灭绝速率将大大加快</p><p>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p><p>5.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是()</p><p>A.中纬度的温带草原 B.低纬度的热带草原</p><p>C.亚热带针叶林 D.热带雨林</p><p><strong>【能力提升】</strong></p><p>森林既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又是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人们把森林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据此完成6~7题。</p><p>6.我国“三北”防护林的作用主要是()</p><p>A.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 、调节气候</p><p>C.防风固沙、保持水土 D.提供木材、供应林产</p><p>7.交通道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是()</p><p>①放氧除尘、吸毒杀菌②降噪隔音、减轻污染</p><p>③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④防风固沙、保持水土⑤划分车道、隔离交通⑥提神醒脑、减少 事故A.①②③⑤⑥ B.①②③ ④⑤</p><p>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p><p>右图为“我国东北林区某地采伐后的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p><p>8.图示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p><p>A.东、西、北、南 B.北、南、西、东</p><p>C.南、北、东、西 D.西、东、南、北</p><p>9.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p><p>A.水旱灾害频繁 B.沙尘暴天气加重</p><p>C.物种减少 D.地震灾害</p><p>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读图,回答10~11题。</p><p>10.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p><p>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p><p>C.土壤盐碱化 D.地面沉降</p><p>11.该环境问题易导致()</p><p>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p><p>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少</p><p>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p><p>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p><p>12.读“雨林破坏对环境影响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p><p>(1)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p><p>(2)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____________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__________。</p><p>(3)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 地表,会使________作用增加,导致____________。 没有了树木,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__等严重问题。</p><p align="center"><strong>参考答案</strong></p><p><strong>基础过关</strong></p><p>1.A2.B3.A4.A5.D</p><p><strong>能力提升</strong></p><p>6.C7.A[森林作为一种 不可替代的环境资源,在不同地区所发挥的主要效益不尽相同。第6题,“三北”地区,荒漠化和风沙严重,防护林主要是防风固沙。第7题,道路绿化带既可美化环境,减弱噪声,划分车道,又可以改变大气成分和改善生态环境。]</p><p>8.B9.D[第8题,树木朝阳一侧生长速度较快,故年轮宽,由此可知B正确。第9题,图示采伐方式为大小皆伐,会导 致水旱灾害频繁多发、物种减少和沙尘暴天气多发,地震主要是由内力作用引起的。]</p><p>10.B11.C[根据图文信息可知,该 地的降水量、径流量及输沙量大致呈 正相关,所以该地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使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导致下游河道、水库淤积严重。]</p><p>12.(1)暴雨冲刷烈日曝晒(2)枯枝落叶不断更新(3)淋洗土壤贫瘠枯枝落叶物种灭绝</p><p>解析( 1)图的右侧表示雨林未被破坏的情况,植被与土壤之间维持着正常的物质循环,森林起到明显的环境效益。(2)树木生长所需要的养分来源于岩石风化、雨水、枯枝落叶分解,根据题意是枯枝落叶的分 解。(3)图的左侧表示雨林被砍伐后,森林的生态作用尽失,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物质循环也被破坏,从而出现各种生态环境问题。</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二地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检测试题含答案